摘要:2025 年 9 月 11 日傍晚,也门首都萨那的天空被火光撕裂。以色列战机的空袭不仅在市中心掀起冲天火柱,更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 —— 萨那老城陷入一片火海。与军事目标一墙之隔的也门国家博物馆,这座刚在 2024 年结束 13 年闭馆、重新向世人
35 死 131 伤!以色列空袭也门世界遗产区:千年博物馆刚重生就成废墟,75000 件文物在炮火中哭泣
据也门当局称,对萨那和北部贾夫省的袭击造成 46 人死亡、165 人受伤。
The raids on Sanaa and the northern province of Al-Jawf killed 46 people and left 165 injured, according to Yemeni authorities.
2025 年 9 月 11 日傍晚,也门首都萨那的天空被火光撕裂。以色列战机的空袭不仅在市中心掀起冲天火柱,更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 —— 萨那老城陷入一片火海。与军事目标一墙之隔的也门国家博物馆,这座刚在 2024 年结束 13 年闭馆、重新向世人展露千年文明的文化圣殿,瞬间沦为废墟。玻璃碎片与公元前 5 世纪的青铜雕像残骸混在一起,阳光透过坍塌的屋顶,照亮的却是 75000 件文物可能永远消失的阴影。
2025 年 9 月 11 日,以色列空袭也门首都萨那后,也门国家博物馆庭院的景色,可以看到碎片和受损文物。
"所有窗户都碎了,屋顶塌了一半,后墙像被撕开的历史书页。" 也门古物和博物馆总局局长伊巴德・哈亚尔站在狼藉的展厅里,声音因悲愤而颤抖。这座建于 1971 年的博物馆,曾在 2011 年政局动荡中关闭,历经 13 年修复,直到 2024 年才重新开放,短短 16 个月的新生后再度遭遇浩劫。馆内收藏的文物可追溯至公元前 9 世纪,从萨巴王国的铭文石板到希米亚尔王朝的皇家器物,每一件都承载着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文明记忆。
最令人心痛的是马阿德・卡里布青铜雕像的命运。这件被誉为也门考古基石、可追溯至公元前 5-6 世纪的国宝,在空袭中被飞溅的弹片击中,珍贵的纹饰出现裂痕。而博物馆专门设立的木乃伊展区更是惨不忍睹 —— 这些见证古代也门丧葬文化的文物本已因长期闭馆缺乏保护而逐渐恶化,如今在冲击波下部分躯体碎裂,粉末状的残骸与墙体灰尘混在一起,仿佛在无声控诉着战争对时间的粗暴践踏。
以色列国防军在事后声明中称,此次空袭针对胡塞武装的 "军营"、燃料储存设施和政治宣传机构,是对胡塞武装此前袭击以色列机场的报复。但位于萨那人口最密集区域的军事目标,注定让周边的民居、商业区和文化遗产成为牺牲品。也门石油公司的油罐被击中引发的连环爆炸,将冲击波直接传导至博物馆,造成了这场 "大范围灾难"。
"我们与军事目标无关,却要为战争买单。" 哈亚尔局长痛心地指出,博物馆与被袭击的媒体机构仅一墙之隔。这种 "附带损伤" 让国际社会震惊 —— 萨那老城作为公元 7-8 世纪伊斯兰教传播的重要中心,拥有 106 座清真寺、12 座土耳其浴室和 6500 座古代民居,所有建筑均建于 11 世纪之前,如今却在现代化武器的轰击下岌岌可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 2015 年就警告,也门文化遗产在冲突中极度脆弱,而如今预言不幸成真。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叙利亚考古学家马曼・阿卜杜勒卡里姆在得知消息后痛心疾首,这位被誉为 "文物保护界英雄" 的学者目睹过太多类似惨剧。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对文化设施的破坏方式,如今在也门重演 —— 当导弹摧毁的不仅是军事设施,更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胡塞武装领导的政府领导下的文化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紧急呼吁,警告说,空袭使也门的考古藏品面临“严重风险”。
也门文化部紧急呼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干预,强调这座博物馆 "不仅是也门的财富,更是全人类的宝藏",其收藏的文物涵盖过去三千年间多个也门古国的文明遗迹,一旦损毁将永难复原。
在焦夫省哈兹姆市,空袭造成的伤亡同样触目惊心。胡塞武装卫生部门证实,截至 9 月 11 日,萨那和焦夫省的空袭已导致 35 人死亡、131 人受伤,随着救援深入,伤亡数字可能继续上升。这些数字背后,是被炸毁的医院、倒塌的民居和破碎的家庭。而比生命消逝更难以弥补的,是那些无法复制的文化遗产 —— 从铭刻着古老文字的石碑到展示皇家威仪的文物,它们的损坏意味着人类对自身历史认知的永久缺口。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视频讲话中强硬表态:"我们将继续打击胡塞武装。" 但在萨那老城的废墟上,这个表态显得格外沉重。也门官员愤怒谴责:"以居民区、文化遗址和市场为目标是不可接受的,根据国际法构成了战争罪。" 当现代战争的精准制导武器指向拥有 2500 年历史的文明遗址,人类似乎正在用科技摧毁自己最珍贵的遗产。
夜幕降临时,博物馆工作人员仍在瓦砾中小心翼翼地搜寻。手电筒的光束照亮一块断裂的铭文板,上面的萨巴文尚未完全破译,却可能已永远失去了被解读的机会。这座在 2024 年国际博物馆日还迎接过兴奋观众的文化殿堂,如今只剩下风穿过破碎窗棂的呜咽。75000 件文物的命运,就像萨那老城上空的硝烟,在战争的风中飘摇不定 —— 当无人机掠过公元前 9 世纪的雕像残骸,人类文明或许正在 GPS 坐标的指引下,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来源:莫离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