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电商,一场“云端”上的破茧蝶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6 09:00 1

摘要:龙山街道电商产业园,曾是长兴县电商浪潮中的“弄潮儿”。然而,时光流转,配套滞后、人才难留、优质企业匮乏等现实挑战,如无形之茧,束缚了前行脚步。

昔日的电商“先锋”,如何助其重振活力?

龙山街道电商产业园,曾是长兴县电商浪潮中的“弄潮儿”。然而,时光流转,配套滞后、人才难留、优质企业匮乏等现实挑战,如无形之茧,束缚了前行脚步。

转机,在2023年。

为响应县人大“监督助推、评议助力”的号召,人大龙山街道工委牵头组建“云端共富”人大代表监督专班。市人大代表、“农播达人”刘婷婷,县人大代表、创业园负责人唐朦等7名代表与议政员领衔,携手8位外聘电商导师,凝聚成一支多元且务实的队伍。瞄准“梗阻”所在,聚焦“动能”赋能,开始为产业园的升级倾注心力。

01

沉下去:在300次对话中触摸发展脉搏

监督的根基,在于走近与倾听。

专班的足迹遍布园区65家电商企业与直播间,与300多位创业者、运营者面对面交流。物流成本高企如重石压心,专业人才流动似候鸟迁徙,品牌打造之路迷雾重重……43个发展痛点被逐一记录、仔细梳理。

“自己也做电商,但视角有限。真正走进园区企业,才体会到同行企业发展中的迫切需求。”刘婷婷感慨道。

面对物流定价、人才补贴等共性难题,专班主动搭建对话平台,邀集部门、协会与企业代表,召开3场座谈会,共商对策。了解到传统企业对“触网”的茫然,专班又联合县商务局、农业农村局,赴杭甬等地取经,将前沿理念与成功经验带回长兴。

02

钉钉子:用闭环监督诠释履职担当

问题清单,就是代表的履职清单。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专班陆续提交多份高质量建议,《关于对农产品电商企业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的建议》《关于加快电商人才精准培训的建议》《关于提升电商从业者社会关怀的建议》等,通过县人代会、“寻访纾困助提质”活动等渠道有力且持续发声。

专班还建立起“每月走访、季度评议、全程跟踪”的闭环监督机制,定期查看政策落地实效,每季度依托街道“双助”评议会对相关部门工作提出评议意见。以“钉钉子”精神,紧盯孵化空间扩容、租金减免、人才补贴等痛点,确保各项惠企举措精准滴灌、真正惠企。

代表们更是主动当好“联络员”和“服务员”:帮助牵线金融机构缓解融资难题;推动与县职教集团共建“电商实训基地”,累计输送专业人才120人;积极联系商务部门,组织企业亮相各类产销对接活动,助力本土品牌“闯出去”。

“代表们不仅看得准,而且盯得紧、帮得实,为我们化解了最头疼的场地和成本压力。”一位企业负责人由衷说道。

03

见实效:从破茧振翅到共享共富

在街道的高度重视下,龙山电商产业园悄然焕新,转型路径愈发清晰——

古银杏科技、多蒙佳乐等一批本土企业逐步建立起专业电商团队,推动品牌数字化发展,“领业”供应链年网络销售额增长显著;中小电商通过策划赋能,孵化了“红娘子珠宝”“星农”等一批特色新品牌,多款农产品成为热销品类;携手“长兴鲜”区域公用品牌,成功举办年货节、兴农欢购节等推广活动,吸引大量消费者关注,“线下引流、线上转化”渐成气候。

此外,物流端,快递单价实现下降,配送时效不断提升,仓储与冷链条件同步改善;人才端,全链条培训课程持续完善,导师团队积极赋能;服务端,电商行业联合工会提供维权、培训、关怀一站式服务,从业者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园区自我发展的能力更是得到增强:经营模式由单纯销售加快向“品牌运营+供应链整合”转变,服务性收入占比稳步提高。初步形成了政策、资本、模式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截至目前,园区注册企业约650家,常态化办公企业稳定增长,带动就业超2000人,产业集聚效应持续显现。

从沉下身倾听需求的“最初一公里”,到钉钉子推动解决的“最后一公里”,人大龙山街道工委“云端共富”监督专班的代表们,以扎实调研、精准建言和持续跟进,助力一方电商产业应对挑战、逐步突破瓶颈,在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写下了务实且温暖的一笔。

审核:茆琪辉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