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捧花的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6 08:00 3

摘要:林薇站在宴会厅的角落,看着舞台上穿着洁白婚纱的大学室友小雨正被司仪逗得满脸通红。这是今年她参加的第三场婚礼,也是第三场“公开处刑”。

林薇站在宴会厅的角落,看着舞台上穿着洁白婚纱的大学室友小雨正被司仪逗得满脸通红。这是今年她参加的第三场婚礼,也是第三场“公开处刑”。

“接下来是万众期待的抛捧花环节!单身的小姐姐们快上来!”司仪热情洋溢地喊道。

几个年轻女孩嬉笑着涌上前去,林薇却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试图用廊柱挡住自己。可惜太迟了。

“薇薇!快来啊!”新娘小雨一眼就瞥见了她,大声招呼着。周围人的目光齐刷刷投来,母亲从主桌递来一个不容拒绝的眼神。

林薇硬着头皮走上前去,站到了人群的最边缘。

“三、二、一!”

捧花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不偏不倚地朝林薇飞来。出于本能,她伸手接住了它。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和掌声,唯有林薇觉得自己接住的不是花束,而是一颗定时炸弹。

“恭喜这位美女!下一个结婚的就是你啦!”司仪兴奋地宣布,聚光灯打在她脸上,刺得眼睛发疼。

宴席结束后,小雨拉着林薇的手说:“薇薇,我那老公有个同事,条件特别好,有房有车,下周安排你们见个面?”

“我最近项目特别忙,可能...”

“再忙也不能耽误终身大事啊!”母亲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她都二十九了,马上就三十了,阿姨您说是不是?”

旁边的小雨妈妈连连点头:“是啊是啊,女孩子青春短,得抓紧。”

回家的地铁上,林薇刷着手机,抖音上“陶浪浪”的最新视频正在播放:

“我妈说我再不结婚就要过期了,我说我又不是酸奶,还标保质期?结婚要是那么好,您怎么去年非要离呢?”

林薇忍不住笑出声,顺手把视频转发给了母亲。

一分钟后,母亲回复:“少看这些毒鸡汤。周六下午三点,星巴克,我给你约了小雨说的那个男生。必须去。”

林薇叹了口气,抬头看着车窗里自己的倒影。她有一份不错的广告设计工作,刚靠自己买下了一套小公寓,养了一只猫,周末去学油画。生活充实而自在,但在所有人眼里,她的人生因为“未婚”而残缺不全。

周六,她还是去了星巴克。

对方条件确实不错,有房有车,谈吐得体。但整个聊天过程中,对方五次提到“希望婚后能有两个孩子,最好是儿女双全”,三次提到“我母亲说性格温柔最重要”。

林薇搅拌着咖啡里的泡沫,突然问:“您自己喜欢什么?”

对方愣了一下:“什么?”

“我说,您自己有什么喜欢做的事情吗?除了结婚生孩子之外。”

对话在尴尬中匆匆结束。回家后,母亲打来电话:“怎么样?听说人家对你挺满意的。”

“妈,我们不合适。”

“哪有什么不合适!条件这么好,你还挑什么?”

“我不想过那种只有‘妻子’和‘母亲’身份,却没有自己的人生。”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然后传来母亲压抑着怒气的声音:“你这样自私,老了会后悔的!”

那晚,林薇失眠了。她打开抖音,看到陶浪浪又更新了:

“他们说你老了会孤独终老,但没人保证你结婚了就不会孤独。与其在两个孤独中选一个,不如选那个不用伺候老公孩子的清净孤独。”#现代女性困境 #婚姻焦虑

林薇在评论区打下一条留言:“但是周围所有人的声音都在告诉你,你错了。”

令她惊讶的是,几分钟后,陶浪浪本尊回复了她:“正确的路从来都不是最热闹的那条。”

第二次相亲,是姑妈介绍的。“这次这个绝对靠谱,是个大学老师,成熟稳重。”

见面地点还是星巴克,时间周日下午。对方确实成熟——成熟得发际线已经退到了头顶,开口第一句话是:“我希望尽快要孩子,所以最好一年内能结婚。”

林薇数着咖啡杯上的纹路,思考着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

“听说你已经二十九了?”对方推了推眼镜,“从优生学角度,最好三十五岁前完成二胎。”

“听说您已经四十二了?”林薇微笑着反问。

回家路上,她收到一条微信好友申请,是大学时曾暗恋过的学长。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通过验证后,对方寒暄不过五句,就发来一条消息:

“其实一直很喜欢你,但现在异地也不现实。要不你考虑来我的城市?不过你得先找到工作,我房贷压力大,一个人撑不起家。”

林薇盯着屏幕,突然笑出了声,然后越笑越大声,笑到眼角渗出泪水。她截图发给了闺蜜群,配文:“现代爱情故事”。

群里瞬间炸锅: “这算求婚还是招聘?” “包吃住吗?有五险一金吗?” “请问这个岗位竞争激烈吗?”

那一刻,林薇突然明白了自己的焦虑并非来自“未婚”本身,而是整个社会无时无刻的提醒:你不正常,你残缺,你需要尽快弥补这种残缺。

周一上班,团队接了一个新项目,为客户设计一款面向独立女性的产品广告。 brainstorming 时,林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概念:“为什么不直面婚姻焦虑?我们可以说:世界上最糟糕的结婚理由,就是‘到时候了’。”

提案意外地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那个周末,她全身心投入工作,甚至忘了母亲的相亲安排。

周日晚,母亲打来电话:“今天怎么没去见面?你王阿姨和她儿子白等了一小时!”

“妈,我在忙工作。而且我说过了,不再相亲了。”

电话那头炸了:“你不结婚不生小孩,将来老了病了谁照顾你?你看对门李阿姨的女儿,比你小两岁,二胎都会打酱油了!”

“妈,李阿姨去年做手术,陪床的是护工,她女儿就来了两天。这证明什么?证明生孩子不如攒钱请护工。”

电话被怒气冲冲地挂断。

林薇继续做她的方案,灵感如泉涌。她以陶浪浪的视频为灵感,设计了一系列“反催婚”文案,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项目庆功宴那天,公司来了新同事,是刚从总部调来的创意总监。晚餐时,他恰好坐在林薇旁边。

“我看过你做的‘反催婚’企划,很有意思。”他说,“我也是三十五六才结婚,差点没被家里人逼疯。”

林薇惊讶地看着他无名指上的戒指:“您结婚了?”

“去年离了。”他平静地说,“持续了整整十个月。证明我家人错了,结婚并不适合所有人。”

两人相视而笑,聊了很多关于工作、生活和对婚姻的看法。他没有对她表示同情,也没有急于给她任何建议,只是平等地交流思想。林薇感到久违的轻松。

回家路上,她刷到母亲的朋友圈:“养女儿有什么用?白操心一辈子!”配图是一张阴暗的雨天照片。

她叹了口气,拨通了母亲的电话。意料之中,被挂断了。

思考片刻,她打车去了母亲家。

开门时,母亲明显刚哭过,却还板着脸:“你来干什么?我不是白操心吗?”

林薇没说话,只是走过去拥抱了母亲。最初身体是僵硬的,然后慢慢柔软下来。

“妈,我知道你担心我孤独终老。”林薇轻声说,“但我正在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我有热爱的工作,有自己的房子,有朋友。如果有一天我结婚,一定是因为遇到了真正想共度一生的人,而不是因为‘到时候了’。”

母亲抹了抹眼角:“我就是怕你错过最好的年华...”

“最好的年华不是按照结婚生子来划分的,妈。我的二十九岁,能自己做主,能经济独立,能拒绝不喜欢的人和事,这就是最好的年华。”

那晚,她们聊到很晚。林薇第一次知道,母亲当年被迫早早结婚,放弃了播音员的梦想;第一次知道,母亲婚姻中有过那么多隐忍和委屈。

“我只是不想你走我的老路。”母亲红着眼睛说。

“那你应该高兴,妈,因为我正在走一条你没有走过的、属于自己的路。”

回家路上,林薇看着城市夜景,忽然意识到:真正的成长,不是反抗,而是理解之后的超越。

一个月后,公司的新创意总监请她喝咖啡,不是为了工作。

“我知道一家很棒的咖啡馆,不是星巴克。”他说,“没有催婚的父母,也没有讨论优生学的相亲对象。”

林薇笑了:“听起来像天堂。”

走在初秋的街道上,微风拂面。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母亲发来的消息:“周末回家吃饭吗?做了你爱吃的红烧鱼。不带相亲对象,就咱们俩。”

林薇微笑着回复:“好。我带条裙子回去,你帮我改短一点,下周公司晚会穿。”

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但她不再觉得孤独。或许她永远不会接到那束代表“下一个结婚”的捧花,但那又怎样?她正在编写自己的人生剧本,而不是演出别人的预期。

街角的花店正在打折,她走进去,给自己买了一束向日葵。

来源:头条华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