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直播间里,谢孟伟身着带有警徽、肩章的服装对着镜头介绍商品,肩章上晃出的细碎光,与他曾在《小兵张嘎》里饰演的嘎子哥眼神清亮、透着一股韧劲的形象,形成了刺眼的反差。这场直播像一颗石子,在网红带货的“池塘”里激起了涟漪——不是因为带货成绩亮眼,而是这身不合时宜的“警
直播间里,谢孟伟身着带有警徽、肩章的服装对着镜头介绍商品,肩章上晃出的细碎光,与他曾在《小兵张嘎》里饰演的嘎子哥眼神清亮、透着一股韧劲的形象,形成了刺眼的反差。这场直播像一颗石子,在网红带货的“池塘”里激起了涟漪——不是因为带货成绩亮眼,而是这身不合时宜的“警服”,让他陷入了违规的争议。
据现代快报报道,有网友将谢孟伟直播穿警服带货的画面截图举报,举报人李先生表示,自己曾在相关单位工作,清楚警用制式服装不能随意穿着,“他作为公众人物,这样做很容易误导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以为警服可以随便穿来博眼球”。
接到举报后,耿马县公安局迅速介入调查,经查实,谢孟伟直播时所穿服装带有警用标志,且其未获得穿着警用制式服装的合法资质,违反了《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中“非人民警察不得穿着和佩带与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式样、颜色、图案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服装、标志”的条款。
随后,耿马县公安局依法对谢孟伟进行了批评教育,要求其立即停止违规行为,并公开致歉
。谢孟伟很快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道歉视频,称自己“对相关规定了解不足,一时疏忽犯下错误,今后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截至道歉视频发布当天,该视频下已有上万次点赞(据谢孟伟道歉视频下公开评论区统计),评论区里,不少网友表示“理解但不认同”,有网友直言“作为公众人物,更该提前了解法律法规,这不是‘疏忽’能搪塞的”,还有曾从事警务工作的老民警留言感叹“警服代表着公信力和责任感,不能成为流量工具”。
事实上,这并非谢孟伟第一次因直播带货引发争议,此前他曾因售卖的商品质量问题被消费者投诉,但此次“警服事件”的性质更为特殊。警用制式服装及其标志属于专用物品,其管理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这不仅是为了维护警务工作的严肃性,更是为了防止公众被误导,避免不法分子借相似服装冒充民警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谢孟伟或许认为,穿这样的服装能增加直播的“可信度”,却忽视了背后的法律边界和公众对“警服”的情感认同——对很多人而言,警服是安全与正义的象征,容不得被拿来当作吸引流量的“道具”。
从童星到网红,谢孟伟的转型之路充满争议,而“小兵张嘎”这个承载着一代人童年记忆的角色,也让公众对他有着更高的期待。但流量追逐不该突破法律底线,公众人物的“人设”也不该建立在对规则的漠视之上。耿马县公安局的处理,罚的是谢孟伟的违规行为,更是在提醒所有公众人物:流量可以追,但法律的红线碰不得;热度可以蹭,但公权力的象征不能被消费。
如今,谢孟伟的直播间已不见警服的身影,那场闹剧也逐渐淡出视野,但留下的警示却值得所有从业者深思。无论是直播带货还是其他公众活动,守住法律边界、敬畏公共符号,才是公众人物长久立足的根本。毕竟,靠“博眼球”换来的流量终将是昙花一现,只有真正尊重规则、尊重公众,才能赢得长久的认可。就像有网友在评论里说的:“我们怀念的,是那个敢打敢拼的嘎子哥,而不是为了流量无视规则的网红谢孟伟。”
来源: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