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损伤的隐藏免疫“枢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5 19:31 1

摘要: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外周辅助性T细胞(Tph细胞)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一种关键免疫细胞,它以两种形式存在:干细胞样Tph细胞和效应Tph细胞,从而为这一挑战提供了新的见解。干细胞样Tph细胞位于发炎关节内被称为三级淋巴结构的免疫“枢纽”,在那里增殖并

类风湿关节炎 (RA)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患者,并可能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毁灭性的影响。然而,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对现有疗法反应不佳。

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外周辅助性T细胞(Tph细胞)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一种关键免疫细胞,它以两种形式存在:干细胞样Tph细胞和效应Tph细胞,从而为这一挑战提供了新的见解。干细胞样Tph细胞位于发炎关节内被称为三级淋巴结构的免疫“枢纽”,在那里增殖并激活B细胞。

其中一些随后成为效应Tph细胞,离开中枢并引发炎症。效应Tph细胞的持续供应或许可以解释为何某些患者即使接受治疗,炎症仍会持续存在。

从源头上针对干细胞样Tph细胞可以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为更有效地缓解症状和改善RA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希望。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免疫学》在线版上。

这项研究由京都大学医学研究生院博士生 Yuki Masuo、京都大学医学研究生院免疫学系副教授 Hiroyuki Yoshitomi(也是 WPI-ASHBi 的副研究员)以及 WPI-ASHBi 副主任兼首席研究员 Hideki Ueno 教授(也是京都大学医学研究生院免疫学系教授和京都大学免疫监测中心 (KIC) 主任)领导。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指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关节,导致慢性炎症、疼痛、肿胀和关节损伤。尽管近年来治疗方法有所改进,但仍约有30%的患者对现有疗法反应不佳。这凸显了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潜在免疫机制,以便为这些患者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其中,辅助性T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指挥官”,识别威胁并指挥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动。

京都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关节中会积聚一类辅助性T细胞,即外周辅助性T细胞(Tph)。然而,这些Tph细胞在关节中的确切位置、激活机制以及它们如何促进炎症尚不完全清楚。

在早期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小组采用一种称为多组学的综合方法分析了 RA 患者发炎关节组织和血液中的免疫细胞,该方法结合了不同类型的生物数据,以全面了解 RA 影响关节组织中 Tph 细胞的动态行为。

主要发现

研究团队利用单细胞RNA测序,在发炎的关节组织中发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外周辅助性T细胞(Tph):干细胞样Tph细胞,它们能够自我更新并保持自身身份;以及效应Tph细胞,它们活性更高但很少分裂。随着时间的推移,干细胞样Tph细胞可以成熟为效应Tph细胞,但反之则不行。

研究人员随后使用一种名为空间转录组学的方法来精确观察Tph细胞在发炎关节内的位置。这种方法不仅显示了Tph细胞的位置,还显示了它们相对于其他免疫和组织细胞(如B细胞、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以及被称为三级淋巴结构(TLS)的免疫“枢纽”的排列方式。

结果表明,大多数类干细胞 Tph 细胞生活在这些免疫中心内,并在那里与 B 细胞密切相互作用。

通过在实验室中同时培养干细胞样Tph细胞和B细胞,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相互作用不仅有助于干细胞样Tph细胞发育成效应Tph细胞,还能激活B细胞。另一方面,效应Tph细胞位于中枢之外,在那里它们与其他免疫细胞(例如巨噬细胞和促进炎症的细胞毒性(杀伤性)T细胞)相互作用。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揭示了两种类型的Tph细胞在炎症关节组织中的作用。干细胞样Tph细胞存在于TLS内,在那里它们进行自我更新并帮助激活B细胞。其中一些成熟为效应Tph细胞,然后离开TLS并引起炎症。

“利用最近才出现的尖端分析技术,我们发现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损伤部位免疫反应的一个新方面,”第一作者Yuki Masuo说道。“由于干细胞样Tph细胞既能自我更新又能分化,它们可能代表了这种疾病的根本原因。”

对于治疗反应不佳的 RA 患者,类干细胞 Tph 细胞的活动可能有助于解释其持续的症状。

对这些细胞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会带来新的靶向治疗方法,从而有可能改善症状并提高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

来源:邓秀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