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权力正在暗中转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5 23:12 1

摘要:就在上周,成千上万人走上街头,喊着“封锁一切”!结果呢?警察淡定得很,内政部长甚至偷偷笑了——因为这批人,根本动不了法国的根基。

你发现没有?最近法国的抗议好像变味儿了。

政府不但不紧张,反而有点“欢迎来闹”的意思。

就在上周,成千上万人走上街头,喊着“封锁一切”!结果呢?警察淡定得很,内政部长甚至偷偷笑了——因为这批人,根本动不了法国的根基。

怎么回事?原来这次上街的,清一色是大城市里的老面孔:学生、知识分子、富裕阶层、左翼团体。

他们占领巴黎、里昂、雷恩的广场,喊的口号漂亮,却压根走不出都市圈。而在另一边——小城镇、农村、郊区,真正多数的工人、农民、小店业主,这次却异常安静。

安静的,才最可怕。

政府真正怕的,是2018年“黄背心”那种阵仗。

没有领导、没有组织,突然之间全国各地的环岛路口都被占住,工人、退休者、农民一起站出来。

他们不像学生那样喊口号,但他们能让你油价飙高、高速瘫痪、全国停摆。

而这次9月的抗议?

警方一看地图就松了口气:“又是他们啊。”熟悉的路线,熟悉的群体,甚至很快就被某个左翼政党接盘——成了“可管理的示威”。

所以说,在今天的西方,大城市左翼搞的抗议,政府早就不怕了。真正让人睡不着的,是那些自发的、来自“边缘法国”的愤怒。

我管这些地方叫“Périphéria”—— periphery,边缘地带。

这里住着工人阶层、中等收入者、小企业主。

他们不常上媒体,但每一次真正动摇国家的运动都从这儿开始:从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公投、2005年欧盟宪法公投,到黄背心、国民阵线的崛起,甚至英国的脱欧。

他们的抗议,不为了意识形态,而是生存。工作丢了、公共服务萎缩、治安变差、移民问题失控——这些都是切肤之痛。他们不左不右,只问实际。

而大都市呢?成了“ frivolous Metropolia ”——轻浮之都。

这里充斥着金融、服务、媒体 spectacle,整天喊着“ Eat the rich ”、“ Free Palestine ”,却离真实的生活越来越远。

就连文化也变得“都市化”。

法国电影?其实是巴黎电影,现在没人看了。

文学也一样——写来写去都是 metropolitan 那点事儿。知识分子困在象牙塔里,早跟普通人脱了节。

所以你看,马克龙派那种精英主义,根本读不懂这个世界正在从“轻浮”转向“严肃”。

真正有力量的,反而是那些被遗忘的小城镇。

举个例子: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的圣查尔斯,才7万人口,却能造出GBU-57——当今最强掩体炸弹。

伊朗为什么突然安静了?不是因为硅谷或伦敦发了什么报告,而是因为这儿的生产线没停过。

同样,法国也有这样一个地方:布尔日。

也是7万人,也是中部小城,却生产着“凯撒”自行榴弹炮,卖到乌克兰、供应北约。

这里的工程师和工人从没忘记——真正的力量,来自制造东西的能力。

甚至苹果也悄悄回来了。他们投资6亿美元,在肯塔基一个9000人的小镇建厂,生产屏幕保护玻璃。

大都会有什么?摩天楼、银行总部、空调办公室。但它们正在失去真正的权力。

在多极化的新世界,能站稳的国家,都是那些还在“边缘地带”保有了工业基础、生产能力的地方。Périphéria,才是真正的实力所在。

这不是选择,而是必然。是新世界对旧模式的回调:从金融虚拟回归制造实在,从全球化泡泡回归本土真实。

这种转变,不是出于愤怒,而是出于理性——出于普通人守护生活的尊严。

世界正在倒过来:轻浮的大都市渐渐失声,而严肃的边缘地带正走到中央。

来源:柴sir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