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0年3月26日,周恩来批准“东方红一号”卫星和“长征一号”火箭正式出厂,并装上西去的专列。钱学森同他的助手也随同专列一起前往,部署检查了星箭结合和发射的准备工作。
1970年3月26日,周恩来批准“东方红一号”卫星和“长征一号”火箭正式出厂,并装上西去的专列。钱学森同他的助手也随同专列一起前往,部署检查了星箭结合和发射的准备工作。
1970年3月30日,周恩来对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火箭材料专家姚桐斌的夫人彭洁清的来信作了批示:请彭绍辉同志告外交学院分院代表,暂不忙动员彭洁清插队,请与七机部军管会副主任杨国宇同志、钱学森同志一谈。看姚桐斌同志是如何被害的,案件是否有人在查,家属应如何安置,均望查清,并提出处理意见上报。周恩来,1970年3月30日。
1970年4月1日,钱学森打电话告诉周恩来:“火箭和卫星以及各路航天专家均已到达发射场,一切平安无事,请总理放心!”周恩来还是不放心,决定召集各路航天专家,详细了解一下卫星发射工作的准备情况。
1970年4月2日晚7时许,从酒泉发射基地乘专机赶回北京的钱学森、基地司令员李福泽、运载火箭总设计师任新民、卫星总设计师戚发轫等专家,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向周恩来汇报。钱学森谈得很详细。周恩来在听汇报过程中,还是一问再问,直到把情况问清为止。周恩来又询问了当年苏联、美国发射第一颗卫星的有关情况:“我们这次发射,一定要吸取苏联和美国的教训,把准备工作做得越细越好,力争一次成功。”周恩来关切地问道:“这次火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落点在什么地方?”钱学森回答:“火箭的第一级工作完毕后可以坠入我国甘肃省的大漠里。第二级火箭可以坠入南中国海。第三级火箭则在广西的西北部上空与卫星分离,同卫星一起进入运行轨道。一级、二级火箭的坠落,都不会造成什么事故。”周恩来指示:“对于我国第一颗卫星飞经各国首都的时间,要进行预报。这项工作一定要做好、做细、做准确!”深夜12点过后,周恩来请大家吃顿夜宵。服务员为大家送来了热乎乎的包子。周恩来拿起筷子,首先为钱学森夹了一个,接着挨个为每个人都夹了一个。周恩来与大家边吃边聊,气氛轻松融洽。吃完夜宵,周恩来再三叮嘱钱学森:“一定要过细地做工作,千万不要以为工作做好了。要搞故障预想,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开展分析、讨论,多想一些应急的措施,以免到时慌乱无措。卫星入轨后,要及时预报。”
1970年4月3日,钱学森与参加汇报的同志一起,又登上了西去的专机,返回发射场。当天,“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测试检查工作正式开始。为了确保卫星发射的一次成功,钱学森按照周恩来的嘱托,去做过细的工作。
1970年4月14日,经过十几个昼夜的紧张工作,技术阵地的第二次、第三次总检查宣告结束。当日午时,钱学森、李福泽、杨国宇、任新民、杨南生、戚发轫、徐肇孚等专家再次从发射场乘专机飞回北京,向周恩来和中央专委会作发射前的汇报。
△晚7时整,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听取汇报。钱学森汇报了火箭、卫星的概要情况;李福泽汇报了发射场各系统的准备情况;任新民汇报了火箭第一级、第二级的测试情况;杨南生汇报了火箭第三级测试情况;戚发轫汇报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情况。钱学森谈到:“在这次总体检查时,还是发现火箭内有遗留下的松香和钳子等杂物。”周恩来批评很严厉: “这可不行!这等于外科医生开刀把刀子、钳子丢在了病人的肚子里嘛!可是,你们的产品是允许搬来搬去,允许拆开、再组装,找一遍不行再找一遍,总可以搞干净的嘛!无非是晚两天出厂。把松香、钳子丢在火箭里头,这是不能原谅的!”汇报越趋具体化,专家们表述问题时使用技术术语自然就多,周恩来指着钱学森对大家说:“我看还是请我们的这位‘洋博士’给大家当当‘翻译’吧!”钱学森发言请示“过载开关是取消还是保留,直接关系到卫星播放《东方红》乐曲的问题,请总理早些决定。”周恩来在听取专家的表态后说:“既然你们认为可靠,那我个人认为这个开关可以不要。”他叮嘱说:“学森同志,你们回去后,还得抓紧时间把今晚汇报的有关火箭、卫星的情况写一份正式的书面报告给我,我好尽快提交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决定。”这次汇报长达整整5个小时,中间没有一分钟的休息。散会时,周恩来望着满面倦容的钱学森,紧紧握住他的手:“学森同志,你要保重身体啊!”
△钱学森赶回国防科委的办公大楼,刚进办公室,电话里传来了周恩来的声音:“中央同意你们的发射计划。赶回发射基地以后,一定要认真地、仔细地、一颗螺丝钉都不放过地进行检查测试!”
1970年4月15日,凌晨1时后,周恩来总理指示:“从今天起,一直到卫星上天,发射场的情况,逐日向周总理办公室电话汇报。”
△周总理办公室的秘书打来电话。询问了报告的情况后,转达周恩来指示:“凌晨6时以前,一定要将报告送到。”
△晨6时,钱学森给周恩来的书面报告修改完毕。
△钱学森一夜不曾合眼,连家门也未进,与他的助手们又匆匆赶往机场,登上了返回酒泉基地的专机。
1970年4月16日,晚10时22分,钱学森接到周恩来的正式通知:“可以取掉过载开关。”
1970年4月20日,上午8时,发射基地传来了周恩来总理对这次发射提出的要求:“第一颗卫星发射要安全可靠,万无一失,准确入轨,及时预报。绝不能带任何一个疑点上天!”
1970年4月23日,上午,钱学森接到周恩来总理发出的预令:“如果一切准备工作确已做好,希望能在24日或25日发射。”
△发射阵地的测试检查工作全部结束后,卫星发射指挥部决定把发射时间定在4月24日21时,钱学森、李福泽和栗在山在发射任务书上签了字。中央专委当晚批准了这次发射。
1970年4月24日,下午3时50分,钱学森接到周恩来打来的电话,周恩来在电话中说:“毛主席已经批准这次发射。希望大家鼓足干劲,过细地工作。要一次成功,为祖国争光!”
△下午5时30分,经钱学森与基地领导商议,向北京报告了现场出现的情况,表示不影响发射。并报告说:“发射零点初步定在当晚9时到9时30分之间。”
△晚7时50分,周恩来来电话询问情况。钱学森向周恩来报告了火箭与卫星的最新情况,回答了周恩来提出的问题。并表示:尽管还可能出现一些小问题,但这次试验是有把握的。
△晚9时15分,指挥部报告北京,只要延长到9时35分即可发射。周恩来向基地发出了最后一道指示:“不要慌忙,不要性急,要沉着,要谨慎。关键是工作要准确,要把工作做好。延长十分八分是可以的。”
△晚9时35分,发射“零点”。“长征一号”巨型火箭将硕大的箭体连同“东方红一号”卫星托举了起来,在隆隆的滚动声中徐徐升空。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晚10时,周恩来总理抓起直通毛主席的电话耳机,兴奋地高声说道:“主席,卫星发射成功啦!‘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愿望实现了!”
△晚10时20分,周恩来给发射基地打来电话:“卫星发射成功了,我向大家表示祝贺。请你们将《东方红》乐曲的录音带复制一部分,把卫星运行的轨道绘成图,把运行时间列成表——把这一切立即分送给中央各位领导同志。基地的有关领导和专家,明天请回北京汇报。”
1970年4月25日,钱学森等领导和专家由发射场返回北京。
来源:红色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