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美术评论人才培训”项目课程纪实|董雷: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价值和表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5 21:53 1

摘要:近日,中国国家画院办公室主任董雷在中央文化和旅游干部管理学院为国家艺术基金“新时代青年美术评论人才培训”项目学员作专题讲座。他以“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价值和表现”为题,系统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发展脉络,深入探讨了其在当代的表现形态与时代价值。

讲座现场

近日,中国国家画院办公室主任董雷在中央文化和旅游干部管理学院为国家艺术基金“新时代青年美术评论人才培训”项目学员作专题讲座。他以“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价值和表现”为题,系统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发展脉络,深入探讨了其在当代的表现形态与时代价值。

授课老师与学员合影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董雷厘清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内涵与外延,梳理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几个重要方面,如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事件,在重大历史事件中出现并发挥作用的人物或群体,某种具有历史影响力的现象,推动历史前进并深植于民族记忆中的观念或信念,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风俗及礼仪,体现出时代特征的日常生活场景,当下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具有政治、社会内涵及历史象征性的风景和景观,以及神话与传说。

随后,董雷系统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发展历程。他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早期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践行中国画改造和油画民族化,承载宣教职能。“85新潮”引进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重大题材美术创作逐渐式微。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现实主义美术的回归,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也得到了复兴。进入21世纪,一系列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为国家文化发展助力,如“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工程”“‘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这些工程不仅实现了创作规模的突破,更推动主题表达从单一历史叙事转向文明传承与国际对话。

董雷分享了中国国家画院组织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具体实践。他以大运河主题创作为例,详细介绍了中国国家画院的“选题论证—艺术家认领—田野采风—多级评审”的全流程机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团队首先论证出180个涵盖生态保护、脱贫攻坚等维度的选题,艺术家通过实地写生转化为视觉语言,期间需经过草图评审、中期检查、最终验收等严格节点控制。结合工程中的具体作品,董雷强调作者对创作主题的了解是作品的灵魂,决定了作品的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作用强弱,是作品的统帅。他表示,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题材特性,如人物画对人物主体的塑造,需兼顾现实主义与写意精神,平衡历史与艺术真实;山水画创作要选题适宜、挖掘精神内涵、运用个性化手法;花鸟画对选题的理解尤其要有创新性。

讲座还深入剖析了当前主题性创作存在的结构化问题,如在创作层面,存在选题泛化导致“重大性”消解、创作周期压缩造成的品质下降、过度依赖照片素材等现象。美术创作成果展示的不足与美育功能的缺位,理论层面则表现为批评体系不完善,缺乏针对主题创作的理论阐释体系,艺术家的综合素养有待提升等。

学员提问与分享现场

本次讲座不仅讲解了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发展逻辑,更指出了其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使命担当。正如董雷所期望的,当代主题创作既要成为记录时代的丹青史册,更要成为激活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

摄影 | 刘科瑶制作 | 殷 铄、刘根源校对 | 安亚静初审 | 殷 铄复审 | 马子雷终审 | 陈 明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来源:中国美术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