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基础工程、希望工程、民心工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近年来,皋兰县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目标,健全体制机制、凝聚多方力量、提升行动质效,不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基础工程、希望工程、民心工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近年来,皋兰县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目标,健全体制机制、凝聚多方力量、提升行动质效,不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走深走实。
一、筑牢理想信念。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夯实工作基础,引导青少年树立核心价值理念。一是做好思想引领。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积极宣传推介优秀未成年人文化产品,开展“童声里的中国”少年儿童合唱活动,举办“课桌舞”大赛,传输正确的思想观念、传播积极的情绪价值,坚决杜绝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内容。二是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中华经典文化、书法、戏曲进校园,开展“阅读经典好书 争当时代先锋”主题活动,举办经典诗文朗诵大赛,打造“黄河少年读书吧”阅读推广项目,滋养青少年心灵、涵养青少年品德。三是传承地方非遗。助力兰州太平鼓、兰州鼓子、什川花灯、铁芯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以“家乡文化我传承”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并将地方非遗纳入各中小学课后服务内容,成立各类非遗社团32个,在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四是增强爱国情感。深耕“我们的节日”“六一”“七一”“八一”等活动内涵,以清明节、端午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组织未成年人参与“清明祭英烈”“扬文明家风·诉爱国情深”等系列活动,通过缅怀先烈、传唱红歌、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方式,激发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二、拓宽实践半径。聚焦未成年人道德实践需求,丰富活动载体,塑造青少年向上向好道德品质。一是注重典型培育。深入开展“宣传学习新时代好少年”活动,近年来,培育“新时代甘肃好少年”“美德少年”等青少年典型14名,广泛宣传好少年先进事迹,让广大未成年人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方向。二是开展志愿服务。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把学雷锋作为道德实践的常态化内容,各级各类中小学校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开展“传承雷锋精神,绽放时代光芒”等主题活动,未成年人社会责任感逐步增强,带动家庭成员、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文明城市建设。三是强化综合素养。对乡村学校少年宫运行作以指导,合理规划活动区域,共享文化、科技、图书等资源,坚持兴趣与需求并重,优化少年宫课程设计、活动项目,提升农村孩子的综合素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注重传统与现代结合,打造面向少年儿童开展理论宣讲、文体健身、美学实践等于一体的综合场所,开设12个公益课堂,切实丰富青少年校外生活,培养青少年健康情趣。四是激活社会教育。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以及皋榆工委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贴近青少年、贴近生活,举办“童梦生肖,彩绘乐园”“创意无限,涂鸦出彩”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社教活动,开办青少年公益美术培训班,让孩子们享受到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红利。
三、创优共育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协同各类主体,形成青少年身心发展护航合力。一是维护成长环境。加强校园周边秩序整治、商业网点的管理,从严查处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清查取缔校园周边无证经营出版物商店及兜售非法出版物游商地摊。规范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持续开展“护校安园”行动,全县15个中小学、幼儿园“交警+治安警”双警护学配备到位,切实保障青少年安全。二是净化网络空间。推动“净网”“护苗”专项行动,强化文化市场监管,督促网吧规范化经营,严格禁止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推出网络安全科普文章和视频,刊播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县公安部门面向广大青少年,开展防范网络诈骗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三是守护身心健康。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疏导,县卫健部门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巡讲活动、“润心启航,生命筑基”生命安全专题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应急救护技能,提高青少年心理调适能力,给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关怀。四是扶孤助残济困。深入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2024年域内累计发放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68.8万元,“有爱无碍·暖心助残”活动的组织,“党员爸爸”“爱心妈妈”的出现,让青少年关爱帮扶精准温暖。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能够为家庭培养出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孩子,为社会营造和谐稳定的氛围,让居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下一步,皋兰县将力促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有机结合,搭建互动平台,培育服务品牌,全方位、多角度为未成年人茁壮成长厚植一方沃土。(供稿:中共皋兰县委宣传部)
来源:皋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