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但身体无不适,可以先不治疗?听专家详解!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9 15:30 1

摘要:今天在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专家门诊,有位糖尿病友说虽然他查出血糖超标并确诊了糖尿病,但目前身体也没有太大不适感,是不可先不急着治疗?就此,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副主任医师任淑红主任说,高血糖对健康的影响存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短期、偶尔的血糖升高(如应激性高血糖)

今天在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专家门诊,有位糖尿病友说虽然他查出血糖超标并确诊了糖尿病,但目前身体也没有太大不适感,是不可先不急着治疗?就此,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副主任医师任淑红主任说,高血糖对健康的影响存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短期、偶尔的血糖升高(如应激性高血糖)通常不会造成显著伤害,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恢复正常。然而,当身体处于"长期高血糖"的病理状态。这种持续性糖代谢紊乱将引发全身系统性损害。作为内分泌科专家,任淑红主任今天将详细解析高血糖的十大危害,并提供科学有效的控糖建议。

一、长期高血糖的10大系统性危害

01

急性并发症:高渗性昏迷与酮症酸中毒

任淑红主任说,当血糖超过33.3mmol/L(600mg/dL)时,血液渗透压急剧升高,引发脑细胞脱水,导致意识障碍甚至昏迷(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1型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DKA),病死率高达5-10%。

02

能量代谢失衡与慢性疲劳

胰岛素功能缺陷导致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产能,机体被迫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这一过程效率低下,患者常出现持续性疲劳、工作效率下降,血酮体升高还会加重乏力感。

03

免疫防御系统崩溃

高血糖环境会:

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和吞噬功能

降低抗体产生效率

延缓伤口愈合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感染风险增加3-5倍,COVID-19重症率升高2倍

04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持续高血糖通过以下机制损害血管:

氧化应激:激活NADPH氧化酶,产生过量ROS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导致血管胶原纤维交联硬化

蛋白激酶C(PKC)激活: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

05

靶器官特异性损害

(1)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视网膜病变: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34.6%,是工作人群致盲首因

糖尿病肾病:约20-40%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

神经病变:60%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足溃疡风险增加47倍

2)大血管并发症

冠心病风险增加2-4倍

脑卒中风险升高2-3倍

下肢动脉病变患病率25%

06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高渗性利尿导致:

每日尿量可达3-5L(正常1-2L)

钾、钠、镁等电解质随尿液大量丢失

血容量不足诱发体位性低血压

07

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退

英国前瞻性研究(UKPDS)显示:

确诊时β细胞功能仅剩50%

每年以4-6%速度衰减

持续高血糖加速这一过程(葡萄糖毒性作用)

08

认知功能损害

长期高血糖患者:

痴呆风险增加1.5-2倍

海马体体积年萎缩率加快0.5%

信息处理速度下降显著

09

骨代谢异常

骨折风险增加20-30%

骨形成率降低40%

骨髓脂肪含量异常升高

010

预期寿命缩短

30岁确诊2型糖尿病者:

男性寿命缩短8.2年

女性缩短9.1年

就如何科普控制血糖,任淑红主任说,除了要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和对症治疗,以下三个自我管理策略糖尿病友也要用好, 这样才能确保血糖控制达标,享受健康的生活:

二、科学控糖的三大支柱策略


01

医学营养治疗(MNT)

(1)低血糖指数(GI)膳食模式

主食选择:燕麦(GI55)、黑米(GI42)替代白米饭(GI84)

蔬菜每日500g以上,优先深色绿叶菜

蛋白质占总热量20-30%(鱼禽类为主)

(2)进餐顺序优化

临床试验证实"蔬菜→蛋白质→主食"顺序可使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降低36%(Diabetes Care 2019)

02

运动处方

(1)有氧运动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如快走)

推荐餐后30分钟开始运动

(2)抗阻训练

每周2-3次,每次8-10个动作

可增加肌肉葡萄糖摄取量达40%

03

代谢监测与行为干预

持续葡萄糖监测(CGM)使用率应>60%

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天

压力管理(有关研究表明,正念冥想可降低HbA1c 0.5%)

三、专家特别提醒

任淑红主任提醒糖尿病友,如果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应把握黄金逆转期,通过医院的专业治疗和糖尿病友的自我管理,可逆转糖尿病,对于病程常胰岛功能差的患者,可能就需要长期口服药或胰岛素治疗了,而且确糖尿病后,要每3-6个月筛查并发症(眼底、尿微量白蛋白、神经传导等)以积极预防和应对并发症。

任主任最后总结说,长期高血糖犹如"温水煮青蛙",其危害具有隐匿性和不可逆性。但通过早期系统干预,完全可能实现血糖长期稳定达标。

来源:糖尿病同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