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组织工作百年印记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山东组织工作(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5 20:38 1

摘要: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知识培训“百千万工程”:2003年起,在全省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知识培训“百千万工程”,用3年左右时间,规范建设100个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知识培训基地,规划建成1000个科技示范村,扶持培养10万个党员科技带头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山东组织工作(下)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知识培训“百千万工程”:2003年起,在全省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知识培训“百千万工程”,用3年左右时间,规范建设100个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知识培训基地,规划建成1000个科技示范村,扶持培养10万个党员科技带头户。

▲林果“土专家”现场为农村党员干部授课

全国党建研究会农村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研究,2005年9月,全国党建研究会农村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威海市召开。农村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是全国党建研究会下设的、以研究农村党建为主要任务的分支机构,在全国党建研究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会员单位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9个省份,日常工作由山东省委组织部组织三处具体承担。

推行产业党组织设置模式: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在全省推广寿光产业建支部模式,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由单一、封闭状态向多元、开放状态转变。

推行党代表任期制:党的八大规定,县级以上各级党代表大会改为常任制,每年召开一次会议。1957年起,山东省全面实行县以上各级党代表大会常任制,1963年12月后未再实行常任制。按照中组部部署,2002年起,山东省在部分县(市、区)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2008年5月,中组部印发《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后,山东省对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和市党代会代表实行任期制。

“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根据中组部安排,山东省从2008年开始实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统一开展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工程实施以来,全省各级共选聘大学生村官1.5万名。2013年,选调生与大学生村官工作并轨。

实施基层党建创新“县委书记项目”:为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书记抓、抓书记”要求,2010年1月,山东省委组织部引入项目化管理理念,在全省实施基层党建创新“县委书记项目”,创造了一批过得硬、叫得响、推得开的基层党建创新品牌。

抓好基层党组织经费保障和活动场所建设:按照“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有章理事”标准,省、市、县(市、区)、镇街、村(社区)各级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建立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经费保障机制,推动村级党组织健康规范运行。

扩大各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扎实推进街道、社区、高校、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领域党的建设,扩大各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2008年,山东省委组织部在全国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全国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分别作典型发言。

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2010年9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同年12月,省委召开专门会议作出部署,全面实行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建设社会欢迎、群众拥护、党员满意的“党心工程”“民心工程”“阳光工程”。

探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径:全面实行发展党员“两推一公示”制度和票决制,积极稳妥地做好在新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推行基层党组织、党员公开承诺制度,总结推广单县无职党员“设岗评星”活动经验,以农村、企业、城市社区无职党员为重点,普遍开展无职党员定责上岗,构建起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

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2003年4月,中央决定在山东、湖南和贵州三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2006年,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城乡基层的远程教育网络。2010年12月,开发建设“齐鲁先锋网”,率先在全国实现“天网转地网”。2012年6月,由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局、省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全国党员教育电视栏目“共产党员”依托山东卫视开播。

▲淄博市周村区花卉种植户用远程教育学习花卉种植技术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设立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002年,省委、省政府设立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每年评选一次。

成立山东省人才工作(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2003年7月,省人才工作(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省委副书记担任组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和分管人事、科技、教育的副省长担任副组长。2004年6月,调整为由省委书记担任组长。

实施“泰山学者”工程:2003年11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泰山学者”建设工程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省级人才工程,2003年到2008年实施第一期工程,为山东省高校延揽一批学术精英,带出一批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一批强势学科,造就一批学术大师。2010年2月,印发《关于深化提升泰山学者建设工程的意见》,从2010年到2014年实施第二期工程,在全省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重大工程、支柱产业、高新技术领域、重点学科中设置200个泰山学者岗位。同时,实施泰山学者攀登计划,旨在培养两院院士或相当层次的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确立人才强省战略:2004年2月,第一次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召开,正式确立人才强省战略,标志着山东省知识分子工作正式转变为人才工作,对开创全省人才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7月,第二次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

设立行业领域人才工程:2004年,在全国率先建立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制度。2008年,实施新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绿色行动,确立山东省乡村之星选拔管理制度,山东省乡村之星作为全省农村实用人才的最高荣誉,同享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待遇。2009年,实施齐鲁文化英才工程。2013年底,启动首批齐鲁和谐使者选拔。

评选表彰优秀创新团队:2007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省优秀创新团队评选表彰,每两年一次,每次不超过10个,每年奖励每个团队50万元经费,连奖两年。2008年评选首批省优秀创新团队10个。

实施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2009年4月,印发《关于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成立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小组;同年,启动实施海外创新创业人才“万人计划”,用5—10年的时间,引进1万名左右海外创新创业人才,规划建设100个左右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力争100名引进人才、10个创新创业基地纳入国家计划。编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服务手册》,涵盖出入境和落户、医疗、子女就学等15项服务事项。2012年起,抢抓海外引才窗口期,每年组织赴北美、欧洲开展常态化引才活动。

▲2011年6月,全省海外人才工作座谈会。

实施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2009年5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强调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2010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意见(试行)》,在全国率先实施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

来源:灯塔党建在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