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2024年,全国网络表演行业总收入达2126.4亿元,新增开播账号1300万个。其中团播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头部直播团队一场直播的流水甚至能突破1000万元。
最近一条抖音短视频引发大量讨论,视频中的人说:“自从干了团播,差点都忘记我以前是做什么的。”
评论区里,曾经是公务员、教师、记者、金融硕士的人纷纷现身说法,分享自己如何转行做起了“团播主播”。
团播是近年来直播行业的新兴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的“个播”——一个人对着镜头唱歌、跳舞或带货。
团播更像是一场现场演出,每一场直播背后都有一个团队,包括主播、运镜师、场控、主持人、编舞师等多个角色协作完成。
别小看这个“团播热”,在娱乐化时代,这种新模式正改变年轻人的就业选择。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2024年,全国网络表演行业总收入达2126.4亿元,新增开播账号1300万个。其中团播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头部直播团队一场直播的流水甚至能突破1000万元。
行业快速扩张,为年轻人提供了大量机会。但并不意味着“团播”就等于“轻松赚钱”。
圣恩之前是长沙一家星巴克的值班经理,2023年开始考虑转行。他注意到身边不少做舞蹈教学的朋友开始尝试直播。他自己曾是大学街舞社社长,也有一定的镜头经验,于是开始尝试加入团播行业,于是2024年1月,他正式在长沙白鸟传媒的团播团队中亮相。
6个月内,他不仅成为团内的队长,还登上了《火星情报局》《你好星期六》等综艺节目。
可能有人觉得,这不是就是运气好吗?恐怕真没这么简单。
圣恩在直播之外,还要担任团队内容复盘、话术优化的工作,甚至帮其他成员调整妆容、衣着,他说:“我们是一个团队,得一起进步才是真的进步。”
团播的背后是系统化运营,它不再只是“有颜值就能开播”,而是需要从内容创意到舞台呈现,从粉丝互动到数据分析的全流程管理。
也有人觉得团播行业门槛低,“谁上都能行”。
现实情况告诉我们,想象确实很“丰满”。
在招聘平台上,很多团播岗位写着“不限学历、不限经验”,但这只是准入门槛,真正能留下来并获得收入提升的人,往往要经历严格的训练和筛选。
就比如西橙,他曾是一个拥有超过300万粉丝的美妆博主。2024年合同到期后,他加入长沙门牙传媒的团播项目,与很多直播间“试训两三天就上线”不同,他所在团队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培训,每天早上练体能,下午学跳舞,晚上复盘视频内容。
他称之为“练习生式生活”,业务不过关或态度不端正就会被劝退,最终他成为首发六人团的一员。
这种从“素人”到“职业人”的转变,也不只体现在主播身上。
舟舟是一位2005年出生的大学生,就读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她在实习时接触到团播运镜,正式加入团队后,为了提升技术,自费3000元前往重庆参加线下培训班。
她观察到有影视背景的人反而容易被旧有思维限制,而“白纸”反而学得更快。
如今她已经从带1个团升级为带3个团,收入也随之提高,她还开设了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在小红书和抖音记录自己的运镜工作。
大家最关心的来了,团播行业月薪过万是不是真的?
答案是:确实存在,但不是每个人。
圣恩和西橙这样的人物,经过培训和内容打磨后,依靠团队资源和自身能力确实获得了不错的收入。运镜师舟舟也因专业能力提升而收入翻倍。甚至在一些头部直播间,普通成员也能拿到底薪+提成+奖金的组合,部分公司还提供社保和住宿。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能月入过万。团播行业的收入结构是“能力导向+内容导向”。是否能参与到头部项目,是否能产出优质内容,是否具备持续的专业成长,这些才是决定收入的关键。
2024年7月31日,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公告,将“网络主播”正式增设为新职业,这是团播从“副业”走向“职业”的制度标志。
与之相伴的是行业分工的日益精细。从主播、编舞、主持到运镜、场控、数据分析师,团播逐渐成长为一种系统化、职业化的团队协作。
来源:龙医生讲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