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7日,全球金融市场迎来近年来最严重的系统性震荡。受美国特朗普政府新一轮关税政策冲击,亚太、欧洲及新兴市场股市集体重挫,多国或地区股指触发熔断机制,市场恐慌情绪蔓延至大宗商品及外汇领域,避险资产需求激增,全球资本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
4月7日,全球金融市场迎来近年来最严重的系统性震荡。受美国特朗普政府新一轮关税政策冲击,亚太、欧洲及新兴市场股市集体重挫,多国或地区股指触发熔断机制,市场恐慌情绪蔓延至大宗商品及外汇领域,避险资产需求激增,全球资本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
此次危机的直接诱因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2日签署的“对等关税”行政令。该政策要求自4月9日起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特定国家实施更高税率。虽然特朗普声称“并非故意操纵市场”,但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4月6日的强硬表态,明确拒绝推迟关税生效,彻底击溃市场对政策缓和的期待。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卡斯曼认为,这是自1968年以来美国对全球商品施加的最大规模加税,预计将使全球经济衰退概率上升至60%。
当日,上证指数低开4.46%,深成指与创业板指分别低开5.96%和6.77%,早盘跌幅进一步扩大至7.24%、9%和11.07%,全市场超3700只个股跌幅逾9%。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幅7.34%,深证指数跌幅9.66%,创业板指数跌幅12.50%。亚太其他市场更为惨烈,日经225指数盘中暴跌8%,东证金融股指数重挫12%;韩国综合指数跌近5%后触发程序化交易暂停机制;中国台湾地区加权指数在熔断前跌幅已达9.7%;香港恒生指数开盘即跌9.28%,科技板块跌幅高达11.15%。欧美股指期货同步崩塌,标普500期货跌超4%,纳指期货跌幅达5.1%,欧洲斯托克50期货跌幅扩大至3.8%,市场波动率指数(VIX)飙升45%。
具体来看,亚太市场首先遭受冲击。日经225指数开盘即暴跌8.3%,东证指数期货在9点15分触及13%的熔断阈值,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单日波动。在日本股市开盘前,新交所日经225指数和东证指数期货就因触及跌停后暂停交易。交易恢复后,日本股市低开后迅速扩大跌幅。仅半小时左右,日经225指数即跌超8%,刷新2023年10月以来新低。索尼、三菱商事跌超10%,基恩士跌超8%,丰田汽车跌超7%,软银集团股价跌超13%。日本东证金融股指数更跌逾12%,北太平洋银行、山梨中央银行跌超13%,名古屋银行跌超12%。高盛下调东证指数目标水平,原因是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高于此前预期,而且对经济前景的担忧日益加剧。高盛分析师将东证指数3个月目标降至2500点,12个月预估降至2775点;东证指数3个月目标先前为3000点,12个月预估为3100点。高盛称,波动性“在短期内可能仍然很大”,市场可能会走低,如果美国不陷入衰退,东证指数可能会在中期反弹。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将继续要求美国降低针对日本的关税,但可能不会一夜之间就有结果。
韩国KOSPI指数重挫5%后触发“sidecar”机制暂停程序化交易,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半导体龙头个股跌幅均超12%。中国台湾地区加权指数在9点07分下跌9.7%后启动熔断,台积电、鸿海精密等权重股流动性瞬间枯竭。澳大利亚S&P/ASX 200指数暴跌6.3%,矿业巨头必和必拓股价下挫11%,反映市场对大宗商品需求端的深度担忧。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同步下跌5.9%,金融与航运板块遭遇无差别抛售。
欧洲市场也在早盘交易中延续颓势。泛欧STOXX 600指数期货下跌4.2%,德国DAX指数成分股中有23只开盘即触发15%的个股熔断机制,巴斯夫、西门子等出口导向型企业跌幅居前。法国CAC 40指数下挫5.1%,奢侈品集团LVMH股价暴跌13%,凸显市场对全球消费收缩的恐慌。英国富时100指数虽受益于英镑贬值,仍录得3.8%的跌幅,汇丰控股单日市值蒸发89亿英镑。截至欧洲市场开盘,欧洲斯托克50指数开盘下跌6.2%,德国DAX指数下跌7.1%,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4.1%,意大利富时MIB指数跌7.4%,西班牙IBEX35指数跌4.9%。目前德国DAX30指数跌幅扩大至10%。
新兴市场在资本外流压力下也呈现下跌趋势。MSCI新兴市场股票指数下跌6.9%,受亚洲市场大幅下挫驱动。该指数回吐年内全部涨幅,转为下跌5.8%。MSCI新兴市场货币指数跌0.4%。印度Sensex指数下跌4.7%,卢比对美元汇率跌破84关口,迫使印度央行紧急抛售50亿美元外汇储备。巴西IBOVESPA指数因铁矿石价格暴跌拖累下挫6.9%,淡水河谷股价创2020年以来新低。南非兰特对美元汇率暴跌5.2%。
此外,大宗商品市场同步遭遇抛售。WTI原油期货暴跌3%,铜价下挫4.2%,黄金跌破3000美元/盎司关键支撑位。汇率市场呈现典型避险特征,日元对美元升值1.2%,瑞士法郎创三个月新高,而新兴市场货币普遍承压,离岸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债券市场出现分化,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3.445%的两年新低,德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程度加深,反映欧洲市场对当前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
值得一提的是,4月7日午后,A股跌幅扩大,沪指一度跌幅达300点。随后,有大消息传出。权威人士表示,中央汇金公司正在积极开展稳市操作。中央汇金公司表示,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事实上,午后多只宽基ETF成交额持续放量,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交超150亿元,另外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嘉实沪深300ETF均成交超35亿元,以上4只沪深300ETF合计成交超300亿元。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净流入最多一度达到160亿港元。
安邦智库的资深学者曾指出,特朗普政府实施激进而反复的关税政策加剧市场预期的变化过程,导致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实际上,特朗普此前在谈到经济“过渡期”的同时,与加拿大有关的贸易战在加剧。在加拿大方面放弃对美供电加收25%费用后,美国政府一夜之间也收回了前一日提出的对加拿大能源产品额外加征50%关税的决定。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使投资者无所适从,进一步加剧对政策不确定性的预期。包括摩根大通和高盛等一些金融机构都预测,由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美国在未来一年的经济衰退可能性增加。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美国目前面临一系列内部问题,比如巨额贸易逆差、产业空心化、经济衰退以及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这些问题根源都在国内,而非外部原因。美国人消费过度、储蓄不足(背后是居民过度借债提前消费、政府巨额财政赤字等问题),再加上陈旧的基础设施、过高的劳动力成本和不完善的产业链,导致制造业逐渐失去国际竞争力。同时,跨国公司和华尔街利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谋取巨额利润,还进行避税操作。所有这些问题,就像房间里的大象,大家都知道却没人愿意正视。
正如安邦智库研究人员所指出的,虽然特朗普的政策看似缺乏可靠性,其推动制造业回归的决心实质上是希望解决美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并愿意为此承担经济增速放缓的适度代价。从这一角度看,特朗普频繁挥舞“关税之剑”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缩小贸易逆差,更在于促进美国经济的繁荣,从而实现“美国再次伟大”的宏愿。不过,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反复无常,表明其关税及经济政策尚未成熟、缺乏系统性,并将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来源:安邦咨询)
来源: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