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年人开始健忘、走路慢、频繁尿急,别急着说是“老糊涂”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9 11:38 1

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步态不稳等症状。这些现象往往被归类为“老年痴呆”,许多人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衰老过程。然而,医学研究显示,在被统称为“老年痴呆”的人群中,有一部分患者可能患有一种可被误诊、但其实可以治疗的疾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步态不稳等症状。这些现象往往被归类为“老年痴呆”,许多人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衰老过程。然而,医学研究显示,在被统称为“老年痴呆”的人群中,有一部分患者可能患有一种可被误诊、但其实可以治疗的疾病——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简称 iNPH)。

iNPH 是一种由于脑脊液循环异常,导致脑室扩大、脑组织受到压迫的疾病,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尽管患者的脑脊液压力在检查中往往处于正常范围,但脑内却持续存在液体积聚。这种异常积液会逐渐影响患者的记忆、行走能力以及排尿功能,表现与阿尔茨海默病极为相似,因此在临床上常常被误认为是神经退行性疾病,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与阿尔茨海默病最大的不同在于,iNPH 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通过脑脊液分流手术,将多余的脑脊液从脑内引流至腹腔,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许多患者的症状能够得到显著改善,甚至逆转。这一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已被多项国际研究所证实,且在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已被广泛开展。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脑-腹腔分流术(VP)和腰-腹腔分流术(LP),其中腰-腹分流创伤更小,特别适合高龄及体弱的老年患者。

iNPH典型临床表现包括认知功能障碍、步态异常和尿失禁。这些症状往往呈隐匿性进展,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常常被家属误认为是“人老了正常的表现”。其实,这些看似“老化”的迹象,可能正是脑脊液异常积聚造成的信号。

认知障碍方面,患者可能会逐渐变得反应迟钝、遗忘日常事务,无法集中注意力或完成复杂任务;步态异常表现为小步走、行走缓慢,甚至容易摔倒;而排尿功能则可能从尿频、尿急发展为尿失禁。这种“三联征”的存在,应引起家庭成员和基层医生的高度警觉。

与阿尔茨海默病相比,iNPH 的发病机制不同,预后也大不相同。前者以脑萎缩为主,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只能依靠药物缓解症状,病情仍会逐步恶化;而后者主要由于脑积水引起,若能及时手术干预,多数患者可以明显改善记忆、恢复行走能力,甚至摆脱对他人的依赖,重拾生活的尊严。

为了提高诊疗效率,国内多家重点医院已建立起多学科协作机制,针对可疑 iNPH 患者,整合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影像科、康复科等多方资源,共同评估治疗方案。通过临床观察、影像学检查和试验性脑脊液引流测试,可以更加精准地判断患者是否适合分流手术,确保每一位老年患者都能获得科学、有效的干预。

对于大众而言,提高对 iNPH 的认知,是守护老年人认知健康的关键一步。许多家庭在面对老年亲人“变糊涂”的时候,会陷入无力与无奈,甚至放弃治疗。而事实上,其中一部分变化是可以逆转的。一旦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患者甚至有可能重新拾起记忆、走出家门、参与社交,重回正常生活轨道。

打破“老年痴呆不可逆”的观念,从了解 iNPH 开始。它提醒我们,有些看似“不可避免”的衰老,其实并非命运安排,而是可以通过医学手段给予改善和希望。关注老年人的变化,不轻视、不忽略、不放弃,是每个家庭成员对爱最温柔的回应。让老人的晚年不糊涂,让爱的记忆不褪色。

来源:首席健康专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