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Claude封禁中国企业,国内Kimi们都想上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5 20:02 1

摘要:9月5日,Anthropic突然在官网宣布禁令。该禁令指出,“只要一家公司直接或间接由中国公司持股超过50%,无论这家公司在哪个国家运营,均不可再使用Claude等AI服务。”

01

从一致的狂热崇拜到舆论撕裂,模型公司里的当红炸子鸡Anthropic,近期陷入持续的信任危机。

9月5日,Anthropic突然在官网宣布禁令。该禁令指出,“只要一家公司直接或间接由中国公司持股超过50%,无论这家公司在哪个国家运营,均不可再使用Claude等AI服务。”

一家致力于AGI的科技公司,如此过激的行为引发中国AI圈的震动。除了人们情感上对这种傲慢的愤慨外,很多企业意识到在AI主权竞赛下,这些科技公司突然而至的“抽疯行为”,也潜藏着不稳定因子。

当然引发Anthropic信任危机的还不只是中国消费者,更多的风波还在于购买Claude Code的国外会员。他们在情感上经历了一场AI危机。9月初,Reddit上的一则“Claude已死”的帖子,获得874人点赞,500多个留言。很多开发者留言说,每月花了200美元,Claude性能降低,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浪费了金钱。

这些曾经因迷恋Anthropic的模型能力,而将部分工作交给它的人,在过去几周里体感上有了巨大反差,Claude模型性能不仅频繁出错,而且变得笨笨的。

有付费用户跑到Anthropic的官方Reddit账号下留言说:你失去我了,和过去2个月相比,使用Claude代码的整体智力下降,很高兴现在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使用Claude。

更为关键的是,当最初有开发者在网上讨论Claude模型性能变差时,Anthropic并未能及时回应,反而嘲讽这些留言是AI写的,直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甚至掀起退订潮时,Anthropic才承认,确实出现了性能问题。

这个稍显傲慢的回应,并未能挽回用户的“心”。用户漫天的质疑已经上升到对其信任感的撕裂,他们质疑Anthropic为了降低付费用户在token上的消耗,节约成本,故意在高峰时间段降低模型性能。

当初有多迷恋,事后就可能会有多反感。一波用户甚至跑到Claude Code的社交账号下,用脚投票,要去订阅Claude Code的平替Codex,OpenAI的CEO 奥特曼一度怀疑,用户清一色的Cue Codex有点不真实。不过Codex Cli 在有了ChatGPT5的加持后,确实用户增长非常迅猛。半个月的时间里,Codex Cli的使用量增加了10倍。

来自第三方机构Vibe Kanban的数据显示,从7月下旬到8月24日,Claude Code的使用率从83% 下降到70%,而OpenAI 的Codex Cli,使用率也从0上升到26%。

和Claude Code相似,OpenAI的Codex Cli都是侧重编码能力的智能体,相比以前的编码模型,它们强调的不只是帮你写代码,还帮你自动修改、运行测试,是一条完整的自动化流水线,开发者无需手动写代码,只需要做决策,就可以完成应用开发。按照奥特曼的话来说,它会创造一个人就能打造出无数爆款应用的时代。

即便有许多的争议,但目前来看,Claude的编程能力依然是更多用户的选择。

02

如果说一个巨头以开放姿态搭建生态,国产模型厂商的空间会非常小。而当巨头陷入一种傲慢的陷阱时,其实也正是其他厂商的机会。

国产模型在Anthropic禁用令前后,纷纷发布新版本,加速卡位国内Claude的赛道,填补Claude留下的市场空白。包括通义千问的Qwen、智谱、DeepSeek以及腾讯等都推出新版本,并强调模型编程能力的提升。

通义具备智能体能力的模型Qwen3-235B-Instruct-2507-FP8于7月发布,强调在编程、数学、逻辑推理,9月又发布Qwen3-Max-Preview,参数量超1万亿,编程能力进一步提升,超越Claude Opus 4 非思考型模型。

一直专注出海AI创业公司CEO告诉我们,在AI Coding赛道上,国产模型中,大家使用最多的还是Qwen和Kimi。杭州的一位开发者甚至言之凿凿地说,在替代这件事上,他更看好Kimi。

通义千问Qwen模型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在全球开源模型家族里,通义千问在全球主要模型社区的下载量已经突破4亿,衍生模型突破14万个,拥有广泛的用户基数,而Kimi何以走上牌桌?

今年上半年,DeepSeek成为国产之光的代表后,媒体最津津乐道的就是比较DeepSeek和Kimi,大有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理。一度“Kimi和DeepSeek撞车”的标题几乎成为一种标准叙事。

DeepSeek效应的长期霸屏也一度显得AI六小龙更加暗淡。六小龙也亟需一场翻身仗。

改变这一叙事的或许是今年7月11日Kimi发布K2,被英国杂志《自然》称之为又一个“DeepSeek时刻”。K2尤其擅长编码能力,在LiveCodeBench 等测试中取得了高分。

9月5日,Claude宣布禁用的当天,Kimi又更新了版本。对比Kimi K20905、DeepSeek V3.1和Claude Sonnet4在Coding上的测试数据,其中K2-0905版本较7月11日发布的K2版本,在编程能力有了大幅提升。在侧重考察真实软件工程任务的SWE-bench Verified 等基准测试中,新版Kimi K2 的表现与Claude Sonnet 4非常接近。

全球知名AI 编程平台RooCode 最新测评显示,这一版本的K2 在代码能力上拿下94% 的高分,在开源模型中排名第一。第二天,LMArena 的动态榜单也更新,K2-0905 与Qwen3-235 并列第8,成为开源模型中的双子星。

仅从编程能力上看,Kimi无论测试数据还是开发者的体感,都有了大幅提升。而DeepSeekV3.1,更强调的是综合推理能力,以及思考效率。

今年以来,模型公司似乎都触碰到了智能上限的天花板。在白热化的竞赛中,各家厂商押注方向分化:是继续强化长思考与推理能力,还是在多模态上卷,抑或探索智能体生态,没人能给出通向AGI 的标准答案。

若把AGI看作一个不断被刷新、被超越的终点,那么模型厂商的技术主线必然不是直线式推进,而是充满曲折与试探。某些公司之所以率先赢得用户,往往是因为它们的技术布局恰好踩中了时代的节奏。回看Kimi 的演进路径就会发现,这家公司很早就坚定押注在Coding方向,以此作为差异化突围的支点。

Kimi和Claude 在技术路线上的相似性非常显著:两者都是长文本能力的“狂热信徒”,将长上下文作为核心差异化优势,杨植麟更以“Lossless long context is everything”广为流传。

Kimi 甚至在2024年6月率先内测Context Caching(缓存技术),比Claude 早两个月,让模型像装上短期记忆拓展卡,大幅降低调用成本、提升效率。纵观两年迭代,都不跟随OpenAI 卷视频、音频,而是聚焦文本、工具调用和推理能力。

和Claude在技术路线上的神似,很难说是巧合。双方节奏的同步,更像是都看到了同一条演进逻辑:拥有更长的记忆,能自动执行复杂任务。站在外部看,Kimi像是中国版Claude 的成长史:快速跟进,审美克制。

面向Claude的封禁令带来的国产平替方案,有不少独立开发者表示,K2的唯一短板是没有包月,调用成本高。我们据此向Kimi方面求证,截至发稿,对方未予回应。

03

Anthropic对中国企业的禁令,并非新鲜事。过去几年,从芯片卡脖子,到OpenAI 停服,有关对中国企业的不友好行为,已经成为中美两个国家科技竞赛的常见套路。

这波禁令影响最大的其实是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在海外推出的AI编程产品,比如字节跳动的Trae、阿里巴巴的Qoder。他们的AI 编程产品里都接入Claude、GPT、Gemini 等最新大模型,禁令可能导致用户无法在其AI 编程产品里享用Claude模型。

有外媒报道,字节跳动的AI代码编辑器Trae在新加坡就陷入了尴尬境地。Trae是面向海外用户的产品,Claude是其一直使用的模型之一,随着封禁消息的扩散,有用户已经开始询问怎么退款了。

封锁令背景固然复杂,背后终归是对中国AI企业的过度忧虑。一件事并非绝对的好和坏,长期来看也是一个倒逼创新的信号。

DeepSeek R1出现就是最好的例证,通过算法优化大幅降低训练成本和推理延迟,来规避算力不足问题的DeepSeek,不仅改变了过去中国模型在顶尖榜单上长期缺席的面貌,而且其高性价比优势加速了世界AI进程。

同样Anthropic这次禁令,再次向中国的大模型厂商提了个醒,技术还是要自主创新。不过,Claude的系列模型,已经成为代码编程领域的绝对顶流。短期内国产模型想承接Anthropic Claude溢出的用户,仍有不小的挑战。

尽管国产基础模型在中文理解和上下文长度上展现优势,但在逻辑推理、创造性任务和复杂指令遵循上仍与Claude存在代际差异。

更关键的是,引领编程范式转移的Claude Code编程工具,不仅拥有编码能力强的编码模型,而且模型还具备较强的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能力,在模型能力提升上和Claude Code的扩展功能上相互融合,能够更加自主的、长时的执行任务。

这些工具拓展能力、长上下文下的协同能力以及多轮工具的调用能力上,都让Claude在AI应用上具有极强的号召力。

国内模型厂商Kimi们仍有许多机会,最关键的还是选择技术方向,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抓住。上一次OpenAI停服,如果说迎来中国的DeepSeek时刻,那这一次Anthropic的断供,能否创造新的叙事,哪家模型厂商能吃到技术断供期的红利,有待观察。

但真正的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正如Kimi杨植麟在访谈中反复提到的两句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可以被解决的。

作者|柳嘉

编辑|利群

来源:八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