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疆同心圆|在西域,织一张温暖的“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5 18:54 1

摘要: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山西高度重视援疆工作,2010年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启动以来,始终坚持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对口援疆工作高质量开展。近日,记者深入新疆各地,亲眼见证山西援疆为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显著成效,真切体会到

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山西高度重视援疆工作,2010年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启动以来,始终坚持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对口援疆工作高质量开展。近日,记者深入新疆各地,亲眼见证山西援疆为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显著成效,真切体会到晋疆两地心手相牵、守望相助的浓厚情谊。

从万米高空俯瞰,天山山脉的雪线与黄土高原的沟壑遥遥相望。这片跨越2600公里的山河,因一群人的到来,产生了奇妙的连接。山西援疆,不仅是资金的投入、项目的落地,更是一场关于心灵、技术与生命的深度对话,随着一批批援疆人员深入西域,晋疆两地也在一次次“连接”中越走越近。

网格之间,是家园的温度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师五家渠市101团克拉玛依西街社区崭新的体育馆里,62岁的纪艳和她的老朋友们刚结束一场酣畅淋漓的乒乓球赛。“山西对新疆的帮助那是家喻户晓!”她擦着汗笑道,“以前晚上大伙儿没事干,现在有了这个‘家’,天天都想来。”

这个“家”,是山西投资建成的居民综合服务活动中心。克拉玛依西街社区居民综合服务活动中心新建了2412.94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968.15平方米的室内活动室和46.32平方米的门卫室,还配套建设了排水、供热、供电管网及绿化、硬化设施。1400公里外的南泉社区,相似规模的服务中心目前也已投入使用。三年间,这两个山西援建的社区中心已组织群众活动54次,服务超过6000人次。

图为克拉玛依西街社区居民综合服务活动中心的居民正在打乒乓球

来自山西的温暖力量,也从社区延伸到了敬老院。在第六师五家渠市102团梧桐镇敬老院,院长张新玲望着新建成的二期工程,心中充满感激:“山西的帮助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两位副团长为我们付出了太多。”

前山西援疆干部、102团党委常委、副团长魏欣是这座敬老院二期工程建设的核心推动者。从项目蓝图到圆满落成,他多方协调落实资金,长期坚守施工一线严把质量,精心规划庭院改造,将荒地变成了花草满园、亭台长廊点缀的美丽花园。

而现任102团党委常委、副团长辛盛则是老人们在特殊时期的“定心丸”。在一期安装喷淋系统,全院六十多位老人需临时搬迁至二期的过渡阶段,他坚持每天探望,严格检查护理记录,反复叮嘱“务必保证每个老人每小时都能得到关怀”。

图为102团梧桐镇敬老院内,护工正在照顾老人

如今,由山西投资建设的社区中心和敬老院已成为连接千家万户的情感枢纽,在晋疆的共同努力下,几千公里外的“异乡”成了援疆干部和本地居民共同的“心安之处”。

节点之上,是生命的速度

在第六师医院手术室里,另一种连接正在紧张进行。

无影灯下,山西援疆专家团队正在实施一例高难度左心耳封堵术。这是兵团范围内仅有三家医院能开展的技术,能将房颤患者的脑卒中风险降低90%。

图为山西援疆医师王志峰给临近高考学子行内镜下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

三年前,这样的场景不可想象。自2010年援疆以来,山西累计派出118名医疗人才,帮助六师医院组建了3个新科室,开展58项新技术。仅最近一年,援疆专家就接诊门急诊患者9000余人次,完成三级以上手术322台。这些技术突破不仅体现在数字上,更转化为患者的真切福祉——肿瘤患者的放疗成本降低40%,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大幅下降,急性心梗患者的门球时间缩短至52分钟,远超国家标准。

图为山西援疆医师宋俊平在为病人行心脏介入手术

但数字背后,是更珍贵的传承。通过“12+18”师徒结对计划,12名山西专家与18名本地青年骨干签订了《三年培养目标责任书》。每月4次理论学习、8台手术跟台、每季度1项科研指导——这些精准的培养,正在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这种传承已初见成效:医院成功申报兵团级课题2项,师市级课题12项,甚至实现了SCI论文零的突破。

从急救时的紧密配合到手术台上的手把手教导,指尖传递的不仅是医术,更是生命的温度与希望。

经纬交错,是丰收的纬度

绿洲与黄土的连接,是田间地头结出的硕果。

在新湖农场的试验田里,一种形似虫草、通体金黄的作物长势喜人。这是山西援疆专家凌亮成功引种的虫草参,也是新疆土地上首次迎来这种高附加值作物。

图为凌亮正在讲解虫草参

作为第六师农科所副所长,凌亮带着山西的农业科技种子来到新疆。三年来,他引进食用菌、蔬菜、果树等七大类75个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出4个抗虫抗旱、耐盐碱棉花新品,更组织科研人员参与6项山西省科技合作项目,争取经费360万元,促成六师农科所与山西农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

在军户农场,羊肚菌高产栽培试验亩产最高达887.5公斤;在红旗农场,“冬小麦+绿豆”复播模式正在试验推广。这些来自黄土高原的“金种子”,正适应着绿洲的土壤,改变着当地单一的种植结构。

图为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在棉花地里忙碌

在援疆日记中,凌亮写道:“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做好‘兵团精神、胡杨精神、老兵精神’的实践者、传播者和传承者。”数月的援疆生活,让这位山西农业专家像胡杨一样扎根新疆。随着技术落地生根,致富的希望也在这片土地上发芽开花。

纵有山河远阔,难隔人间烟火。一批批山西援疆者们用社区中心连接千家万户的冷暖,用手术刀连接生命与希望,用种子连接黄土与绿洲的未来。这张交织着晋疆情谊与创新智慧的“网”,让晋疆两地的时空距离在牵挂中缩短,更让西域大地在交融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来源:黄河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