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早在2015年,美的就已经“暗度陈仓”,盯上了机器人这条赛道,2017年,美的完成对工业机器人“老祖宗”库卡集团的并购。
最近小新刷手机,无意间看见一个猪肉厂直播,手起刀落、精准把佩奇劈成两半的机器人,竟然来自美的!
其实早在2015年,美的就已经“暗度陈仓”,盯上了机器人这条赛道,2017年,美的完成对工业机器人“老祖宗”库卡集团的并购。
几年后的今天,顺德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基地,已是全国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低调务实的广东人,再次把人形机器人做到next level。
在美的荆州智能制造基地,你能看到这样一个画面:轮式人形机器人美罗可以毫不费力地用自己两个3公斤负载的双臂,将一个9公斤重的洗衣机桶搬运到检测站。做完该动作后,它又立即从人工智能工厂“大脑”那里接收了一项新任务:进行消防安全巡检……
它不只是单打独斗,还能和其他机器人协同工作。而这背后的野心是:将来整个工厂,可能交给“工厂大脑”和一群“具身机器人”来接管。
为什么制造业会成为人形机器人最先落地的场景?
道理很简单:这里节奏清晰、流程标准、动作重复——简直是机器人打工的天选之地。年初的时候,方洪波就说,美的已是全球前四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
这一切,都反映在了美的财报里:
2025年上半年,美的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收入150.72亿元,同比增长8.33%。库卡机器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至9.4%,订单与销售收入双双上涨,海外业务也越来越香。
更亮眼的是效率革命:2024年,AI应用为美的省下了超过300万小时的人工工时,成本大幅降低。这一势头延续到了今年上半年,美的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达到2510亿元和260亿元,同比增长15.6%和25%。
美的在全球拥有超过100家工厂,而荆州工厂的“机器人浓度”正在变成样板间。一旦全面推广,你说这得省出多少“人类摸鱼时间”?
不过放眼整个人形机器人江湖,各大门派选择的修炼路径还真不太一样:
优必选、海克斯康、越疆科技等“工业派”,一心扎进厂房车间搞硬核输出;宇树科技、智元等“服务流”,主打一个贴心陪伴。
但是,目前这条“机器人商业化”也不是一帆风顺——AI还没完全觉醒、算力偶尔告急、数据喂不饱、续航动不动就“电量焦虑”……
这帮铁憨憨要想真正“通人性、懂流程、自己上班”,还得先跨过这些硬核难关。
作者丨冰河
编辑丨海鸥
点个分享、点赞、在看
来源:新10亿商业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