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南海时评:让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9 12:15 1

摘要:粤语讲古、学榄雕、种艾草、用中药材拼贴画描绘大榕树……这是广东省广州市朝天小学开设的特色课程。而这,也仅仅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扎根校园实践的一个缩影。(人民日报)

粤语讲古、学榄雕、种艾草、用中药材拼贴画描绘大榕树……这是广东省广州市朝天小学开设的特色课程。而这,也仅仅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扎根校园实践的一个缩影。(人民日报)

在这里,传统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是化作可触摸的草木清香与指尖的温度。学习也不局限于课堂,还延伸到课外实践中。这种“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妙,既避免了传统文化的抽象化,又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让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现如今,不少校园都开设了极具地方特色的课程,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以情景剧、健康操等形式传播传统文化,在实践中理解,让文化传承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这时的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言人。

进一步来说,家校社协同也是文化浸润的沃土。不少学校与实践基地展开联动,这种校内外联动的机制,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社区、博物馆等实践场所,学生们通过讲解、参与文化活动,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能力。这种“小手拉大手”的传承模式,既增强了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又让传统文化在社会层面产生涟漪效应。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形式和载体也在不断创新。当《三字经》遇上VR技术,当古诗词融入短视频创作,优秀传统文化正以全新的姿态拥抱数字时代。借助新技术、新平台,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创新性表达,这种“破圈”相遇,不仅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得到了传承,更为其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无限可能。

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放眼当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正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生根。这不仅是教育的革新,更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坚守。唯愿,各方以创新为犁,以实践为雨露,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心中牢牢扎根,共同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符彩花)

来源:椰时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