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爱烂,这位韩国作家,最近靠短篇小说集《你的夏天还好吗?》在读书圈小火了一把。
金爱烂,这位韩国作家,最近靠短篇小说集《你的夏天还好吗?》在读书圈小火了一把。
她的故事写的是啥?说白了,就是普通人、尤其是社会边缘人群,在生活夹缝里挣扎求生的日常。
别觉得沉闷,金爱烂的细腻和冷静,能让人一口气读完后久久回味。
书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尼克塔酒店》和《三十岁》两篇。
《尼克塔酒店》写的是两个韩国女孩穷游东南亚,刚开始关系好得不得了,结果一路上各种小摩擦,最后闹翻。
旅行本来就是友情的试金石,出发前目的地、路线、住宿、预算,处处都能分歧。
等真正上路,衣食住行全在一起,性格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就被放大。
一个爱早起,一个喜欢熬夜;一个体力不行,一个能走大半天——妥协还是自我?每一步都能埋下隐患。
这些故事主角大多是没什么存在感的普通人,生活过得很努力,但试错成本极高。
一个小失误、一次无奈的迁就,可能就让她们生活彻底崩溃。
她们想维持体面,却总是被现实击碎。
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是,“贷款”成了不少故事的共同点。
不论是大学生为了学费四处借钱,还是职场人贷款租房,还是被传销组织利用贷款套现,贷款成了底层人生存的必需品。
这里面没有任何夸张,现实中美国、我国,甚至全世界的普通人,都经历过“为还学贷、房贷而奔波”的阶段。
小说中提到,像《三十岁》里的女主,毕业多年还背着几万贷款;《角质层》里的女主刚工作就贷款租房;《一天的轴》里的保洁员还兼职发贷款传单。
助学贷款、房贷、消费贷,都是当代普通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里还有一篇叫《角质层》,写女主在朋友婚礼前做美甲、办信用卡、打车,为了“省钱”反而花了更多。
她努力维持体面,但现实总让她出糗:天气太热妆花了,衣服被汗湿,想抢新娘捧花又怕露出腋下汗渍,只能尴尬地笑。
刚做的美甲也毁了,一个小细节就能打破她的自信。
小说以“角质层”比喻底层群体,表面光鲜其实随时剥落,消费主义的陷阱下,普通人被反复收割。
金爱烂的写作,让人感受到一种“善的想象力”。
她用大量生活细节、冷静的语言,把普通人的善良、努力和悲伤写得真切动人。
小说里没有大起大落的戏剧化,但每个情景、每句台词都能让人心头一紧。
她善于用比喻、拟人,把小人物的命运呈现得耐人寻味。
读完她的小说,最大的感受就是:写得好细腻、好真实。
她用小说告诉我们,底层人的生活虽然艰难,但依然充满温柔和坚韧。
他们的善良值得被看见,他们的生活也有属于自己的光亮。
看完金爱烂的作品,你会发现我们的社会里,努力生活的普通人其实很多,他们的故事很少被看见,但每一个细节都值得被记录。
生活不易,但我们可以对善良多一点想象,对自己多一点温柔。
来源:3分钟娱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