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说这段时间最受关注的事情是什么?那肯定就是美国特朗普的“好友”柯克被枪击的案件,而在美国不断抓捕嫌疑犯的乌龙中,最终是落网了。
文|泡芙
编辑|江娱迟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要说这段时间最受关注的事情是什么?那肯定就是美国特朗普的“好友”柯克被枪击的案件,而在美国不断抓捕嫌疑犯的乌龙中,最终是落网了。
你敢信吗?一个拿全额奖学金的中产学霸,从小跟着妈妈玩大枪,最后却成了枪杀美国政治人物的嫌疑人。
更魔幻的是,他留下的弹壳像道“谜题”,一边刻着反法西斯的歌词,一边又嘲笑LGBT群体,让美国左翼右翼吵翻了天,有人说他是极左,有人说他是极右,而美国政坛也因为这件事不断争吵。
那么,这个人究竟是是“左右横跳”的极端分子,还是美国混乱政治逼出来的悲剧?
柯克被枪击后,嫌疑人的身份引起了极大地讨论,就针对他的“战队”来说,美国就已经吵翻天了。
9月,美国MAGA运动核心成员柯克遭枪击,嫌疑人泰勒·罗宾逊随后被抓。
有人说,说罗宾逊立场忽左忽右,这不就是和稀泥吗?弹壳上一边写着反法西斯,这不就是极左翼Antifa的调调。
但另一边又嘲笑LGB,而Groyper运动正好是又反法西斯又反LGBT的极右翼,直接把他归为极右翼不就完了?
其实还真不能这么简单下结论,目前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证明罗宾逊是Groyper成员,顶多是弹壳内容和Groyper的主张有点像。
他高中好友还说,罗宾逊以前是“家里唯一的左翼”,后来毕业后就失联了,连选民记录都是“无党派、不活跃”,没加入过任何极端组织。
要是真的是典型极右翼,怎么连点明确的立场痕迹都找不到?
而且美国极端思想本就乱得很,极左和极右的极端主张有时候会“串味儿”,硬把他塞进“左”或“右”的框里,反而正好中了美国身份政治的圈套。
但也有人疑惑,这些年轻人明明家庭条件好得很,罗宾逊有全额奖学金、家里是中产,布什内尔是军官世家,曼吉奥内是富二代,怎么能怪社会?
明明是他们自己选的极端路,跟别人没关系!这话听着有点道理,但细想其实片面了。
罗宾逊上大学后突然就辍学了,原因到现在都没查清楚,警方还在盯着呢,说不定这期间他受了大学环境、网上极端言论的影响。
再加上美国整天搞“二元对立”,你要是左翼,就不能有一点右翼想法,要是右翼,就得把左翼往死里怼,年轻人想理性表达观点都没地方说,可不就容易往极端走嘛。
这不是说个人没责任,而是社会环境确实把他们往“绝路”上推了一把。
但也有人说柯克是法西斯,这是不是太主观了?其实这也不是瞎猜的,在他推特上搜相关关键词,能找出上百条恶毒言论,这就是典型的种族主义。
他还睁眼说瞎话,说“以色列没有让加沙人挨饿”,这不是为暴力行为辩护吗?
法西斯的核心特征就是宣扬仇恨、搞种族歧视,柯克这些行为正好踩中了这些点。
而且连罗宾逊的家人都提到,罗宾逊觉得柯克“满肚子仇恨还到处散播”,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柯克的言论确实有问题,不是凭空给他贴的标签。
网上有些讨论本来能好好聊,结果一上来就贴“左”“右”标签,你骂我“带路党”,我骂你“小粉红”,根本没法理性沟通。
这也提醒我们,别学美国那套极端二元对立,毕竟人是复杂的,不能用几个标签就把人定义死,社会也需要理性讨论的空间。
说到底,不是要给罗宾逊定“左”或“右”的性,也不是单纯批判某个人,而是想指出,美国把政治搞成“你死我活”的对抗,用标签绑架所有人的思想。
最后让那些本该有光明未来的年轻人走向极端,这是整个美国社会的悲剧。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从美国的例子里吸取教训,少给人贴标签,多一点理性沟通,这才是“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真正意义。
回头看看这些年轻人,本该拿着奖学金读大学、穿着军装保家国,却偏偏走上了极端路。
他们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美国政治最荒诞的一面,非左即右的对抗、到处乱飞的标签,把好好的人逼得没了理性。
咱们看美国的热闹,更要记取教训,别把“讨论”变成“吵架”,别用几个标签就定义一个人。
毕竟生活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理性沟通才是避开“极端陷阱”的关键,这或许就是“以人为镜”最实在的意义,不重复别人的悲剧,把日子过明白。
来源:江语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