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原来是“草”,如何混进水果圈?生长还要“脱衣服”咋回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5 17:51 1

摘要:你以为你啃的是水果,其实你吃的是“草”!作为水果圈的一大异类,纤维又粗又硬的甘蔗,究竟有啥魔力,让许多人就算留下一嘴血泡,也必须吮吸一口清甜的汁水。生长过程中还要边长边“脱衣服”又是咋回事?

你以为你啃的是水果,其实你吃的是“草”!作为水果圈的一大异类,纤维又粗又硬的甘蔗,究竟有啥魔力,让许多人就算留下一嘴血泡,也必须吮吸一口清甜的汁水。生长过程中还要边长边“脱衣服”又是咋回事?

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混入水果圈的甘蔗。

长得像根棍子的甘蔗,对于那些初到中国的老外来说,可比“鸡爪”、“皮蛋”这些食物更超出认知,大概只能和熊猫吃的竹子划上等号,可哪怕长得再像,它们也只是表面兄弟。甘蔗和竹子在植物界,虽然都是“高瘦直”的代言人,但血缘关系却堪比猫和狗。

竹子是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是空心的木质竿,除了鲜嫩的竹笋,长成后几乎不能食用。而甘蔗虽然也是禾本科,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本质就是草,不过它是单独的甘蔗属,靠实心糖水实力出圈,成为制糖原料和水果。

然而老外一脸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也不能全怪他们没见识。尽管甘蔗是全球产量最大的农作物之一,全球有100多个国家总共种植了超过2600公顷的甘蔗,年产量甚至达到了近20亿吨。但绝大部分甘蔗都只是被作为制糖原料,哪怕全球80%的糖都源自于甘蔗,它却在国外很少被作为日常水果。

因此除了种植甘蔗的原产地,以及从事甘蔗生产加工的人群,绝大部分老外都不太认识甘蔗。而将甘蔗作为水果或者榨汁食用,也主要是在品种较多的中国和东南亚地区。

至于中国人这么钟情于甘蔗,则是因为我们啃甘蔗的历史悠久,甚至早在周朝,中国人就已经领悟了从甘蔗获取糖分的奥秘,只是甘蔗是否起源于中国却很有争议。

主流观点认为甘蔗的老家,是在亚洲热带的新几内亚或者印度,并且在1万年前逐渐传播到南洋各个岛屿,之后又在周朝时期传入中国南方。在先秦时代的文献中,“柘”字其实代表的就是甘蔗,后来战国时期的《楚辞》,以及汉代的《汉书》中都记载有“柘浆”,指的应该就是甘蔗榨出的汁。

到唐宋时期,甘蔗的种植技术更进一步在中国得到推广,并逐步成为制糖原料。而甘蔗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据说是印度在公元6世纪传入波斯的,之后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逐步延伸到地中海地区。

甚至相传2000多年前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部下就向他报告,印度有一种不用蜜蜂就能生产蜜糖的草,说的恐怕就是甘蔗。尽管这种传说难以考证,但人类社会对糖的追求,倒是让甘蔗的传播极其迅速。

从15世纪开始,甘蔗便跟随着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先是传到西非,后又传遍美洲新大陆。而甘蔗之所以非常便于传播,也和它的种植方式简单密切相关,理论上只要田土中埋下一段甘蔗茎,就能在生长过程中长出多根新的甘蔗根茎。

不过甘蔗也不是你想种就能种,要真正种出高大饱满,清脆汁甜的甘蔗,在选种、培土以及施肥管理等方式上还是很有讲究的。

很多人认为甘蔗种植最重要的是气候,作为热带作物,肯定很难在其他地区种植。但其实并非如此,像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虽然是生产甘蔗的主力天团,广西更是绝对的“C位”。

但稍微更靠北一些的江西、四川、福建、浙江等省份也是重要的甘蔗种植区。只是各地种植的甘蔗品种大为不同,而不同的甘蔗品种就是决定甘蔗高矮、硬脆,以及甜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从全球生物学的角度来分,甘蔗属目前总共有6个大种类,其中包括2个野生种和4个原始栽培种,分别是大茎野生种和细茎野生种,以及热带种、中国种、印度种和食穗种。

中国种主要起源于中国的华南和云南地区,其中主要代表就是“竹蔗”,它甚至在1953年之前都是中国的主要栽培品种。

不过如今的甘蔗为了实现不同的口感质地和甜度,已经在不同的品种之间进行混合杂交,成为了“混血儿”。然而对于我们一般的吃货来说,根本不用细致的搞懂这些,只需要知道甘蔗在“功能”上分为果蔗与糖蔗两大类即可。

糖蔗自然不用说,就是用来提炼糖分的,这类甘蔗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大,反而因为水分较少糖分含量较高而显得更为“苗条纤细”,不过这种糖蔗同时也具有纤维粗硬的特点,因此抗倒伏的能力较强,适合大规模收割制糖。

但是如果拿它来食用,恐怕你真得有熊猫一样的牙口。相比之下果蔗就“懂事的多”,不仅高大粗壮汁水丰富,而且纤维含量相对较低,口感也更清脆细腻一些,作为水果食用恰到好处。而且这样甜度适中的甘蔗,因为出糖量不太高,反倒不适合用来制糖。

当然果蔗虽然更易入口,不同的品种之间却也是千差万别。黑皮、紫皮、红皮,以及黄皮、青皮、白皮,多种颜色各类品种让人眼花缭乱。

黑皮甘蔗是我们吃的最多的甘蔗,其中代表品种就是大灰种甘蔗,它足足有2米5到3米高,表面还会附着一层白色的粉末。这种甘蔗除了口感脆甜以外,缺点就是皮肉都比较硬,有点费牙。不过大灰种的甘蔗节比较疏松,每一节都相对较长,减少了吃货们啃甘蔗节的痛苦。

相比另外一种黑皮土炮甘蔗的节就很密,而且非常粗壮,甜度上也比大灰种差一些,不过它最高也能长到3米。而紫皮甘蔗主要代表就是上高紫皮甘蔗,它是甘蔗中的一类优质品种。不仅果肉清脆疏松、而且口感清甜,最重要的是汁多渣少。

但是紫皮甘蔗一般不会长得太长,最多也就1.5米左右,因而产量相对较低。红皮甘蔗主要有马鞍红果蔗和云南脆皮甘蔗,这种甘蔗汁水充沛皮薄肉脆,但甘蔗节就明显更多一些。

还有不多见的黄皮甘蔗,常见品种有同安果蔗和湖润果蔗。黄皮甘蔗虽然外观像竹子一样,但汁水很足,并且果皮比较容易撕。只是果肉比较疏松,多是用来榨汁喝,相应的蔗汁倒是清甜有花香味。

还有绿皮甘蔗又被称为青皮甘蔗,主要有大田雪蔗、五通甘蔗、旌德青蔗以及陶山甘蔗等,这类甘蔗通常都皮薄肉脆甜度较高,而且相比于黑皮甘蔗节回更长,不过因为种植地区和品种的差异,整体高度从1.5米到3米不等。

也就是说无论啥品种,通常甘蔗最高也就3米左右,但有一类极为特殊的广西木格白玉蔗,据说是世界上最高的甘蔗。

这种甘蔗最高甚至能够长到七八米高,而它长得高的秘诀,就是将八颗甘蔗木苗移种在一个土穴中,相互支撑共同长高,同时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还会把它们原生的叶片全部包裹扎起来,看上去就像椰子树一样。

这样的叶片虽然干枯,但包裹着甘蔗能够起到白天避免阳光暴晒,夜晚保温以及阻挡病虫害的作用,因此这种白玉甘蔗不仅皮薄而且肉质细腻。

但是其他甘蔗由于种植方式的不同,却反而要在生长过程中不断扒掉甘蔗的叶子,只留头部一点绿叶。这是因为每一个甘蔗的节上长有小芽,如果埋在土里就会生根发芽长出新的甘蔗,甘蔗的无性繁殖也是主要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

而露在外面就会在甘蔗拔节生长的过程中,不断长成更大片的叶子就会吸收整个甘蔗的养分,同时还会因为太密影响甘蔗之间的通风。所以种植户要在甘蔗生长的过程中给其“脱衣服”,但是不能一口气就把甘蔗扒光,因为在甘蔗生长过程中,糖分是依靠叶子的光合作用生成的,并且要从顶部向下运输和储存。

因此保留顶部的甘蔗叶子更重要,同时更靠近根部的甘蔗积累了更多的糖分,吃起来也会更甜一些。

此外,甘蔗在种植过程中,除了针对气候条件选种,以及在拔节的时候剥叶子。还有就是在种植的时候要注意种在田垄上,并在两侧开沟排出多余水分,这样才能避免根部积水,防止涝渍导致根系腐烂。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施肥,这样才能最终保证甘蔗长的高大甘甜。

来源:太空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