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大医一院肿瘤科策划的2025年度“呼吸肿瘤内科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已顺利完成开班仪式及首阶段集中理论学习。目前,来自省内各基层医疗机构的三十余名技术骨干已进入大医一院肿瘤科,开始进行为期数周的临床实操与沉浸式见习。
近日,由大医一院肿瘤科策划的2025年度“呼吸肿瘤内科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已顺利完成开班仪式及首阶段集中理论学习。目前,来自省内各基层医疗机构的三十余名技术骨干已进入大医一院肿瘤科,开始进行为期数周的临床实操与沉浸式见习。
开班仪式及理论学习现场
本项目旨在将输液港植入术与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两项关乎肿瘤患者诊疗质量的核心技术,通过系统培训,精准赋能基层医疗同仁,从而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安全、规范的医疗服务。
开班仪式上,大医一院副院长闻庆平、肿瘤科主任刘基巍致辞,对学员们表达了殷切期望。随后的理论培训环节,大医一院派出“顶配”讲师阵容:麻醉三科(金普院区)临时负责人苗壮、呼吸检查科主任张林、放射科副主任王丽君、超声科白珊珊教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赵亚东教授以及护理部专家与肿瘤科董岩教授、谭小新教授共同组成了多学科(MDT)教学团队,围绕两项技术的适应症、操作规范、影像判读、并发症防治及护理要点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讲解,为学员们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大医一院副院长闻庆平致辞
大医一院肿瘤科主任刘基巍致辞
目前,该项目已圆满完成第一阶段的理论集中授课。学员们纷纷表示,课程内容充实、专家讲解透彻,解决了诸多临床工作中的疑惑。如今,培训已进入更为关键的临床实践阶段。学员们正深入大医一院病房及操作室,在导师的“一对一”带教下,开始进行手术观摩、模拟操作,并逐步参与实际病例操作。从“听”到“看”,再从“看”到“动手做”,这种递进式的培训模式旨在确保每一位学员都能真正消化、吸收并掌握技术核心。
项目负责人、大医一院肿瘤二科主任崔晓楠表示:“理论授课只是‘播种’,临床实践才是真正的‘耕耘’。我们非常乐意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希望学员们能利用好在大医一院的每一分钟,多问、多看、多练,确保结业后能安全、独立地开展技术,成为当地医院可靠的技术中坚。”
大医一院肿瘤二科主任崔晓楠讲话
此次技术推广项目是大医一院履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职责、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重要举措。目前,整个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期待这批深耕基层的“种子”学员学成而归,为提升区域整体肿瘤诊疗水平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