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药三分毒”,这句古老的谚语在现代医学中依然振聋发聩。我们生病时,药物是战胜病魔的有力武器;我们追求健康时,保健品似乎是通往活力的捷径。然而,你是否想过,这些承载着治愈与希望的药片、胶囊、药剂,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化身为沉默的杀手,悄无声息地摧毁我们体内最勤
“是药三分毒”,这句古老的谚语在现代医学中依然振聋发聩。我们生病时,药物是战胜病魔的有力武器;我们追求健康时,保健品似乎是通往活力的捷径。然而,你是否想过,这些承载着治愈与希望的药片、胶囊、药剂,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化身为沉默的杀手,悄无声息地摧毁我们体内最勤劳、最坚韧的器官——肝脏,甚至引发足以致命的肝衰竭?
这不是危言耸听,前一段时间,张医生就收治了一位41岁的男性,他原本就有乙肝,入院前1周没有缘由的出现发热,并合并有咳嗽,大多数朋友遇到这种情况,可能首先选择的都不是去医院,而是在家中找点药吃,这位男性病人采取的也是这种策略,先后服用的药物多达8种,但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病情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出现了皮肤黄染,无力,厌食等症状,于是便到医院治疗,结果发现,他的肝脏已经出现了衰竭的症状。究其原因才发现,这位病人服用的8种药物,无一例外,都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这才是导致他肝功能出现衰竭的根本原因。
下面,张医生就带您深入了解一下这个潜藏在药盒里的健康危机,揭示用药不当是如何一步步将我们的肝脏推向崩溃边缘的。还是要从基础知识讲起。肝脏是我们体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它肩负着500多种复杂的生理功能,堪称人体最繁忙、功能最全的化工厂。它默默地合成我们需要的蛋白质,默默地储存我们需要的能量,也默默地分解和清除我们摄入的各种物质,包括食物、酒精以及药物。
几乎所有口服药物进入人体后,都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和转化,才能发挥药效或被排出体外。然而,正是这个核心的“代谢中枢”地位,使得肝脏首当其冲,成为药物潜在攻击的主要目标。当药物使用不当时,就可能让本应有序进行的化学转化,演变成一场灾难。
药物性肝损伤是导致急性肝衰竭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美国,约有50%的急性肝衰竭是由药物引起的 。在我国,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同样不容小觑,一项研究显示,我国普通人群中每年的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23.8例,高于西方国家,且呈上升趋势。聊到这里问题就出现了,药物究竟是通过哪些途径对肝脏发起攻击的呢?
1、直接打击:有些药物本身或其在肝脏中代谢产生的物质具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会直接攻击肝细胞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俗称扑热息痛。也是张医生开篇提到的那位男性服用的药物之一。
在常规剂量下,对乙酰氨基酚绝大部分通过安全的途径被肝脏代谢并排出。但当一次性超量服用时,例如,为了快速退烧而同时服用多种含该成分的感冒药,肝脏的处理能力达到饱和,一小部分药物就会被转化为一种剧毒的代谢产物,这种物质会疯狂的攻击肝脏细胞,最终导致大量肝细胞坏死,急性肝衰竭便接踵而至。
2、友军误伤:另一类肝损伤则更为隐蔽和个体化,被称为特异质性肝损伤。它与药物的剂量关系不大,且仅在少数特定体质的人群中发生。其机制更像是身体的防御系统“反应过度”,把友军当成了敌人 。
具体来说,某些药物分子或其代谢产物可以与肝细胞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复合物。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将这种“新面孔”误判为外来入侵者,从而发起猛烈的攻击。这会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造成肝细胞的凋亡或坏死。这种损伤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并且与个体的遗传背景密切相关,可以说是防不胜防的。
3、交通堵塞:肝脏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生产和分泌胆汁,帮助消化和排泄废物。有些药物会干扰这一过程,导致胆汁无法顺利排出,在肝内淤积。这些淤积的胆汁酸本身就具有细胞毒性,长期浸泡会损伤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引发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同样可进展为肝衰竭。
到这里,损伤的原因就聊完了。理论上,超过1100种药物被报道可能引起肝损伤。在这些药物中,以下几类药物在临床上尤为常见,需要朋友们特别提高警惕:
除此之外,一些抗肿瘤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等,都可能会导致肝衰竭的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后果可能非常严重。虽然多数朋友在停药后可以恢复,但仍有约11%-17%的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肝损伤,而6%-10%的病人会迅速进展为急性肝衰竭 。
一旦发展到药物性急性肝衰竭,其预后极差,病死率触目惊心。不同研究报告的数据有所差异,但普遍认为其病死率高达50%以上 。一项中国的研究甚至指出,由非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导致的肝衰竭,病死率可高达80%左右 。而由某些中草药引起的急性肝衰竭,死亡率同样居高不下,有研究报告其死亡率超过60% 。对于这些病人而言,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救命方法,但肝源的稀缺和高昂的费用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 。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朋友们还会认为张医生在传播焦虑吗?其实,面对药物带来的肝脏损害,我们并非束手无策。张医生一直强调,未雨绸缪比什么都重要。希望每一位屏幕前的朋友都能将以下几点牢记于心,为自己的肝脏筑起坚实的防线。
首先,要树立绝对的合理用药观念,一定要遵从医嘱,切勿自行用药,这是预防药物性肝损伤最核心、最重要的一条原则。不要根据自己的经验或网络搜索结果去随意买药、吃药 。
其次,要避免重复用药,许多感冒药、止痛药含有相同成分,比如今天反复强调的对乙酰氨基酚,同时服用极易导致过量。服药前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 。
最后,不迷信保健品和偏方,对任何宣称有神奇疗效且成分不明的保健品、草药要保持警惕。在使用任何中草药前,都应咨询正规的中医师或医生。
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聊完了,其实还有好多内容想分享给朋友们,但由于时间关系,咱们无法面面俱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讨论区留言,咱们一起分享。
总的来说,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它能斩断病痛,也能误伤自身。药物性肝衰竭的悲剧,往往源于我们对这“三分毒”的忽视与侥幸。它提醒我们,对待任何进入我们身体的物质,都应怀有一份敬畏之心。
张医生希望通过今天的内容,能让朋友们建立起科学、理性的用药观念。不滥用、不轻信、勤监测、常沟通,让开篇那样的悲剧,永远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咱们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
来源:重症医生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