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首富险被夺?中国特供车成救命稻草,老对手杀疯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5 13:09 3

摘要:最近商界有个大新闻,马斯克的首富宝座差点就被人抢走了,而救他一命的,竟然是远在中国卖的一款新车。

“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老话说的是啥?就是得跟着形势变,不然就容易栽跟头。

最近商界有个大新闻,马斯克的首富宝座差点就被人抢走了,而救他一命的,竟然是远在中国卖的一款新车。

这事儿得从特斯拉最近的日子说起,真是有点不好过。

一、首富宝座晃了晃特斯拉的“钱袋子”有点慌

今年9月10号那天,马斯克估计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甲骨文的老板埃里森,就因为公司股价一天涨了42%,身家一下子冲到3930亿美元,把马斯克的3850亿美元甩在了后面。

虽说当天收盘马斯克又勉强坐回去了,但这一下可把大家都看明白了:马斯克的首富位置,没那么稳当了。

为啥埃里森能突然冒上来?人家甲骨文现在是给AI公司“卖水”的。

你想啊,现在AI多火,OpenAI这些公司都得用算力,甲骨文就靠这个签了好几十亿美元的合同,手里积压的订单比去年多了359%,这钱赚得稳稳当当。

可特斯拉呢?赚钱的路子就窄多了,主要还得靠卖车。

说到卖车,特斯拉最近的成绩单可有点难看。

2024年交付量第一次比前一年少了,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交付量又降了13.5%,营收下滑12%,净利润直接少了20.7%。

欧洲市场跌得最惨,暴跌33%,瑞典那边注册量甚至降了84%;美国本土也降了15%以上。

这俩主要市场一拉胯,特斯拉的“钱袋子”能不慌吗?还好中国市场还算给力,8月19号悄悄上线的ModelYL六座SUV,起售价33.9万元,比大家预想的40万便宜不少,结果10月的产能一下子就卖光了,销售人员都说“单日销量抵得上平时一周多”。

看来还是中国消费者给面子,知道啥车是真的好用。

二、中国消费者用钱包投票特供车成了救命稻草

要说特斯拉现在最该感谢的,估计就是中国消费者了。

这款ModelYL可不是随便凑数的,它是“中国特供车”,就上海工厂生产,别的地方想买还买不着。

为啥专门给中国搞这么一款车?还不是因为中国消费者太会挑了,你不拿出点真东西,人家根本不买账。

以前特斯拉总觉得自己的车技术好,不用怎么改。

可中国品牌早就把汽车玩出花了,“冰箱、彩电、大沙发”都搬进车里了,开车跟在家一样舒服。

小米YU7一上市就卖爆,问界系列天天排长队,理想i8、乐道L90这些六座纯电SUV一个接一个地出,直接把特斯拉的市场空间挤得没剩多少。

特斯拉这才反应过来,光靠老车型不行了,得针对中国家庭用户的需求来。

ModelYL就是这么来的,六座布局,正好满足一家人出行的需要;CLTC续航751公里,跑长途也不用慌;百公里加速4.5秒,想体验推背感也没问题。

价格还定得挺实在,33.9万,比预期低不少,这不就是明摆着“求下单”吗?结果也没让人失望,上市没多久10月产能就售罄了,销售人员说“单日销量抵平时一周多”,这数据够亮眼了。

中国消费者用钱包投票,告诉特斯拉:你好好做产品,我们就愿意买单。

这款车现在简直成了特斯拉应对中国市场内卷的“救命稻草”,要是再卖不好,真不知道特斯拉还能靠啥撑着。

三、老车型撑不住了新对手们都杀疯了

特斯拉之所以这么着急在中国推新车,说到底还是自家老车型实在撑不住了。

自从2020年ModelY推出后,这么多年过去了,特斯拉就没再出过面向大众的新车型,全靠“微调尾标、增加氛围灯”这些小打小闹维持产品力。

你说消费者看久了能不腻吗?就像天天吃同一道菜,再好的味道也会觉得寡淡。

可另一边,中国品牌们都跟打了鸡血一样,新车一款接一款地出,个个都有新花样。

小米YU7一上来就说自己是“年轻人的第一辆智能汽车”,配置拉满,价格还亲民,上市就爆火;问界系列靠着华为的技术支持,持续热销,店里天天人挤人;理想i8、乐道L90这些专门做六座纯电SUV的,更是把家庭用户的需求摸得透透的,空间大、舒适性好、智能化程度高,开出去既有面子又实用。

这些新对手们根本不给特斯拉留活路,你不动,别人就把你市场抢光了。

特斯拉这才反应过来,光靠老车型不行了,得针对中国家庭用户的需求来。

ModelYL就是这么来的,六座布局,正好满足一家人出行的需要;CLTC续航751公里,跑长途也不用慌;百公里加速4.5秒,想体验推背感也没问题。

价格还定得挺实在,33.9万,比预期低不少,这不就是明摆着“求下单”吗?结果也没让人失望,上市没多久10月产能就售罄了,销售人员说“单日销量抵平时一周多”,这数据够亮眼了。

中国消费者用钱包投票,告诉特斯拉:你好好做产品,我们就愿意买单。

这款车现在简直成了特斯拉应对中国市场内卷的“救命稻草”,要是再卖不好,真不知道特斯拉还能靠啥撑着。

四、马斯克忙着搞政治自家工厂快没人管了

特斯拉日子不好过,马斯克本人也得负点责任。

2024年大选后,他跑去特朗普政府当“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天天忙着裁撤联邦部门、跟财长闹矛盾,甚至还传出肢体冲突的消息。

后来又因为大而美法案跟特朗普闹翻了,结果特斯拉股价一天就暴跌14%,市值蒸发1520亿美元。

这哪是搞企业的样子,简直是把公司当成了政治博弈的筹码。

马斯克这一沉迷政治,特斯拉可就遭殃了。

最直接的就是产品策略停滞了,本来计划要出低价的Model2或者ModelQ,结果窗口期全错过了,现在想起来要低价车,市场早就被中国品牌占了。

品牌形象也搞得乱七八糟,盖洛普民调显示61%的美国民众对他持负面态度,欧美好多门店都被人抵制,大家觉得买特斯拉就是支持马斯克的政治立场,谁还敢买?

更要命的是,大而美法案废除了碳排放积分交易体制,特斯拉以前靠卖碳积分赚了不少钱,市场研究机构GLJResearch都说“卖碳是特斯拉活到现在的原因”。

现在这笔钱没了,特斯拉的“现金奶牛”跑了,日子更难了。

马斯克要是早点把心思放在工厂生产上,少掺和那些政治破事,特斯拉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自家工厂的新车计划没人管,竞争对手都快打到家门口了,他还在华盛顿跟人吵架,这老板当的,真是让人着急。

五、卖车的钱不够花靠“画大饼”能撑多久

特斯拉现在不仅缺钱,还缺“故事”。

董事会居然提出了1万亿美元的天价薪酬方案,说只要马斯克能带着公司完成“累计交付100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100万辆Robotaxi、市值达到8.5万亿美元”这些目标,就能拿到这笔钱。

这哪是定目标,简直是在“画大饼”,这些目标听着就跟科幻电影似的,什么时候能实现谁也说不准。

为啥要搞这么个方案?还不是因为特斯拉现在卖车赚的钱不够支撑高估值了,想把价值叙事从“卖车”转向“未来梦想”。

可现实是,马斯克的财富不到一半来自特斯拉,SpaceX估值4000亿美元,xAI估值2000亿美元,这些私人公司占了大头。

问题是这些公司要么没上市,要么还没开始赚钱,全靠估值撑着,就像空中楼阁一样,看着漂亮,一阵风就能吹倒。

现在能让特斯拉稳住的,还是上海工厂生产的这些实体汽车。

ModelYL卖得好,股价就能稍微涨点;要是卖不动了,首富宝座可能真就保不住了。

马斯克8月25号还让xAI去起诉苹果和OpenAI,对ModelYL“只字不提”,甚至说“美国可能永远不生产该车型”,这心思根本不在卖车上。

靠“画大饼”讲未来故事或许能撑一时,但投资者和消费者总有清醒的一天,到时候没人信这些“梦想”了,特斯拉拿什么来维持股价?卖车的钱不够花,靠讲故事融资,这种日子能撑多久呢?

源Byte:再不好好卖ModelYL,马斯克的首富可就真没了

本文内容由AI生成

来源:财经快车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