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恰逢四月,孩子们可能在经历期中考试的这个节点,我想和大家聊聊:AI怎么助力我们孩子的期中考试?我会给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真实的案例,让大家真正了解在AI时代怎么学习。
整理自张华读书会视频号直播
恰逢四月,孩子们可能在经历期中考试的这个节点,我想和大家聊聊:AI怎么助力我们孩子的期中考试?我会给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真实的案例,让大家真正了解在AI时代怎么学习。
其中想和大家强调,我们既不能把AI神化,觉得它什么都能搞定;也不能小瞧它,觉得它没什么用。重点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让AI成为孩子备考的好帮手,而不是替代孩子学习的工具。
那么在备考阶段,AI到底能干些啥,怎么帮孩子高效复习,还能让孩子养成新的学习思维呢?接下来,我就重点给大家讲讲这四个法则。
这个部分我不想长篇大论的讲,我只说一句话:AI不是搜索引擎,AI是策略引擎。如果把策略引擎换个词,就是智囊团。智囊团是帮你出谋划策的,不是取代你的大脑,最多只能算你的“第二大脑”。当你遇到困惑、纠结,或者被现实条件限制,需要发散思维时,它能帮你延展思路。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你手上,因为你是人生的主角。
现在网上有些文章,动不动就说AI让孩子失去了创造力,或者因为用AI提交作业、搜索知识,结果被误导了。这些文章往往是先有结论,再去找证据。其实,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把AI当成了普通的搜索引擎,方向一开始就错了。AI确实可能会给出错误信息,或者顺着你的情绪和提问思路走,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公正。
不过,AI作为策略引擎,如果用对了,能发挥很大作用。比如,你可以让它用鲁迅的口吻写一段话,来提醒自己不要急于求成,这种批判性的思考方式还挺有意思的。所以想跟大家说:拥抱变化非常重要。
大家可以看看上面的视频,我之前我也跟大家提过,今年二月底的时候,我家发生了一件有点尴尬的事。我家有三个儿子,二儿子在新加坡的国际学校就读,他的班主任给我发了封邮件,很委婉地提醒我,批评我儿子在学校用AI交作业了。我先给老师回了邮件,第二天去接孩子的时候,当面跟老师道了歉。
我跟老师说:“真不好意思,您也知道,我也是教育工作者,可我在孩子用AI这事儿上,没把握好边界,没引导好,是我的错。我以后一定好好引导他。”跟老师说完,我俩一出教室,孩子才知道原来老师给我发了邮件,我来道歉了,他当时就紧张得不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跟他边走边说:“你知道吗?咱家三个孩子,就你经常用AI,每周至少用一两次,你可真是‘与众不同’。”他一听这话,脸都红了,以为我在笑话他,毕竟刚跟老师道歉嘛。我就赶紧跟他解释:“佑佑,爸爸真的是在夸你呢!”
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对比中国的长城和德国的柏林墙,这其实是挺有意思的。老师想培养你们的思辨能力,这种能力在学校是很重要的。老师本来打算先让你们自己去查查资料,看看柏林墙和长城到底是什么,然后再写写自己的感受。可你呢,觉得查资料太麻烦,就直接问AI“柏林墙和长城有啥异同”,然后把AI的答案交上去了。问题是,老师还没教你怎么去对比呢,你这么一交,不就等于啥也没学到吗?
老师其实不指望你有标准答案,只是想让你说说自己的感受,感受这东西,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是下次老师再教你对比的方法,你没听懂,让AI再给你讲讲,这没问题。可你直接让AI生成答案,自己啥也不学,那下次再让你对比别的东西,你还是不会,对吧?孩子听了这话,就说:“我知道了。”
所以我真的觉得,我们作为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开明,帮孩子找到正确使用AI的边界,不能因为这次出了点问题,就完全不用了。
之前给大家总结了一个AI高质量学习九字诀,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如果不了解的朋友可以点击(新加坡数学全球第一!“九字诀”让孩子学习弯道超车)看一下。
九字诀——“做解释、拆步骤、找解法”,在我的新书里,我把它叫做“DeepSeek高效学习法迷你版”,就是教你用DeepSeek来帮助孩子学习。
接下来我用一点时间和大家讲讲,怎么用AI解决孩子学习力不足、成绩差,或者成绩中等偏上但一直上不去的难题。关键在于先发现问题,然后找解决办法,看看在这个过程中,AI能不能当个“军师”,帮帮忙、出出主意。
我发现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好像被“卡”住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问题是很多孩子会“假装懂”。
第二个问题是孩子一旦遇到稍微复杂一点的情况,就容易犯难。
第三个问题是解题思路太单一。
不过,有个“九字诀”能帮孩子们解决这三大困惑,这九个字就是“做解释、拆步骤、找解法”。
第一个是“做解释”。
就是让AI用生活中的场景来解释那些抽象的知识。比如勾股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化学元素周期表,或者化学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春节打扫卫生时用的洁厕灵里就有化学元素,还有清明烧纸,这个过程也涉及化学知识。让孩子从生活中理解学到的原理,这就是“做解释”。
第二个是“拆步骤”。
AI不是简单的搜索引擎,它是个策略引擎。无论是数学应用题、英语语法,还是古诗词,AI都能耐心地一步步拆解。比如数学应用题,先让孩子明白题目到底问什么,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再把解题过程拆成三步,一步一步来,不着急给答案。
第三个是“找解法”。
除了老师讲的那种解法,AI还能帮孩子找到其他解法。比如“鸡兔同笼”,除了二元一次方程,还有假设法、图示法等。这些解法各有优缺点,适合不同类型的同学。孩子可以在这些解法中找到自己最擅长、最习惯的一种,以后解题就用自己擅长的方式。
这“九字诀”不仅适用于数学,还适用于英语时态、物理的能量守恒、化学元素周期表、语文的古诗词、历史的鸦片战争、人体消化系统,甚至时间管理、个人管理等领域。希望大家都试试这个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让他们明白这些AI工具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帮助。
现在购买享半价优惠:29.9元
考试确实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绕不开的环节,从小考到期中、期末考,再到中考、高考,考试好像一直在提醒我们,学习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复习。接下来,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复习日程表,这真的是个很应景的话题。
一般来说,无论是小考还是大考,老师都会引导我们制定复习计划表。不过,我回想起自己青少年时期,发现很多所谓的复习计划表其实并不靠谱。其实,复习计划表本质上就是一种时间管理表,就像我们每天的时间安排一样。比如,孩子可以在书房墙上贴一张周一到周五放学回家到睡觉前,以及周六周日的安排表,这就是他们的时间管理日程表。
期末考试前,我们通常还会制定一个复习计划表,可能是两周、一个月,或者一周的计划。但有些孩子不愿意做计划,这也很常见。不愿意做计划的孩子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学霸,他们可能不需要计划也能学得很好;另一种是尝试过做计划,但觉得计划没什么用。
话说回来,复习的意思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重点地查漏补缺,温故知新。无论是日程表还是复习计划,都和时间有关。时间管理的本质不是效率,而是选择。比如,2025年你可能想做十件事情,但因为突发情况,你只能完成三件最重要的事情。这三件事情就是优先级最高的,因为它们对你当前阶段来说至关重要。
孩子的学习上,尤其是考试复习。老师通常会说两句话:第一,从头到尾再把本学期的内容过一遍;第二,把错题再拿出来复习。
这两句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实际上,从头到尾过一遍课本可能会花掉80%的复习时间,而错题复习可能只占20%。但其实,错题才是复习的重点,因为这些是你容易出错的地方,很有可能在考试中还会出错。所以,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错题上,而不是平均用力去复习课本。
正确的方式是分优先级。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帮助孩子规划复习时间。这个表格可以帮助他们明确哪些是最重要的复习内容,哪些是可以稍后处理的。这样,孩子们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复习,而不是盲目地从头到尾过一遍课本。
就拿数学来说,马上要期中考试了,孩子肯定得复习。那在复习之前,咱们先让孩子把这半个学期学到的重要知识点都列出来,然后挨个打上等级。比如,孩子现在在学函数,可能这部分对他来说有点难,就标个1;如果是加减乘除、分数这些他学得比较轻松的,就标个4或5;二元一次方程可能介于中间,就标个2或3。
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的孩子,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标完等级后,以前没有人工智能的时候,我的建议是,重点复习那些标了1的知识点。因为这些是孩子掌握得最不好的,要多背背,多做做题目,看看错题本里相关的错题。错题本里的错题也是各种各样的,咱们要重点攻克那些标1的部分。对于标2、标3的知识点,有时间就复习一下,实在没时间,就先放一放。因为等级越高,孩子掌握得越好,复习起来也更轻松。
其他科目也是一样的,物理、化学、历史都可以这样分级。还有孩子背英语单词,也不能每次都从头到尾把单词书背一遍。过一段时间,咱们也可以把单词列出来,标上等级,3、4、5级的单词就可以少背甚至不背了,重点背1和2级的,3级的偶尔看看就行。不然,要是平均用力,胡子眉毛一把抓,效率肯定很低。
其实,无论是制定季度、年度计划,还是帮孩子复习期末、期中考试,目的都是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孩子更有成就感。那怎样才能更有成就感呢?关键是在众多任务里,先把最重要的、权重最高的任务又快又好地完成。
就像咱们孩子一样,要是把精力都放在那些次要的任务上,而最重要的任务没做好,肯定不会有成就感。所以,时间管理的本质就是做选择。刚才说的复习方法,就是用分级的方式,让孩子学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重点,做选择,这样才能更高效地复习。
说个题外话,很多朋友会经常问我:“华哥,你这生活可太丰富了!你是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就算在新加坡,肯定也是远程管理公司吧?你还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访问学者,去上课学习,每天早晨还做直播,今天都八百多场直播了。你又写书写课,好像在新加坡还干了不少别的事儿。你咋还能每天下午三点半去接孩子放学,每年还读那么多书呢?你是咋做到的呀?”
说到时间管理,我有三句话一直记在心里。
第一,我不是要做十件事情,而是要看清一件事的十个分支。其实我做的事并不杂,看着多,其实用一句话就能概括:让更多孩子独立自信,让更多家庭和睦幸福,这就是我的人生使命。我去当访问学者,研究海外华人家庭的新移民通识教育和跨文化沟通,这不也和教育、家庭成长有关吗?我没干太多杂事儿,能力有限,不如把一个领域的事做精,再适当延伸到别的领域,跨学科学习、充电。
第二,固定时间段内分优先级。我基本每周、每月都会规划,不会因为当天累就不管,就挑每周、每月最重要的1到2件事,其他的先放一放。要是你把这周、这月要干的事都写下来,一定要把最重要的圈出来。
第三,利用碎片时间,注重劳逸结合。碎片时间其实很多,你想想,打车、坐地铁那半小时,就能干不少事。我每年看几十本书,甚至上百本,不是一目十行,很多还写了读书笔记。利用碎片时间做些轻松又有收获的事。有时候上午直播长了,我就到楼下走走,拉拉单杠,做30个,别人看着我运动,其实我就是在调整状态。
这样下来,每天还能保证6到7小时睡眠,劳逸结合,利用好碎片时间,回头一看,产出还挺高。这就是我的三个习惯,不知道能不能帮到大家。其实这都是很普通的事,但坚持十年如一日,还挺难的。
我再补一句,AI和复习日程表又有什么关系?我觉得他真是能帮孩子在学习上事半功倍的好帮手呢!
这个过程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孩子自己先别借助任何工具,对着教材,把这半学期要考的知识点,根据难易程度用12345来标记优先级。数字越低越难,比如完全没听懂的标1,一知半解的标2,非常熟悉的标5。标完后,再在一张白纸上把对应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知识点写出来。
第二步,把这张表格上传到DeepSeek,告诉它孩子是哪个年龄段、哪个年级,用的什么教材,要准备复习。AI就能根据你分的难易度优先级,整理这些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做解释、归纳要点,还能直接给你生成一份PDF或Word格式的复习大纲。
第三步,你稍微编辑一下这个Word,打印出来或者用电子版看都行。孩子再按照这个复习大纲去复习,如果遇到难懂的概念,就用前面说的九字诀,针对那个知识点专项训练,让孩子举一反三,深度理解。
在AI时代,这种方法能让孩子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分清优先级,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学习效率也会更高。以前大家总觉得科学学习、科学复习需要很高的专业智慧,所以依赖补习机构。现在,只要了解整体的思路、理念和方法,再借助AI工具,就能少报补习班,少刷题,让孩子没那么卷,还能把多学科多任务管理好,把知识真正学到手。
错题本
其实到了AI时代,很多东西都要重新思考一下。以前的错题本,大家觉得就是把做错的题抄下来,然后改对,好像就完事儿了。确实,传统错题本里,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并没有真正用好它。真正好的错题本,可不是简单地把错题抄上去改对就完事儿,它其实比康奈尔笔记还要复杂一点,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意外呢?
其实错题本应该是“一式四栏”的。大多数人都只关注“我的错题”和“正确解法”这两栏。但你知道吗,在新加坡的学校里,他们的错题本,右边还有两个小栏,分别是“错误原因”和“改进措施”。这两个栏,咱们中国孩子大多都给漏掉了。
所以,一个真正好的错题本,应该是这样的:左边是错题和正确解法,右边是错误原因和改进措施。这样才叫真正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把错题本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接着说说AI重构错题本。以前我们的错题本,不就是把错题抄到本子上,然后就放在那里,最多在期中期末考试前翻出来看看。这样的错题本,其实挺“死”的,用起来也不方便。
现在,我们可以让错题本“活”起来,变成一个流动的错题本。具体怎么做呢?比如说,今天晚上孩子遇到一道数学错题,就去和DeepSeek对话。在对话的时候,把这次对话的名字起成“数学AI错题本”。同理,还可以有物理AI错题本、历史AI错题本,按科目分开。以后每次有数学错题,就找到那个“数学AI错题本”的对话,继续在里面输入错题,别每次都开新对话。
我发现有些朋友用GPT或者DeepSeek的时候,每次聊天都开新对话,从来没想过把同类话题合并,也没想过在左边栏给经常问到的话题起个名字,方便继续问。其实,这样做是很麻烦的。要是每次都开新对话,下次找起来可就难了,那么多对话,你咋找得着呢?
我给大家个建议,别每次都开新对话。你可以把错题本三个字放在最上面,进去之后,再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错题本。这样,你就不用在一堆对话里找来找去的了,多方便啊!所以,我想说的是,关注一些新技术的更新,虽然这不一定是核心,但有时候真的能提高效率。流动错题本
的意思就是每次都在同一个聊天里聊。
在这也给大家分享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这道题主要错在哪儿?对应的知识点是什么?”
第二句话是:“你能不能针对这道错题,分步骤给我再解释一遍,解释得通俗易懂一点。要是复杂的话,每解释一步就问我听懂了没,再接着解释下一步。”
第三句话是:“我大概懂了,你能不能针对这个错题,再给我出三道不同类型但同样考这个知识点的题目,让我验证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
用这三句话完成一个闭环,错题本就变成流动的了,每次遇到错题都这样问。到了期中考试或者期末考试之前,你再回到AI里面的数学错题本、物理错题本那里,问它一个问题:“针对我这个学期所有的错题,帮我整理一下。”首先,把过去所有的错题都列出来,然后分类。接着,再归纳一下,看看你初一也好,初二也好,高一也好,小学三年级也好,错题主要集中在哪些地方,多对错题进行归类。
许多孩子可能对“场景迁移”不太理解。所谓“场景迁移”,就好比说,孩子能解决数学应用题中的溶液问题、比例问题,但如果把场景换成男女穿校服或者男女运动员运动的比例问题,孩子就不会做了。这说明孩子在不同场景之间没有建立起整体概念,不能灵活地把已掌握的知识运用到新的场景中。
孩子在数学运算时也容易出错,主要的数学错题里,前两三名可能有五种类型都会做错,而且这些错误都有五个常见的原因。不过,其中频次最高的前两个毛病是什么呢?
针对这个学期经常出错的题目,可以出一套期末考试试卷,只包含这个学期常错的题目,每个类型的错题出一道就行。比如出了十道题或者十五道题,利用一个周末把这10到15道题集中做一做,这样比平时平均用力去学习效果更好。
每天去翻课本,跟着老师两周的复习节奏,每天做一点题,这样有的放矢,效率也更高,是一种更高级的学习方式。这就是关于流动错题本的方法,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帮助和启发。
以上就是我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AI如何助力孩子期中考试。不过,我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及AI,而是先从一些学习方法讲起,比如如何让孩子避免不懂装懂、一知半解,还有如何制定复习计划和整理错题本。这是因为我想先让大家明白,学习的关键在于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而不是一开始就依赖AI工具。
来源:少年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