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兵者,国之大事"—— 两千多年前的孙武如是说,如今在东欧边境依然字字千钧。当地时间 9 月 12 日清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地区的天空被战机轰鸣声划破,俄罗斯苏 - 35 战机挂载实弹掠过与波兰接壤的森林地带。这一天,俄白 "西方 - 2025" 联合军演正式
"兵者,国之大事"—— 两千多年前的孙武如是说,如今在东欧边境依然字字千钧。当地时间 9 月 12 日清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地区的天空被战机轰鸣声划破,俄罗斯苏 - 35 战机挂载实弹掠过与波兰接壤的森林地带。这一天,俄白 "西方 - 2025" 联合军演正式拉开帷幕,8000 名官兵、数十架战机将在波罗的海至巴伦支海的广袤区域展开演练,直至 9 月 16 日。演习区距波兰边境仅几十公里,坦克开足马力半小时就能抵达边境线,吓得波兰总理图斯克连夜下令关闭东部所有口岸,连货运火车都被拦在铁轨上动弹不得。当白俄罗斯请来北约观察员 "透明演练",当俄罗斯战机带弹巡航,这场看似常规的军演,到底是防御演练还是无声施压?
波兰卡车司机安德烈的导航仪红得刺眼。他从德国拉了一车汽车零件,本想经库兹尼察口岸直奔明斯克,却被边境关闭的通知拦在半路。"绕路立陶宛要多跑三百公里,油钱烧掉三百欧,这趟活等于白干。" 他在 TikTok 吐槽的视频下,波兰网友争论不休,有人心疼司机,有人硬气回怼 "安全比零件重要"。边境一锁,遭殃的不只是司机,白俄罗斯农民的土豆运不出境烂在仓库,波兰边境村的杂货店老板愁眉不展 —— 往常每天能卖两箱啤酒给过境司机,现在三天卖不出一瓶。
更让人心烦的是没完没了的噪音。白俄罗斯村民加林娜被无人机嗡嗡声吵醒,推开窗就看见挂着欧盟标志的侦察机在云层里打转。"白天坦克轰隆隆,晚上军列哐当当,三岁孙子现在听到响声就往桌子底下钻。" 她晒出的视频里,院子里的向日葵被震得歪歪斜斜,而二十公里外的演习场,实弹射击的火光能照亮半边天。这种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的日子,边境居民早已习惯却从未麻木。就像加林娜说的:"他们演的是战术,我们过的是日子。"
俄罗斯国防部反复强调演习 "不针对第三国",可演习科目里明晃晃写着 "核武器使用准备"。这话说给北约听,就像邻居告诉你 "我在家练拳击只是健身",谁听了不发毛?波兰干脆把美军 "标枪" 导弹和夜视仪都搬了出来,热舒夫机场的运输机凌晨两点还在卸货,边境警卫队预算比去年暴涨 47%。拉脱维亚、德国也没闲着,各自拉上十几个国家搞起 "纳梅斯"" 四驾马车 "演习,欧洲大陆俨然成了" 军事演习博览会 "。
白俄罗斯的 "透明操作" 更显微妙。一边把演习腹地往内陆挪,一边请九个北约国家当观察员,却死活说不清边境那几车瓦格纳雇佣兵的去向。这种 "此地无银三百两" 的操作,让波兰想起 2021 年移民危机的旧账,直接把铁轨都封了。最戏剧性的是双方的 "暗箱操作":卫星图显示白俄境内军列夜里跑得更欢,波兰则悄悄把 "爱国者" 雷达角度调高 3 度,正好盯着戈梅利方向 —— 就像两个互相偷看日记的孩子,表面装没事,余光从没离开过对方。
"西方" 系列军演打 1999 年就没断过,规模时大时小,套路却没变过。2021 年 20 万大军压境时欧洲没炸锅,今年 8000 人演习反而让波兰喊出 "二战以来最接近冲突",这账得算在 "苏瓦乌基走廊" 头上。这条连接俄罗斯本土与加里宁格勒的狭长地带,堪称北约东翼的 "七寸",俄白军演哪怕只是在附近开几枪,都能让欧洲神经紧绷。乌克兰更是杯弓蛇影,放话要在北部挖反坦克沟,把边界变成 "护城河"。
可普通人不懂这些战略术语,他们只知道恐惧在代代相传。白俄罗斯老兵维克多参加过 2017 年军演,他孙子现在在防空洞里上数学课;波兰教师卡塔日娜给学生讲二战历史,窗外就是巡逻的装甲车。就像维克多说的:"我们演了一辈子防御,可和平从来不是演出来的。" 当俄罗斯战机带弹飞过当年的战场遗址,当波兰农民用拖拉机堵边境重演 2022 年的场景,这场持续了几十年的安全困局,早已成了 "按下葫芦浮起瓢" 的死循环。
演习还在继续,加林娜把孙子的画贴在防空洞墙上,画里战机都长着天使的翅膀。安德烈绕路跑完了运输,卡车后窗贴上新买的和平标语。边境的铁丝网又加了一层,但向日葵仍在炮火声里努力生长。或许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的:"真正的安全 architecture 不是靠军演搭建的。"
当最后一枚实弹落地,当战机返航入库,留下的不该只是满地弹壳。邻居间哪有永远的军演?不如把军费换成土豆种子,把雷达变成通商口岸,让边境线不再是对峙前线,而是交流桥梁。毕竟,再先进的战机也载不动和平的重量,就像再响亮的口号,也不如孩子窗台上那盆没被震倒的小花更有力量。
来源:每日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