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原市道路绿化养管中心在太原市园林局领导下,坚持“生态优先、全龄友好、文化赋能”理念,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廉洁工程、安全工程,调配精干力量、集中优质资源、协调有关各方、昼夜接续奋战,高标准完成了此次建设任务。
9月10日,备受太原市民关注的迎泽大街(西段)正式通车,太原市道路绿化养管中心参与建设的迎泽大街(西段)改造配套绿化工程也就此全面完工。
太原市道路绿化养管中心在太原市园林局领导下,坚持“生态优先、全龄友好、文化赋能”理念,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廉洁工程、安全工程,调配精干力量、集中优质资源、协调有关各方、昼夜接续奋战,高标准完成了此次建设任务。
迎泽大街(西段)改造配套绿化工程东起新晋祠路,西至春居路,全长达4.3公里,同期还开展了春居南北路、前进路等8条相交的道路绿化。工程绿化总面积为14.32万平方米,铺装面积达到3.75万平方米,全线累计栽植乔灌木79种,花卉53种,并配置195个花箱、180个生态树箱,新增廊架等各类构筑物95组。工程呈现出以下鲜明特点:
首先是绿意立体、延续四季。工程坚持“大美至简”设计思路,采用三层次立体化种植策略,以国槐为上层骨架树种形成林冠线,中层点缀紫叶李观花乔木丰富季相变化,下层铺设草坪,形成具有生态梯度变化的植物群落体系。道路端头特别设计主题花境,选用乡土花卉为主进行艺术化组合,通过色彩韵律与质感对比强化视觉焦点。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景观效果。
其次是游园密集、风情各异。工程共新建、改造了45个口袋公园,总面积94217.4平方米,可谓星罗棋布、千姿百态,实现了“300 米见绿、500 米入园”。其中特色口袋公园如泽峰园既有儿童专属的攀爬、游乐探索设施,又有老年活动的广场舞、休息专区,适配全龄休闲需求;又如爱情园以爱情为主题,包含剪纸构筑、新郎新娘构件、喜字构架、结婚证构架等设施,是全龄友好的打卡拍照地,可带来独特的浪漫游园体验
再次是设施配齐、全民满意。工程聚焦市民休憩、锻炼、社交等多样化需求,主干道沿线增设条石坐凳、围树坐凳、石桌石凳等127个坐凳,方便市民落座休息;口袋公园新增篮球场、乒乓球台、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39处,让全民健身更加便利;园内还安装灯带、地灯等照明设施,便于游客夜间出游赏景;地铁出入口配套建成7227平方米、6035个自行车林荫停车位,解决自行车停车难题,为绿色出行助力;沿线增设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等收集系统,让“海绵城市”理念可感可及。
最后是文化点题、增添魅力。工程精心规划的文化构件和鲜明的文化符号,积极展现城市特色和历史底蕴,实现了文化的沉浸式体验与传播:如栏杆、树箱、花箱、坐凳等上面随处可见的迎泽门故事标识,灵感源自明清太原府城八大城门之一的“迎泽门”,也即现在的太原大南门,轮廓中依稀可见“崇墉雉堞,壮丽甲天下”的古城气象,将城门形象提炼为整条迎泽大街的鲜明logo,既蕴含着古今交汇延绵不息的历史记忆,更承载着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美好期许。又如空山园借鉴黑白历史模仿的枯山水,沙石、绿植等元素勾勒出简洁而富有禅意的景致,展现出自然山水的抽象之美与宁静氛围;“我爱太原”雕塑醒目矗立,传递着对这座城市的深情与热爱,成为情感寄托与文化标识;二者相融,枯山水的静谧悠远与雕塑的城市情怀相互映衬,既富有传统山水意境的雅致,又饱含对太原的赤诚情愫,可赏山水意趣、感城市温度。上述独具匠心的设计彰显了迎泽大街独特的文化气韵,对市民游客也将带来更强的吸引力与归属感。
养管中心谱新篇,十里通衢焕新颜。太原市道路绿化养管中心对于迎泽大街(西段)的建设虽告一段落,但与这条“三晋第一街”的故事还远未结束,而是将由此开启新的章节——后续,太原市道路绿化养管中心将在太原市园林局指导下,继续做好迎泽大街(西段)的绿化养护,守护这一街绿意、四季美景、十里锦绣、满眼风华,持续为太原市民带来步步有风景、处处有温情、年年有新意、时时有惊喜的美好出游体验。
记者:常青
来源:FM107太原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