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立新出生在河南郑州,家里是地道的军人家庭,父母退伍后在国企工作,父亲在新华书店上班,家里书多得堆成山。父母希望他继承军人血脉,堂堂正正做人,可他偏偏对艺术情有独钟。1986年,他考上中央戏剧学院编导系,迈出了追逐表演梦的第一步。
赵立新出生在河南郑州,家里是地道的军人家庭,父母退伍后在国企工作,父亲在新华书店上班,家里书多得堆成山。父母希望他继承军人血脉,堂堂正正做人,可他偏偏对艺术情有独钟。1986年,他考上中央戏剧学院编导系,迈出了追逐表演梦的第一步。
在中戏,赵立新是同学眼里的学霸,课堂笔记记得密密麻麻,课后常和朋友讨论莎士比亚和契诃夫。大二那年,他成绩突出,被学校选派到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公费留学。
在俄罗斯,他用七个月学会俄语,顺利拿到导演硕士学位。那会儿,出国留学可是稀罕事,赵立新的才华让老师同学刮目相看,觉得他回国后肯定前途无量。
可赵立新没按常理出牌。1995年硕士毕业后,他选择留在俄罗斯,还娶了个俄罗斯大提琴手,生了个女儿。谁知婚姻没维持多久,妻子就跟别人跑了,留下他和襁褓中的女儿。带着失意,他离开俄罗斯,去了瑞典,2001年果断放弃中国国籍,加入瑞典国籍。
在瑞典,他靠着过硬的表演功底,成了国家大剧院首位华裔演员,还在乌普萨拉市剧院和斯德哥尔摩阿里翁剧院演了不少戏,圈里小有名气。
2000年,赵立新回国,可能是看中了国内影视圈的热潮,也可能是想换个环境。他在中戏当起了老师,教表演课,带出了汤唯等一批学生,课堂上座无虚席,连其他老师都抱怨学生跑去听他的课。
教学之余,他开始接戏,2001年在《走向共和》里演了个小角色罗文,靠着多年话剧经验,表演得游刃有余。接下来的几年,他接连出演《大明王朝1566》《中国往事》《血色沉香》等剧,虽然没大红大紫,但片约不断,慢慢在圈里攒了点名气。
2015年,他在《芈月传》里演秦国宰相张仪,台词功底和角色塑造让人眼前一亮,同年凭《于无声处》拿下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配角,事业开始起飞。
2018年,他参加综艺《声临其境》,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配音经典电影片段,嗓音低沉有磁性,观众直呼惊艳。他的多才多艺和“高知”形象迅速吸粉,微博粉丝从十万涨到八百万,成了“叔圈顶流”。
那会儿,年轻观众迷恋“小鲜肉”,但赵立新靠成熟魅力和扎实演技,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成了中老年观众心中的“男神”。
赵立新事业正红时,却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2019年4月,他在微博发了一条让人瞠目结舌的帖子:“日本人占领北京八年,为什么没有抢走故宫里的文物并且烧掉故宫?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吗?”
谁不知道故宫文物能保下来,是因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无数工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把13427箱文物从北平辗转运到上海、南京,再到西南大后方。
那段南迁路上,火车颠簸,炸弹轰鸣,护送人员牺牲无数,才保住这些国宝。可赵立新偏偏用这种轻佻的语气,质疑历史,像是给日本侵略者洗白。
网友愤怒了,纷纷科普历史真相,质问他是不是忘了抗日战争的血泪史。可赵立新没收敛,4月3日又在评论区补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紫禁城呢?是忘了还是没带火柴?”这话更离谱,直接把民族伤痛当笑话。
网友翻出他过往言论,发现这不是他第一次“口无遮拦”。2011年日本地震后,他曾在微博骂中国媒体播放综艺节目,觉得国内媒体没同情心。更过分的是,他还转发过一篇为南京大屠杀开脱的文章,说什么“日军是因为攻城受阻才发脾气”。这哪是无知,分明是立场有问题。
更让人寒心的是,赵立新的瑞典国籍被扒了出来。网友发现,他2001年就放弃了中国国籍,还享受过国家公派留学的资源。这下,舆论彻底炸了。共青团中央发文批评他无视故宫文物南迁的悲壮历史,紫光阁点名他搞“历史虚无主义”。
网友骂他“吃着中国的饭,砸着中国的锅”,一边在国内赚大钱,一边为侵略者说话。4月3日凌晨,他发了篇道歉信,说自己“措辞不严谨”“绝不为主子洗地”,但网友不买账,觉得他毫无诚意,纯粹是公关操作。
来源:历史定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