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株洲市渌口区龙门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本地生态资源优势,以“溯溪”项目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两山”价值转化路径,将清澈溪流、翠绿山谷的“生态颜值”转化为带动群众增收、促进乡村发展的“经济价值”。
红网时刻新闻9月14日讯(通讯员 李玉霞 颜可达)近年来,株洲市渌口区龙门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本地生态资源优势,以“溯溪”项目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两山”价值转化路径,将清澈溪流、翠绿山谷的“生态颜值”转化为带动群众增收、促进乡村发展的“经济价值”。
坚持生态优先,提升环境“含绿量”
龙门镇地处湘东丘陵山区,森林覆盖率超过60%,境内有明月山、太湖水库、低镉水稻示范片等优质生态山水林田资源,可以说,“绿色”就是“立镇之本”。
保护优先,科学开发。在保护上,太湖水库作为全镇唯一的小I型水库,也是全区历史上建成的第一座水库,一直被精心维护。坚持源头治理,搬迁库区周边的黑山羊养殖基地,杜绝养殖废水直排;全面实施村民厕所改造工程,有效阻断生活污水对水源的污染。持续绿化美化,组织“一‘渌’添彩”志愿服务活动,在步行道两侧种植小雏菊、百日草等适应性强的乡土花卉,丰富植被层次,提升景观效果。保持常态长效,建立污水与垃圾回收处理机制,安排专人对库区水面及沿岸垃圾进行定期清理,巩固整治成果。
在开发上,始终遵循“用水不污水、开发不破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项目中全面采用生态工法设计步道、合理控制人流量。同步推出‘同心’夜市、生态游船、岸边垂钓及农业采摘等配套项目,精心构建集自然体验、休闲娱乐与夜间经济于一体的文旅消费新场景,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如果说太湖溯溪是“小而精”,那么花冲壹渌向溪·3387溯溪山谷则是“大而美”。在“太湖溯溪”出圈出彩的成功尝试下,花冲村凭借一条4公里原生态溪谷,精心打造“壹渌向溪·3387溯溪山谷”项目,一期占地约8000平方米,最多可同时容纳游客2000余人。周边的云由·星云美宿提供观星、赏云、看日落的独特住宿体验,进一步丰富游客的沉浸式感受。
丰富业态,注重体验。业态是基础,体验是长期竞争力。太湖溯溪通过“日溯溪、夜逛市、乐乡情”的全天候运营模式,成功延伸消费时段与场景。白天游客可畅玩溯溪、烧烤骑马、生态采摘;傍晚漫步‘同心’夜市,品尝地道小吃、选购乡产好物、共跳广场舞等活动,在与村民的亲切互动中感受淳朴民风和温暖乡情。
‘壹渌向溪’聚焦“户外运动+亲子乐游”,设立水上滑梯、魔毯漂流、桨板探溪、浅滩戏水等多种亲水项目,设有美食露营区、中心舞台、亲子无动力乐园和房车营地、咖啡品鉴区、网红打卡点等多元场景。同时,为提升用户体验,‘壹渌向溪’采取灵活票制,在抖音平台开设早鸟折扣票、儿童优惠票、亲子套票及团体票等票务选项,以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构建游客反馈生态,建立便捷的游玩后评价系统,及时回应游客关切,并将合理化建议快速落地至服务优化与产品迭代中,持续提升用户满意度。
深化党建赋能,提升项目“专业性”
事业发展,关键在党,核心是人。面对项目建设难题时,龙门镇党委书记谭文林强调:“想,都是问题;干,定有答案。”正是在镇村两级干部的积极推动下,“壹渌向溪·3387溯溪山谷”项目在艰难中迈出关键一步。
多渠道融资,打通资金链。由镇主要领导牵头组建项目专班,依托龙门商会,多方联络龙门籍企业家,先后赴北京、安徽、广东等地登门拜访,通过呈送精心编制的《龙门镇生态旅游发展项目书》、现场播放溪谷实景视频、详细解读镇域发展规划与扶持政策等方式,直观展示发展前景与投资价值。邀请意向企业家返乡进行沉浸式考察,实地考察太湖水库、花冲溪谷等核心资源,组织召开多轮项目对接会,当面明确土地、融资、配套等具体支持措施。会同支村两委多次召集村民夜谈、逐户走访讲解,细致阐明项目前景和收益机制,逐步消除群众疑虑。最终成功吸引社会资金500余万元。
多方位引育,打造人才链。用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花冲村构建的“专家指导+专业运营+镇村参与”的人员模式,为“壹渌向溪”提供人才支撑和创新活力。在项目规划初期,专班邀请来自地质勘查、水文监测、旅游规划设计及生态保护等领域的专家组成顾问团队,先后开展六次系统性实地勘测,历时三个月全面完成地质灾害评估与水文动态监测报告,为项目选址、路线设计与安全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实现项目可持续、专业化运营,引进已在渌口区形成流量效应的“3387”专业文旅运营团队,负责整体打造、市场推广与常态化维护。
创新利益机制,提升群众“主体性”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项目的建设运营,就是要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太湖溯溪项目就地聘用村民,夜市摊位优先租给村民,蔬菜基地直供城区,有效打通利益链条,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花冲村构建“镇—村—民—企”多方协同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带动、利润分成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确保发展成果切实惠及广大村民,为绿色发展筑牢坚实的人文基础。
全线发展、全民参与。通过溯溪带来的巨大客流量,推动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太湖村打造百亩绿色基地,整齐种植着水葱、韭菜、芋头、丝瓜、南瓜、辣椒、茄子等十多种时令蔬菜,让溯溪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健康的“乡里味道”。花冲村搭建村民培训体系,组织60余名本地村民参加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山野户外运动安全、急救技能及风险防范等多个方面,经专业培训后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担任安全员、导游、服务员、保洁员等岗位,人均增收2500元/月。
今年暑期,太湖村18个溯溪体验台全天爆满,日均客流量约500余人,暑期营业额突破15万元。花冲村每到周末,山谷内单日客流量可达800人左右,亲水区、烧烤区人声鼎沸。前台的工作人员黄阿姨笑着说:“以前只有到过年村里才有这么多人回来呐,现在暑假都像过年一样热闹了,真好啊,刚刚还有游客买了10斤我种的黄桃呢!”龙门镇文旅项目深度融合地方特色资源与创新文旅业态,以生态溪谷为核心,串联起多元化的休闲体验,全面激活乡村自然与人文资源,成为株洲近郊“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标杆。
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发展“含金量”
“太阳升起,公鸡方鸣”——龙门镇农文旅产业正如那轮升起的太阳,以扎实的发展照亮前路;宣传则似破晓鸡鸣,将这里的山水之美、产业之兴传得更远,唤来了更多发现“宝藏”的人们。
构建全时旅游体系。龙门镇以溯溪为切口,进一步整合资源,不断构建“春赏花采蕨、夏嬉水溯溪、秋摘果收稻、冬围炉煮茶”的全季产品体系,真正实现四季有景、体验常新。春季,游客可在洪塘村徜徉于金色油菜花海,参与摄影大赛、田园集市和农趣运动会;夏季,可在太湖村体验生态垂钓、亲子溯溪,或在花冲享受山野游乐之趣,夜宿“云由·星云美宿”;秋季,可前往果田村、永福村欣赏低镉水稻丰收景象,品尝新米和时令果蔬,或到李家登高望远;冬季,在“壹渌向溪”围炉品茶,静享四季轮回之美。龙门镇正在逐步形成“一程多站、全域精彩”的乡村旅游新格局。
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龙门镇构建“官方媒体+自媒体+KOL”三级联动的传播矩阵,推动龙门文旅品牌叫得更响、走得更远。线上方面,与市电视台、区融媒体中心建立战略合作,推出专题报道和深度采风;邀请旅游达人、网红博主实地体验打卡,联合市、区自媒体团队,围绕“溯溪”“花海”“民宿”“夜市”等核心亮点,持续推出高质量短视频、图文和直播内容。例如,小鱼航拍创作的“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C位”主题短片,以第一视角展现油菜花海的壮美与游玩乐趣,获赞超6000,转发近万,并被株洲文旅、大疆官网转载,单条视频全网曝光突破百万。线下方面,注重节庆活动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如洪塘村油菜花海期间举办的乡村市集和摄影大赛,吸引数万人次现场参与,游客通过自媒体实时分享,形成“活动引流-内容生成-二次传播”的良性循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太湖村的初步探索到花冲村的科学运营,一条以生态溯溪为特色、促进农文旅产业发展的“龙门路径”慢慢变得清晰而坚定。开路难、行路更难,从1到N的“两山”转化之路还远未结束,更需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