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 “无责任底薪” 都是坑!5 大套路让打工人血本无归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4 20:38 1

摘要:“月薪 8000,无责任底薪 + 高额提成”—— 每次刷招聘软件,看到这种岗位,是不是都忍不住点进去?可多少人兴冲冲入职,月底发工资时却傻了眼:说好的无责底薪,怎么突然要完成 KPI 才给?提成更是像挂在天上的月亮,看得见摸不着。

“月薪 8000,无责任底薪 + 高额提成”—— 每次刷招聘软件,看到这种岗位,是不是都忍不住点进去?可多少人兴冲冲入职,月底发工资时却傻了眼:说好的无责底薪,怎么突然要完成 KPI 才给?提成更是像挂在天上的月亮,看得见摸不着。

小周在面试时,HR 拍着胸脯说 “每月 4500 无责任底薪,不管你卖不卖得出货,这钱都给你”。结果他干了一个月,只拿到 2800 块,找公司要说法,对方掏出劳动合同:“你看清楚,合同上写的是 3000 底薪,剩下 1500 是绩效补贴,得卖够 50 件产品才给。”

小周懵了:“面试时不是这么说的啊!” 可公司拿出他入职时签的 “薪资确认单”,上面确实有他的签名。最后官司虽然赢了,但来回折腾了 3 个月,差点连房租都交不起。

这就是 “无责任底薪” 最坑的地方:口头承诺说得天花乱坠,实际全是 “文字游戏”。今天咱们就逐个拆解,这些套路到底有多狠。

叶某升面试时,HR 说 “4500 元无责底薪,提成另算”,可入职签合同,上面写的是 “3000 元底薪 + 1500 元设备达标补贴(需完成 80 台设备推广)”。

叶某升当时问了句 “不是说无责吗?”,HR 说 “这就是无责的写法,大家都这么签”,他没多想就签了。月底没完成推广,公司只发 3000,他起诉到法院,结果公司拿出聊天记录 —— 里面有他回复 HR“好的,我知道了” 的消息,最后他败诉了。

避坑指南:

不管 HR 怎么说,必须让 “无责任底薪 XXXX 元” 写进劳动合同的 “劳动报酬” 主条款里,别信 “补充说明”“薪资结构表” 这些附件,里面全是坑;招聘广告、HR 的聊天记录,用手机截图存好,万一打官司,这些是关键证据;记住法律武器:《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说了,公司没按约定发工资,你可以要 50%-100% 的赔偿金,但前提是 —— 你能证明当初的约定!

去年深圳有个跨境电商的案子,特别典型。公司给员工说 “月薪 4000 无责底薪”,合同里却拆成 “基本工资 2000 + 全勤奖 1000 + 绩效奖金 1000”。有个员工生病请假 3 天,公司扣了他 1500,理由是 “全勤奖没了,绩效也扣一半”,他到手只剩 2500,比当地最低工资还低。

他起诉后,法院判公司补钱,明确说 “全勤奖、绩效奖金如果没约定考核条件,就属于劳动报酬,不能随便扣”。可很多打工人不知道啊,以为 “拆分薪资” 是正常操作,最后钱被扣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血泪教训:

看到 “基本工资 + 岗位津贴 + 绩效补贴” 这种组合,立刻问清楚:每个部分要不要考核?能不能 100% 拿到?最好让公司写 “无条件发放”;不管怎么拆,实际到手工资绝对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低于这个数,直接去告。

广东有个新媒体公司,招聘 “客服” 时写 “月薪 5000 无责底薪”,王某甲入职后才发现,试用期没开单,只能拿 3000。他找公司理论,对方拿出招聘广告说 “你看,下面有行小字‘薪资根据业绩调整’”,他当时没注意,这下傻了眼。

后来他起诉到法院,法院说 “招聘广告的模糊条款,不能当成克扣工资的理由”,判公司补了钱,但他来回跑了 2 个月,耽误不少事。

天津有个律所的案子,特别气人。白律师入职时,律所承诺 “5000 元无责底薪”,离职时,1 月份工资只发 2947,理由是 “疫情期间你服务客户不够,扣绩效”。她找律所要说法,对方拿出合同,里面写着 “无责底薪 = 无违规情况下发放”,说她 “服务不足算违规”。

她起诉后,法院怒判律所补钱,说 “这种文字游戏不算数,不能随便给员工安‘违规’的帽子”。可很多人离职时怕麻烦,被扣钱就认了,其实你越怂,公司越嚣张。

反杀技巧:

离职前,把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成果全打印出来,拍照存好;发现公司要扣钱,立刻发《限期支付通知书》(网上有模板),用快递寄给公司,留好快递底单,证明你催过。

杭州有个传媒公司,专门坑新人主播。招聘时说 “保底 5000 元,公司包推广,不用你操心”,等主播签了合同,才发现里面藏着 “陷阱”:保底工资要播够 200 小时 + 收 1 万元礼物才能拿,没达标不仅没钱,解约还要赔 50 万。

有个叫麦芽的主播,播了 7 天没收入,想解约,公司真的告她要 50 万。还好她签约时逐页拍了合同,法院发现 —— 合同首页尾页是正规的,中间三页被公司换了,全是霸王条款!

保命口诀:

签任何合同(尤其是 “经纪合同”),必须逐页拍照,再录个视频,证明你签的是完整合同,防止被调包;问清楚 “保底工资” 和什么挂钩:要不要直播时长?要不要礼物?要不要粉丝量?让公司写清楚 “与以上无关,只要正常直播就发”;警惕 “经纪合同”:很多公司用这个名义,逃避劳动关系,不给你交社保,出了事还说 “你是合作方,不是员工”,遇到这种,直接去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第一斧:聊天记录。HR 的承诺、公司的通知,用手机截图;第二斧:工资流水。去银行打印带公章的流水,上面能清楚看到公司发了多少钱,扣了多少钱;第三斧:考勤记录。如果公司是打卡机,每天拍张打卡记录的照片;如果是手机打卡,截图存好,证明你正常上班。别签空白合同!不管 HR 说 “先签了,后面补内容”,还是 “大家都这么签”,空白合同绝对不能碰,签了就是给公司 “填坑” 的机会;别主动写离职申请!公司想逼你走,让你写 “个人原因离职”,你一写,就拿不到经济补偿了,哪怕公司扣钱,也别主动离职;别超过仲裁时效!从公司欠你工资那天起,及时去仲裁,记住:时效是 “救命线”。

83% 的薪资纠纷,都是因为合同条款模糊,但只有 7% 的打工人会留存证据。很多人觉得 “打官司麻烦”“怕被报复”,所以忍气吞声,可你越忍,公司越觉得 “好欺负”,下次还会坑更多人。

记住:法律不保护 “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下次再看到 “无责任底薪”,你就默念三句话:

不写进劳动合同主条款的承诺,都是耍流氓;不敢明确说 “100% 能拿到” 的薪资,都是有鬼;劳动仲裁不收费、不麻烦,别自己吓自己!

如果你身边有正在找工作的朋友,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可能你的一次分享,就能帮他避开 “工资被坑” 的悲剧。

互动话题: 你有没有遇到过 “无责任底薪” 的坑?最后怎么解决的?评论区聊聊,我会帮你分析对错!

来源:楠木法眼看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