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病态审美偷走成长中的健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4 19:31 1

摘要:近年来,一打开社交平台,满屏“筷子腿”“漫画腰”的完美身材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认知。走进中学校园,不少孩子对着体重秤上的数字焦虑,甚至偷偷节食、催吐——当“白幼瘦”的单一审美裹挟着“减肥内卷”的风气侵入青少年群体,很多本处于生长黄金期的孩子,正被病态

□苏琳茜(山东大学)

近年来,一打开社交平台,满屏“筷子腿”“漫画腰”的完美身材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认知。走进中学校园,不少孩子对着体重秤上的数字焦虑,甚至偷偷节食、催吐——当“白幼瘦”的单一审美裹挟着“减肥内卷”的风气侵入青少年群体,很多本处于生长黄金期的孩子,正被病态审美裹挟着走上伤害健康的道路。青少年体重判断需结合年龄、性别与BMI(体重指数)科学界定,而非盲从网络滤镜下的审美标准。别让病态审美成为成长路上的“隐形杀手”,守护青少年健康,既要打破审美枷锁,更要建立科学的身体认知。

盲目跟风减肥,正在悄悄透支青少年的健康根基。为了快速减重而刻意节食,会导致蛋白质、钙、维生素等必需营养素摄入不足,不仅让大脑发育受影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的问题,更会延缓骨骼生长,增加成年后骨质疏松的风险;尤其是青春期的女生,若体内脂肪量过低,可能引发月经初潮推迟、周期紊乱,甚至停经,给未来生殖健康埋下隐患。更令人担忧的是,过度压抑食欲容易诱发进食障碍,不少孩子陷入“节食-饥饿-暴食-自责”的恶性循环,既损伤代谢功能,又滋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深究“体重焦虑”的根源,离不开病态审美环境的推波助澜。社交媒体上,部分经过修图、滤镜修饰的“完美身材”被无限放大;校园里,同伴间的“体重攀比”悄然蔓延;家庭中,有些家长不经意间的一句“你好像有点胖了”,也会让孩子陷入自我怀疑。这些外界声音层层叠加,让本就处于自我认知建立期的青少年,很容易将“瘦”当作获得认可的唯一途径,进而卷入盲目减肥的漩涡。

破解“病态审美”“体重焦虑”,需要多方合力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对青少年自身而言,要学会看见身体的“健康美”:能奔跑跳跃、能专注学习、能畅快欢笑,这些比体重秤上冰冷的数字更重要;对家长和学校来说,需要引导青少年摆脱病态审美,让孩子们理解“健康美”的多元性;对社会而言,媒体平台需规范“身材营销”内容,减少“白幼瘦”审美过度传播,多展现青少年活力满满的真实形象,让“美从来不是千篇一律的‘瘦’,而是多元且包容的”的观念深入人心。

青少年的成长不该被体重数字捆绑,更不该被病态审美消耗。那些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的身影、在课堂上专注思考的眼神、在与人相处时自信的笑容,才是青春最该有的模样。守护青少年健康,既要帮他们拨开病态审美的迷雾,建立科学的身体认知,也要为他们营造包容多元的审美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在生长中明白:无需将自己塞进单一的“美”的模具里。你的价值,从不是由体重数字或体形决定的——独一无二的外貌、不断提升的能力、丰富充盈的品质,都是你珍贵的标签,健康成长的每一步,都比“瘦”更珍贵。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