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D 2025前瞻:陈莉明教授团队6项研究抢先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4 12:00 1

摘要:2025年第61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将于9月15日拉开帷幕,全球代谢性疾病科研工作者将齐聚年会,共探学科前沿议题,分享最新学术成果。本次会议中,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陈莉明教授团队的6项研究入选电子壁报展示行列,赢得学术认可。这些成果代表团

整理:诗媛

2025年第61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将于9月15日拉开帷幕,全球代谢性疾病科研工作者将齐聚年会,共探学科前沿议题,分享最新学术成果。本次会议中,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陈莉明教授团队的6项研究入选电子壁报展示行列,赢得学术认可。这些成果代表团队在代谢性疾病研究领域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既为该疾病诊疗开辟了新方向,也凸显出对临床实践的重要影响,不妨一同抢先关注这些可能改变临床实践的关键议题!

IcoSema的胃肠道不良事件(GIAE):COMBINE 1~3研究的事后分析(编号:872)

上下滑动查看

➤ 目的

IcoSema是基础胰岛素周制剂依柯胰岛素与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的联合制剂。在COMBINE 1~3研究中,IcoSema展现出多重临床获益,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本项事后分析旨在探讨COMBINE 1~3研究IcoSema组的GIAE是否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结局。

➤ 方法

在COMBINE系列研究中,纳入接受每日基础胰岛素或GLP-1RA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控制不佳的成人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至IcoSema组或对照组。本分析评估了IcoSema组中,发生与未发生恶心、腹泻、呕吐等GIAE者从基线至第52周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变化,以及治疗期间的实际每周胰岛素剂量。

➤结果

在COMBINE系列研究中的IcoSema组中,恶心、腹泻和呕吐是最常报告的GIAE:COMBINE 1研究为221例(34.3%)、COMBINE 3研究为101例(29.7%)、COMBINE 2研究为72例(21.1%)。患者发生上述GIAE的严重程度为轻度至中度,且研究显示,多数患者已恢复或缓解。

在系列研究中,无论是否发生GIAE,患者的HbA1c水平均有所下降,且总体而言,患者的每周平均实际胰岛素剂量具有可比性。

同时,患者的体重变化如下:

COMBINE 1研究:发生GIAE者为−4.56(4.75)kg,未发生GIAE者为−3.46(4.91)kg;

COMBINE 2研究:发生GIAE者为−0.14(5.01)kg,未发生GIAE者为1.22(4.13)kg;

COMBINE 3研究:发生GIAE者为−3.74(5.13)kg,未发生GIAE者为−3.63(4.68)kg。

➤结论

、体重及每周平均实际胰岛素剂量的变化,均与COMBINE系列研究公布的结果一致。与每日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相比,每周一次IcoSema治疗可提高基础胰岛素控制不佳的T2DM成人患者的治疗满意度:COMBINE 3试验(编号:873)

上下滑动查看

➤ 目的

COMBINE 3试验评估了每周一次IcoSema治疗,与每日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BBT)相比,在T2DM成人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其糖尿病治疗满意度问卷(DTSQs)各条目的得分情况。

➤ 方法

纳入年龄≥18岁、HbA1c为7.0%~10.0%,且接受每日基础胰岛素治疗的T2DM成人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IcoSema组和BBT组。他们分别在基线时和第52周完成DTSQs。

➤ 结果

第52周时,与每日BBT相比,IcoSema组的DTSQs评分表现更优:在患者治疗满意度、便利性、灵活性、推荐意愿及继续参与治疗满意度等条目上,较基线的增幅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

此外,IcoSema组在以下两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一是DTSQs总治疗满意度及上述便利性、灵活性等条目达到“临床意义改善”的估计概率,均显著高于每日BBT组(均p

➤ 结论

与每日BBT相比,每周一次的IcoSema治疗能够使患者的DTSQs总治疗满意度提升。

3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IDegLira)在中国真实世界成人T2DM患者中血糖控制的情况: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编号:927)

上下滑动查看

➤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IDegLira在中国真实世界成人T2DM患者中血糖控制的情况。

➤ 方法

纳入2022年3月5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间应用IDegLira治疗的成人T2DM患者。分析其持续接受IDegLira治疗180天后,各项临床指标较基线的变化情况。研究主要终点为HbA1c的变化,次要终点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及每日胰岛素剂量的变化。根据患者既往治疗方案、HbA1c水平、年龄、空腹C肽及每日胰岛素剂量进行亚组分析,评估不同亚组患者HbA1c的变化情况。

➤ 结果

1159例持续接受IDegLira治疗的患者中,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均p1c从基线8.45%降至7.38%,降幅为1.08%,达标(HbA1c亚组分析显示,所有患者HbA1c均显著下降,且基线HbA1c水平越高,降幅越大(p

➤ 结论

在中国真实世界中,接受IDegLira治疗的T2DM患者血糖显著改善,所有亚组的HbA1c均有所下降,且基线水平较高者降幅更大。4在中国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中,每周一次胰岛素GZR4较每日一次德谷胰岛素(IDeg)实现更优血糖控制(编号:185)

上下滑动查看

➤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每周一次GZR4,与每日一次IDeg相比,在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且经口服降糖药(OADs)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96例HbA1c为7.5%~10.0%的T2DM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GZR4或IDeg治疗,疗程为16周。主要终点为从基线至第16周的HbA1c变化;安全性终点包括低血糖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并对其进行评估。

➤ 结果

GZR4组的HbA1c最小二乘均数(LSM)降幅显著大于IDeg组(-1.26% vs. -0.87%,p1c

➤ 结论

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中,经16周治疗后,GZR4组患者的HbA1c降幅更为显著,有望成为糖尿病治疗中安全有效的基础胰岛素。5在中国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中,每周一次胰岛素GZR4与每日一次IDeg的血糖控制效果相当(编号:186)

上下滑动查看

➤ 目的

旨在评估新型每周一次胰岛素类似物GZR4,与每日一次IDeg相比,在经OADs控制不佳的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1c 7.5%~10.0%的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GZR4或IDeg治疗,疗程16周。主要终点为从基线至第16周的HbA1c变化;安全性终点包括低血糖及治疗期间出现的TEAE,并对其进行评估。

➤ 结果

GZR4组与IDeg组HbA1c的LSM降幅相当(-1.50% vs. -1.48%,p=0.902)。在HbA1c达标率、FPG降幅方面,GZR4组与IDeg组表现相近;但稳态时,GZR4组的每周胰岛素剂量仅为IDeg组的一半。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TEAE均以轻度为主,发生率相似;2级低血糖发生率均较低且两组相当。未发现与GZR4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SAE)。

➤ 结论

在T2DM患者中,GZR4展现出与每日一次IDeg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且能够以更低的胰岛素剂量实现相似的治疗效果。GZR4有望成为糖尿病管理中安全有效的基础胰岛素。

6T2DM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总胆固醇比值(TBIL/TC)与慢性肾脏病(CKD)进展的相关性: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编号:976)

上下滑动查看

➤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TBIL/TC对T2DM患者CKD进展的影响。

➤ 方法

本研究纳入4282例患者。暴露因素为基线TBIL/TC比值,结局指标为首次CKD进展,定义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级下降且较基线降低≥25%。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CKD进展的风险比(HR),并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二者剂量-反应关系;另纳入758例患者作为独立验证队列。

➤ 结果

探索队列中位观察2.4年,期间522例患者发生CKD进展。研究显示,TBIL/TC比值与CKD进展风险呈负相关,校正后HR为0.17(95% CI:0.07~0.41);校正混杂因素后,该比值第二、三、四四分位数组的CKD进展风险HR分别为0.61(95% CI:0.48~0.78)、0.55(95% CI:0.42~0.72)和0.55(95% CI:0.41~0.74)。RCS分析表明,TBIL/TC比值与CKD进展呈非线性关联,且最佳阈值为0.25%,验证队列亦观察到类似结果。

➤ 结论

相对较高的TBIL/TC比值与T2DM患者CKD进展风险降低相关。因此,TBIL/TC比值可作为T2DM患者CKD风险分层及进展监测的新型标志物。

小结

在本届EASD会议上,陈莉明教授团队的这6项研究从多个维度推动了T2DM管理的创新与优化:不仅深入探讨了IcoSema、IDegLira等新型制剂在疗效、安全性和患者体验方面的综合表现,还前瞻性评估了每周胰岛素GZR4的临床潜力,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团队聚焦疾病进展标志物,发现TBIL/TC比值与CKD风险的相关性,为早期干预提供了新思路。这些成果既反映了中国学者在糖尿病领域的科研深度与临床转化能力,也为全球代谢性疾病的诊疗策略贡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循证证据。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