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蕴岭:中国与外部世界为何需要“良性互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4 11:53 1

摘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与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迅速提升相伴而行,成为一个综合国力和影响力居世界前列的大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中国因素放大,中国被多面解读。

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与综合实力和影响力的迅速提升相伴而行,成为一个综合国力和影响力居世界前列的大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中国因素放大,中国被多面解读

张蕴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东北亚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

如何看待中国?

我们看到一个矛盾的现象:在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迅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国家对中国的疑虑、猜疑,甚至不满也随之增加。尽管中国提出走不同于传统大国崛起的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倡导构建和谐世界,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但外部世界很多人还是不放心、不信任,他们还要观察,还要应对不测。对中国的和平发展宣示,他们还要“听其言,观其行”,看中国如何用实践证明自己。

中国面对的世界变得复杂了。

当初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时候,大家都真心欢迎,希望中国摆脱封闭,融入国际社会。而如今,中国发展强大了,却突然发现形势似乎变了。的确,现在发生的一些争端和问题,有中国综合实力迅速上升的背景。过去,人们似乎没有想到中国会取得这么快的发展,形成这么大的冲击力。应对中国崛起之策各种各样,有敌对性的、限制性的、遏制性的、防备性的、竞争性的等等。因此,中国的对外关系和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得非常复杂,这是必须面对和应对的。

从中国方面来说,随着综合实力的提升,对自身重要利益的诉求增强,维护力度加大,对有损于自身利益的行为所作的反应与应对也更为强力。由于利益越来越多地越出国界,人、财、物对外部世界的参与越来越多,因此对自己利益的争取和保卫诉求也大大提高,其实任何一个崛起的大国都会如此。

面对这样一个更自信、更坚定、更决断的中国,外部世界往往不适应,为此把中国描绘成一个“武断”(assertive),具有“进攻性”(aggressive) 的“超级大国”。对于这样的判定,中国难以接受。中国往往认为这些说法是故意曲解,是别有用心,是人为制造“中国威胁论”。其结果必然会增加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增加人们的不安全感,甚至敌意,唤起人们的“受害者情结”。

中国综合实力提升的进程会继续,有望成为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这是大趋势。中国与世界,世界与中国,需要良性互动,只有这样大家才可以受益。实现良性互动,既是中国发展的需求,也是中国对自己的定位。在世界变局中,中国要扮演好重要角色。

首先是办好自己的事情,这包括经济上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型,通过加大改革开放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实现可持续性、包容性增长;政治上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法制,建立廉政、民主的政治体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样,外界对中国发展的不确定性疑虑就会减少。

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动摇,坚持不称霸、不扩张、不随意诉诸武力、不走传统大国崛起的老路,以诚意构建基于协商合作的新型大国关系,以诚意推动国际体系和秩序的改革,以诚意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

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做负责任的大国,这包括多个方面。在国际事务中坚持正义立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在节能减排上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应有贡献;在参与国际治理中提出并主动实施有助于国际经济体系有序和有效运行的方案;对欠发达国家提供符合国情,有利于可持续、包容发展的技术、资金援助等。

来源: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