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头颅被砍开12公分,手筋被斩断,血染车厢——2014年高考前夕,两位江西少年用血肉之躯挡住歹徒的砍刀,救下一车人,却错过了决定命运的高考。11年后,当记者找到他们时,两人的选择令人泪目。
头颅被砍开12公分,手筋被斩断,血染车厢——2014年高考前夕,两位江西少年用血肉之躯挡住歹徒的砍刀,救下一车人,却错过了决定命运的高考。11年后,当记者找到他们时,两人的选择令人泪目。
2014年5月31日,江西宜春一辆普通的中巴车上,闷热的午后空气里弥漫着昏昏欲睡的气息。高三学生柳艳兵和易政勇并肩而坐,低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高考——这场决定命运的考试仅剩最后七天。
突然,一声凄厉的惨叫撕裂了车厢的宁静。坐在倒数第二排的一名男子,抽出怀中的菜刀,疯狂地砍向毫无防备的乘客。
霎时间,鲜血飞溅,哭喊声四起。
01 血染的抉择
歹徒的刀锋首先落在柳艳兵头上——一道深达颅骨的伤口瞬间让他的世界变成一片血红。后脑勺被砍开**12公分长的裂口**,医生后来惊叹:再深一毫米,这个年轻的生命就将消逝。
易政勇的腰部已中一刀,鲜血浸透了校服。当看到凶徒再次举刀砍向无助的乘客时,这两个从未学过格斗的少年,凭着本能扑了上去!
“当时我挨了刀,也没觉得疼,脑子只想着去保护大家,不能再有人受伤了。”事后躺在病床上的柳艳兵这样回忆。
在生死搏斗中,易政勇的一根肋骨被砍断,手筋被斩断,失血休克;柳艳兵的肩膀、手臂再添新伤,鲜血染红了整个车厢。最终他们拼死夺下凶器,挽救了全车三十多人的生命,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中。
02 错过高考
三天后,当其他考生走进高考考场时,两位少年只能在重症监护室里与死神抗争。寒窗苦读十二载,却在离梦想一步之遥时倒下。
柳艳兵妈妈租的30㎡陪读屋里,只挂着他5件衣服(两件是校服);易政勇父母打工攒的学费,全填了手术费。
看着同学们走进考场,两个少年在病房默默流泪。
03 拒绝清华
两位少年的英勇事迹迅速传遍全国。《新闻联播》专题报道,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他们被全国人民誉为“夺刀少年”。
更令人意外的是,多所名校向他们伸出橄榄枝:
清华大学表示可破格录取;
澳门大学承诺全额奖学金及每月3000澳元生活费;
甚至有机构提供赴美参加直升机救援培训的机会。
面对这改写命运的机遇,两个少年和他们的家人却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决定——婉拒所有特殊录取机会!
“有多大脚穿多大鞋”,柳艳兵的父亲朴素地道出智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躺在病床上,柳艳兵诚恳地说:“我挺身而出不是为了回报,只为问心无愧。”易政勇则轻描淡写地表示:“我不过是去挡了一刀。”
04 凭实力参考
受伤32天后,他们带着未愈的伤口走进特殊考场,凭借自己的实力交上答卷。最终,柳艳兵考入南昌大学土木工程系,易政勇被江西财经大学录取。
而之所以选择南昌大学,是出于柳艳兵的“报恩”之心:在他最绝望的时候,始终铭记着第一个伸出援手的人。
05 11年后的今天
时光荏苒,11年过去了。当聚光灯熄灭,两位少年如今身在何方?
在南昌大学求学期间,柳艳兵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各个支教点。他不仅为乡村孩子传授知识,还每天接送学生上下学,像兄长般照顾留守儿童。
毕业后的他进入一家国企,跟随工程项目的脚步走遍大江南北,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
而易政勇的选择更令人动容——他主动请缨,成为了宜春铜鼓县带溪乡红群村的一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
刚到红群村时,37户贫困户、124人生活在贫困中。易政勇踏遍了每一户门槛,村民们亲切地称他“小易”。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皮肤黝黑、肩膀厚实的年轻人,就是当年名震全国的英雄。
“小易又来啦,快进来坐坐!”
“小易,我家的壁画掉下来了,能帮我粘一下吗?”
面对村民的呼唤,易政勇总是笑脸相迎。他组织村民建起扶贫基地种植农产品;每月两次穿上红马甲带领大家清扫街道;**给贫困家庭的孩子免费补课**;甚至细心到为独居残疾妇女找到图书管理员的工作。
当记者问及当年的壮举,易政勇淡然道:“那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全村124位贫困村民陆续脱贫,曾经脏乱差的村庄焕发新生。
06 人格的高度
回首两位少年的成长轨迹,我们能清晰看到人格养成的密码。
柳艳兵出身贫寒农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父亲那句“要做就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的教诲,在他心中生根发芽。10岁时他曾救起落水儿童反遭责怪,却默默承受不辩解。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还剩下的东西。”
剩下的不是知识,而是人格、价值观与面对生活的态度。
两位少年的选择印证了蔡元培先生的教育理念:“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当高考制度面临特殊情况的考验时,他们选择守护规则的公平;当聚光灯聚焦时,他们悄然退入平凡;当拥有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时,他们想到的是如何回报社会。这份清醒与担当,比试卷上的分数更能丈量生命的厚度。
柳艳兵大学期间支教时,不仅教孩子知识,还主动接送孩子上下学,并照顾留守儿童。
易政勇驻村扶贫,免费给村里家庭情况差的孩子补课,还带领着贫困村民一起创业,寻求致富之路。
从见义勇为到回馈社会,他们用热血诠释了当代年轻人的担当。
当年名震全国的“夺刀少年”,没有成为聚光灯下的明星,却在平凡岗位上活成了温暖他人的光。
来源:汝画卿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