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报道溧阳精耕农村交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8 12:11 1

摘要:4月8日,《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以《“农村交通安全守护”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溧阳精耕农村交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为题,报道去年以来,江苏省溧阳市公安局坚持民意导向,积极探索、科学规划,推动市政府将“农村交通安全守护”项目纳入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并

MEITIJUJIAO

媒 体 聚 焦

4月8日,《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以《“农村交通安全守护”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溧阳精耕农村交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为题,报道去年以来,江苏省溧阳市公安局坚持民意导向,积极探索、科学规划,推动市政府将“农村交通安全守护”项目纳入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并推进实施,溧阳农村地区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8.1%。

一起来看详细报道~

“农村交通安全守护”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溧阳精耕农村交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核心阅读:去年以来,江苏省溧阳市公安局坚持民意导向,积极探索、科学规划,推动市政府将“农村交通安全守护”项目纳入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自项目实施以来,溧阳农村地区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8.1%。

王 军 程梦芸

为深化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持续加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有效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现代化治理水平,去年以来,江苏省溧阳市公安局坚持民意导向,积极探索、科学规划、系统推进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农村交通安全守护”项目。自项目实施以来,溧阳农村地区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8.1%。

强化组织保障 夯实项目基础

溧阳市警方推动市政府将“农村交通安全守护”项目纳入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先后10余次听取专题工作汇报、实地督导,统筹协调各方资源,为项目全面推进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溧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工作专班,落实实体化、常态化运转机制,有序高效推进项目实施。“我们制定、印发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集中摸排、确定方案、按序实施3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制订重点任务清单,对责任分工、工作要求、时序进度进行明确,为项目有序推进打牢基础。”溧阳市交警大队大队长史建刚介绍。

溧阳市警方建立严格的工作进度跟踪与反馈制度,通过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确保项目各项举措能够精准落地。期间,共召开项目建设专题会议7次,开展督导检查13次,下发工作提示15次。

强化社会共治 凝聚工作合力

溧阳市警方坚持“党政领导、公安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共治”的原则,依托“道交专委”平台,深入开展“常路长安”“公路医生进乡村”行动,与交通运输、城管等部门紧密联动,与属地镇村、综治部门加强沟通,有效整合管理资源,提出可行性的整治意见。期间,共召开项目联席会议2次,向属地镇区发出道路安全防护升级建议11处。

“我们积极邀请交通工程、道路安全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参与项目实施,对1100余公里353处农村道路安全隐患点位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提供专业咨询和指导,形成详细的整改工作清单,助力项目在科学规划和技术创新上稳步前行。”溧阳市交警大队秩序管理中队中队长柏涛平介绍。

溧阳交警大队依托农村“两站两员”,广泛发动农村居民、志愿者、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积极参与农村交通安全守护行动,协助开展农村交通安全劝导与宣传工作,形成全民共建共享农村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

强化隐患排查 推动系统整治

溧阳市警方在全面开展交通隐患摸排的基础上,加强对民情、警情、舆情和社情的梳理研判,精准把脉、循因施策、完成闭环。“我们通过建设哨兵系统、太阳能路灯、减速带、钢质防撞护栏、警示柱等设施,施划纵向减速标线等,大力改善提升农村地区交通安全水平。”柏涛平说。

针对农村地区骑行电动自行车事故多、守法率低、查处难度大等特点,深化“溧马行”电动自行车智管平台应用,新建电动自行车违法抓拍点位50处,24小时抓拍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头盔、违法载人、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并通过平台分析违法人相关信息,将交通违法内容通过短信或电话方式推送至当事人,分别予以警告或处罚,进一步织密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网。

为提升农村地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溧阳交警大队在交通违法相对高发的区域新建14个交通违法警示宣教岗亭,发挥“一岗多能”作用,在严查交通违法行为的同时,对村民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从源头上压降交通事故。他们改造了一辆交通安全宣教车,通过车载大屏在人流集中的广场、商场、集市等区域播放交通安全宣教视频。截至目前,受教育群众累计达1.2万人以上。

编辑 | 顾梦莹

校对 | 王 军

审核 | 顾 燕

签发 | 刘 辉

来源:平安常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