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起因很简单,罗永浩去西贝吃饭,吃完吐槽一句“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还那么贵。”
文|Tess
公众号| Tess外贸Club(Tess_2006)
01
最近,罗永浩和西贝杠上了。
起因很简单,罗永浩去西贝吃饭,吃完吐槽一句“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还那么贵。”
于是,西贝的贾老板不干了,连夜发声明说自己没有一道预制菜,还说要起诉老罗。
然后,他们干了一件看似勇敢、实则致命的事:
请媒体进厨房,“当场验货”。
结果,翻车了。
翻出了什么?
记者镜头下,西贝厨房的真面目清清楚楚地摆在那里:
勾兑鸡汤,配料表念半分钟都念不完烤鱼是提前在工厂腌好的冷冻半成品西兰花保质期 24 个月,做小米粥的南瓜泥是2024年产的小羊腿是2024年9月19产的;。。。。。就连厨师自己都承认:
“这个鱼是提前在工厂腌制好的,门店就加热一下。”
「链接」
这哪是请媒体来“澄清误会”?
分明是把自己往“预制菜大户”的方向送了一记实锤。
02
真正让人炸锅的,不是预制菜,而是价格和西贝的态度。
讲真,消费者不是不能接受预制菜。
真功夫、老乡鸡、便利店、盒马、甚至711……哪个不是在用预制?
大家也都吃得津津有味,也没见谁骂过。
问题出在:西贝从来不承认自己有预制菜。
他们打着“我们坚决不用预制菜”的招牌,卖着“手工现炒、传统技艺”的人设,收着人均100+的价格,结果端上来的是冷冻泥、工业汤和复热鱼,
然后,信誓旦旦地说绝对没有预制菜???
我们愿意为“你替我做饭”这件事付费。
我们不奢望你多高超,
只求你认真点,干净点,真材实料点。
更大的讽刺在于,本来呢,消费者不想做饭,才来去饭店吃饭。
结果现在发现,饭店也不想做饭了。
他们把“做饭”这件事外包给了中央厨房,再转包给调味料工厂,最后外送给冷链物流公司。
门店只是“终端热菜设备”。
我不想做饭,你也不想做饭,
那咱谁来做饭?
消费者不是反对预制,而是反对被欺骗。
做预制菜,不寒碜。
但你一边用黄瓜泥勾兑南瓜粥,一边说你是手艺人,一边用β-胡萝卜素熬鸡汤,一边说你不用添加剂。
这就不是餐饮标准化,这是人设诈骗。
我们掏的是真金白银,换来的却是工业品配情怀。
你收的不是钱,是智商税和信任费。
03
“饭店”这两个字,本来应该是温暖的。
一个城市不缺预制菜,但缺一口热乎的、真诚的饭。这顿饭,也许不需要多贵,但起码该有人气,有锅气,别全是冷库味。
如果饭店也变成“冷链终端”,消费者就没有再走进去的理由了。
到最后,做饭的,成了冻品厂和微波炉,吃饭的,只能选择放弃幻想,默默下单预制菜自己热。
你说你“从不预制”,我信了;
你说你“手工现做”,我付钱了;
你说你是“餐饮界良心”,我给你竖了大拇指。
结果我看到到了一年前的黄瓜泥、小羊腿、两岁的西蓝花,和一长传的化学名称。
对不起,西贝。
是你自己不想做饭,别怪我们不再捧场了。
我在西贝的卡里还充了几千块,现在有两千多没用完,
请问,可以退款吗?
来源:Tess外贸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