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骂00后不读书:谁愿花钱买“灵活就业”的空气文凭?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3 04:41 1

摘要:某汽车职业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民办高职院校,在2023年2月发布招生政策:凡2023级新生报到注册后即可获赠一部全新的iPhone 14手机;如不需要手机,可申请等额的专项助学金作为生活费补贴。校方表示,该政策不限专业、不限名额,且学费标准不

最近有个新闻,说民办高校快急疯了:学费打折、送手机、甚至包就业,结果还是招不到学生!

某汽车职业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民办高职院校,在2023年2月发布招生政策:凡2023级新生报到注册后即可获赠一部全新的iPhone 14手机;如不需要手机,可申请等额的专项助学金作为生活费补贴。校方表示,该政策不限专业、不限名额,且学费标准不变。

看见没?这就是扩招的后果。这哪是招生简章,简直是双十一促销啊!但笑完一想:为啥突然没人读书了?是学生变少了,还是学校“货不对板”?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场“招生荒”背后的魔幻现实!”

先看看招生数据有多夸张吧:2023年,某省民办专科录取率不到40%,有的学校甚至只招到计划的十分之一!校长们集体emo了,连夜开会研究对策,借鉴拼某多的策略,割韭菜也得趁早啊,于是以下战术策略应运而生:

战术一,福利内卷。入学送iPad、报销路费,堪比入职大厂福利。

战术二,专业名字求助于易经玄学。把“市场营销”改成“元宇宙直播带货”,可惜学生不长眼、不买账。

战术三,降分到地板——200分就能上大专,网友就纳闷了:“这分数线真的是指总分吗?怎么看都像拼某多的‘砍一刀’”,价格诱人但还是让人放心不下,招生指标的完成还是遥遥无期。

人都去哪儿了?往年那些财大气粗的渣渣们都去哪啦?为何以往的“留学”“速成”“交换生”“双文凭”这些概念都不好使啦?

原因一:00后开始“人间清醒”

“读三年花十万,毕业工资三千五?这买卖不划算!”现在年轻人算账比老板还精。民办高校学费年年涨,但就业率全靠“灵活就业”凑数。学生直接摆烂:“不如早点送外卖,至少月入过万不欠债。”

原因二:学历通胀,大专变“高仿”

以前大专算个文凭,现在HR看到民办学历,眼神堪比鉴宝专家:“这毕业证……不会是赝品吧?值吗?”更扎心的是,很多企业直接标“全日制本科起”,对大专简历人家看都不看一眼。

原因三:高职院校“偷家”成功

公办高职学费低、专业硬,还对接工厂包就业。反观某些民办学校,教的课程比祖传PPT还老,学生吐槽:“老师用Win7系统教我们AI绘图,魔幻不?”

凡此种种,反映出的深层问题依然浮出水面:这背后其实是民办高校的“人设崩塌”:

赚钱大于教书,部分学校把学生当ATM机器,宿舍费比房租还贵,食堂饭菜吃出“随机盲盒”,这与那些用一元学费将你拉下水,然后再狠狠宰你的做法有何区别?

还有专业复制粘贴。不管有没有师资,啥专业火就开啥。电竞专业可以没电脑,航空乘务也完全可以在操场练微笑。

最后一招就是就业魔术。签约率高达90%?细看全是“灵活就业”(摆摊)和“自由职业”(直播打赏)。

民办学校破局的关键在哪?民办高校想逆袭,得学学奶茶店的逻辑:“好喝不贵有真料”。具体表现为:

专业做减法:少搞“区块链养猪”“元宇宙直播”这种噱头,多开“新能源汽修”与“高级焊接”这种实实在在的专业。

就业玩真的:别签假协议,直接和企业联合,协议“入学即学徒”,“毕业就业无缝对接”。

学费透明化:公开说清钱花在哪,别让学生觉得“每一分钱的学费都在为校长的新车买单”。

说到底,不是学生不爱读书,而是讨厌“花钱买空气”。教育的本质是“用知识换希望”,如果学校自己都不信,又怎么能骗到年轻人?最后送民办高校一句话:“少些套路,多些黑板;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您怎么看民办高校招生难?如果是您,您会选民办高校还是直接打工?评论区聊聊!

来源:孤独王子说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