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场罗永浩与西贝莜面村的“预制菜”骂战,堪称2025年9月互联网的“舌尖大戏”。从微博互怼到直播对峙,双方把餐饮行业的透明度问题炒得沸沸扬扬。本文将以犀利幽默又冷静客观的笔触,梳理这场大战的来龙去脉,揭开预制菜的“三个真相”,并探讨如何让中国餐饮在争议中进化。
这场罗永浩与西贝莜面村的“预制菜”骂战,堪称2025年9月互联网的“舌尖大戏”。从微博互怼到直播对峙,双方把餐饮行业的透明度问题炒得沸沸扬扬。本文将以犀利幽默又冷静客观的笔触,梳理这场大战的来龙去脉,揭开预制菜的“三个真相”,并探讨如何让中国餐饮在争议中进化。以下是3000字的时事评论,分成清晰小节,带你吃透这锅“热汤”。
1. 战火点燃:老罗一嘴“预制”惹众怒9月10日,罗永浩一顿西贝饭吃完,微博甩出一句:“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 这话像往热油锅里扔了颗辣椒,瞬间炸翻全网。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坐不住了,发布会上一口咬定:“100%没有预制菜!”还连用三个“一定”放话要起诉老罗。 老罗哪是吃素的?连发20多条微博回怼:“准备好了”“遇到蠢人心累”“干到底”,还悬赏10万征集西贝用预制菜的证据,最后高调喊:“不针对西贝,只想推动行业透明化。”
风趣点说,这场骂战像极了街头小贩的叫卖PK:老罗吆喝“预制菜有毒”,贾老板回吼“现炒无罪”。结果,西贝日营收据说少了200万,舆论场一边倒向老罗,只有胖东来的于东来等少数人替西贝说话。 网友调侃:“贾老板这是自投罗网,偏要跟带货界的‘嘴炮王’硬刚!”确实,西贝回应得太急,像被甩耳光的丈夫,气急败坏喊:“来,你亲眼看我没出轨!”可这“出轨”真相,到底是个啥?
2. 老罗的“流量核弹”:带货还是带节奏?罗永浩,锤子手机的“情怀教主”转战直播带货后,靠一张嘴稳坐“节奏大师”宝座。他点名西贝的13道菜——葱香烤鱼、嫩烤羊排、鸡汤白玉山药炖豆腐——吐槽“除了豆腐汤和面鱼汤,其他没一个滚烫的”。 幽默点说,这不就是“花现炒的钱,吃加热的罐头”?老罗还祭出“神操作”:直播秀冷冻海鲈鱼配料表,三聚磷酸钠、保质期18个月,活脱脱像工业配方。 他甚至悬赏iPhone 17求“检测预制菜设备”,喊着要“横扫隐瞒的餐馆”。
老罗的“火力”不是头回点燃。前阵子他说董圣人一年赚二三十亿,结果被光速辟谣,话题凉凉。 这次对西贝,他有备而来,从吐槽到直播一气呵成,粉丝直呼:“罗老师又在为民除害!”但冷静想想,老罗真是“正义使者”吗?还是借“预制菜”炒流量,稳住带货帝国?毕竟,电商战场上,话题就是钱袋子。网友支持老罗,多半是电商粉,爱他“揭黑幕”的直男癌式正义。幽默比喻:老罗像19世纪的塞尔维斯,发明“洗手救命”却被医学界群殴——只不过,他这次的“洗手”是知情权,群殴的不是医学家,而是西贝的公关部。
3. 西贝的“防御滑铁卢”:自曝还是自救?西贝的回应,像个新手厨师炒菜——越忙越乱。贾国龙发布会上一脸委屈:“罗永浩花800多,吃得挺好,抹嘴就走!” 西贝推“罗永浩菜单”,承诺“不好吃不要钱,欢迎参观后厨”,还晒出中央厨房视频。 结果呢?视频一放,网友炸锅:羊排隔夜重烤、西兰花保质24个月、馕饼12个月——这不是“长寿菜”吗? 贾老板辩解:“中央厨房是预加工,不是预制菜,符合国家标准!”
2025年3月,六部门通知确实说,仅需解冻加热的才算预制菜,中央厨房的净菜、半成品不算。 可老罗反击:“标准没正式出台,你这擦边球打得飞起!”更尴尬的是,贾国龙早年自己吹过:“预制菜是大趋势,我们的功夫菜是高级预制。” 现在翻脸不认,网友调侃:“贾老板,你这是‘前预制、后现炒’的双面人生?” 西贝本是西北菜“标准化先锋”,明厨亮灶、真材实料、依法纳税五险一金,堪称餐饮圈“良心模范”。
可惜,公关失误把王牌打成笑话:硬刚老罗,拱火“受害者”人设;晒后厨,自曝“长寿菜”供应链。结果,营收狂跌,IPO计划蒙阴影。 胖东来于东来力挺西贝,视频却被删,账号私密,像地下党联络失败。 风趣说,西贝这波操作,像新手厨师端出“黑暗料理”——想秀刀工,结果切了自己手指。
4. 预制菜的真相一:定义模糊,谁在抠字眼?这场大战的核心,是预制菜的“三个真相”。第一个真相:预制菜到底是个啥?国家标准说,仅需解冻加热的才算,中央厨房的净菜、半成品不算。 但老百姓眼里,隔夜饭、速冻饺子、腌制肉——统统是“预制”。老罗吃的西贝菜,肉类可能中央厨房切好、调味,门店现炒,但保质期长得像“永生不朽”。
贾老板坚称“100%不是”,听起来像律师在法庭上抠字眼,不是厨师跟食客聊家常。网友吐槽:“羊排早上炖六七十分钟,赏味期三餐——今天上午、下午、明天早餐还能卖,这不就是预制+1?”幽默比喻:这就像谈恋爱,你说“我没出轨,只是和前任喝了杯咖啡”——技术上没错,感情上扎心。
西贝的“预加工”符合国标,但消费者要的是“现炒的锅气”,不是“标准化的冰冷”。老罗点名“18个月海鲈鱼”,等于把这模糊地带撕开给大众看:你叫它“预加工”,我叫它“预制”,名字不同,胃里一样凉。
5. 预制菜的真相二:知情权不是“键盘正义”第二个真相:消费者要的知情权,不是“键盘侠”的空谈,而是餐桌上的“菜单附录”。老罗呼吁立法强制标注预制菜, 国家卫健委的预制菜标准草案已过审,即将征求意见,首次纳入强制披露。 这点,老罗虽带节奏,但戳中要害。
中国餐饮万亿市场,预制菜渗透率15%-20%, 消费者花钱买“现炒幻觉”,却吃工业半成品——这不公平。西贝的“罗菜单”欢迎参观后厨是好招,但全国连锁,普通人哪有空飞去北京平谷中央厨房?风趣点说,知情权就像菜单上的“辣度提示”——不告诉我,我吃辣拉肚子,你还怪我“挑剔”?
老罗直播秀配料表,三聚磷酸钠、9个月肥肉,听着像化学实验,不是家常菜谱。 网友怒了:“花80块吃羊排,还要自带温度计?” 强制标注不是要砸饭碗,而是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你卖预制,我可以选;你瞒着,我只能骂。
6. 预制菜的真相三:黑心料理包才是真“妖魔”第三个真相:大众讨厌预制菜,不是恨“高效”,而恨“黑心”。生活中,谁没用过广义预制?妈妈的速冻饺子、超市挂面、街头腌肉烧烤——统统沾边。 日本吉野家、便利店,全靠预制标准化,卖得飞起。 但中国的问题,是“劣币驱逐良币”:小作坊的地沟油、僵尸肉、染色剂,裹着料理包上桌,变“超值外卖”。 冻三年老肉,加嫩肉粉“返老还童”;污水横流的后厨,一勺三花淡奶变“新鲜”。 这才是“舌尖上的恐惧”。
西贝虽不是“罪魁”,但高价卖“预加工”,也中枪。支持老罗的多是电商党,爱“透明带货”;挺西贝的是餐饮老将,怕“一刀切”砸饭碗。 胖东来于东来的金句说得好:“正义不是键盘侠,而是实干家付出的心血。” 西贝的明厨亮灶、五险一金,是行业灯塔。 但灯塔得亮堂点,别让“长寿菜”的影子吓跑客人。幽默说,西贝的中央厨房像个“高科技冰箱”,效率高,但少了点“家常烟火”。
7. 谁赢了?谁输了?一场没赢家的骂战这场大战没赢家。老罗赢了流量,直播间人气爆棚;西贝输了口碑,营收狂跌,IPO添变数。 网友吃瓜,行业瑟瑟发抖。预制菜不是妖魔,而是工具——关键看怎么用。想纯现炒?自己下厨或砸钱吃私房菜,等两小时炖鸡汤去吧。 现实是,预制是刚需,借这事儿,推动立法、统一标准、阳光监督,才是正道。
老罗的“知情权”喊得响,但别把预制菜一棒子打死;西贝的“标准化”有功,但别用“国标”当挡箭牌。餐饮行业,寒冬已至,失业潮汹涌,西贝、胖东来们在试错中求生,值得尊重。 但尊重不等于沉默——让无良小作坊滚蛋,让西贝们晒配料表、标知情权,中国餐饮才能“走出国门”。
8. 结尾:和解吧,来场“预制PK现炒”直播风趣收尾:老罗和贾老板,要不和解吧?来场“预制PK现炒”直播,边吃边聊,谁赢了请客。网友省得猜谜,行业多点笑声。毕竟,民以食为天,别让“骂战”凉了饭碗。下次我去西贝,得带个温度计——至少,汤得烫手,才叫“真火”!未来,愿中国餐饮用透明回应不信任,用标准平息争议,用阳光和监督,让“锅气”飘向世界。
来源:楚风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