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驶入智能网联汽车“快车道” ——中汽中心智能网联科技创新基地项目落户东丽经开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4 10:15 1

摘要:9月12日,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论坛在东丽经开区举办,来自国内外行业机构、高校以及传统整车、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企业等近300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中汽中心智能网联科技创新基地项目正式启动。与此同时,16个核心技术联合实验

9月12日,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论坛在东丽经开区举办,来自国内外行业机构、高校以及传统整车、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企业等近300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中汽中心智能网联科技创新基地项目正式启动。与此同时,16个核心技术联合实验室揭牌,国内首个车用人工智能“SAFER AI”基准试验场同步成立。这意味着天津在智能网联汽车的系统性创新与产业生态构建上迈出关键一步。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创新”,国家级平台正式启航

智能网联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从“电动化”向“智能化、网联化”深度转型的核心赛道,更是我市锚定“制造业立市、科技创新强市”战略目标的关键突破口。

此次落户东丽经开区的中汽中心智能网联科技创新基地项目占地面积146.7亩,总投资17.89亿元,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全链条技术,涵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四大业务板块,成为推动京津冀汽车产业集群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引擎。

据介绍,该项目的布局就像是为我市汽车产业装上“智慧大脑”——将填补我市在智能驾驶算法优化、车路协同技术验证、数据安全合规研究等领域的空白,成为集聚人工智能、车联网、大数据等高端人才的“强磁场”,成为链接上下游企业、打通“研—产—测—用”闭环的“立交桥”。

“智能网联是汽车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也是未来行业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为此,中汽中心专业化整合内部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资源,注册成立中汽智能科技,打造我国首个覆盖智能网联汽车全价值链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性创新’的新阶段,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中汽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表示。

天津成为智能网联发展的“试验田”与“新高地”

“天津作为全国第二批车联网先导区,正在加速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新赛道。”活动现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崔伟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已达3066公里,即将实现全域开放;京东、小马智行等企业共计128辆自动驾驶车辆已在津开展测试与示范运营,累计完成接驳1.3万人次、物流配送超25万公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天津港至马驹桥的公路货运自动驾驶项目成为国内首个跨省市干线物流车路协同商业化试点,标志着天津在真实场景应用中走在全国前列。政策层面也在不断突破,《天津市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条例》已审议通过,预计年底出台,将为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上路和产业规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中汽中心智能网联科技创新基地项目致力于建设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打造集技术研发、测试验证、标准制定与产业孵化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崔伟表示,该基地的建成,将显著增强我市智能网联汽车核心竞争力,助推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并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力打造全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

“东丽区和中汽中心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自2020年以来,相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落户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项目,高标准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港,在检测认证、智能网联、产品开发、技术服务、行业智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在东丽区委书记贾堤看来,此次智能网联科技创新基地的启用,是双方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助力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国际化迈进的又一重大举措。

据悉,当前,中汽中心智能网联科技创新基地项目已完成土地挂牌,主体公司中汽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已完成注册,资本金10亿元。东丽区在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的同时,紧盯关键时间节点压茬推进,服务项目抢开工、快建设、早见效。“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与中汽中心保持密切合作,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引领,积极发挥央地协同效应,紧密围绕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与协同发展,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全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贾堤说。(天津日报记者:张清)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