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欧洲,一度是病毒的发源地,纵观人类历史上很多的怪病,几乎都能在欧洲找到影子,不论是黑死病,还是各种大流行的瘟疫。而面对这些绝症,哪怕到了今天,人类依然没有万全之法应对。不过在100多年前,有一个人,因为自己的好奇心,拯救了7900万人,他就是罗伯特·科赫。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欧洲,一度是病毒的发源地,纵观人类历史上很多的怪病,几乎都能在欧洲找到影子,不论是黑死病,还是各种大流行的瘟疫。而面对这些绝症,哪怕到了今天,人类依然没有万全之法应对。不过在100多年前,有一个人,因为自己的好奇心,拯救了7900万人,他就是罗伯特·科赫。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曾因醉心研究,废寝忘食,但是在39岁那年,他忽然轰动了整个欧洲,人们称呼他为“绝症杀手”。虽然到了今天,也许有很多人已经忘记了他的名字,可只要提到他对人类历史上的贡献,必然会由衷的感到敬佩。
接下来,就让我们聊一聊,罗伯特的传奇人生。
白色“恐怖”的流行
欧洲的大规模传染病,每次造成的危害,都是十分恐怖的。当初大英的黑死病,被国王寄希望于女巫,但这么一个神棍,只会骗人,上哪能治病?当绝症和迷信联系起来,受罪的永远只有普通人,被神棍针对,惨遭火刑的人,并不在少数。
所以,尽管欧洲世界,逐渐发展了起来,他们应对疾病的方法,基本都没变过。哪怕是面对几年前的新冠,还是那副老样子。但是,曾经有过例外——罗伯特。
罗伯特出生于18世纪的德国,在他很小的时候,欧洲就被一片白色的“恐怖”包围了。当时是工业化的发展高潮,欧洲的工业,领先世界,但随着城市化的建设猛踩油门,导致人口过于密集,而结核病的流行,瞬间传了开来。
在那个时代,医疗条件很差,工业发达确实是真的,可差劲的卫生条件,等于多加了一层恶性BUFF。让结核病迅速传播了开来,只要人一感染,发烧咳嗽和胃口差,都是最轻的症状。虽然发病率只有10%,但致死率超过了80%。
可怕的是,这种病流行了一个多世纪,尤其是当时著名的工业国家,感染多的情况下,90%都是患者,少一点的70%。平均10万个人里面,就有1000人死亡。各国的医生和科学家,都希望能早日破解结核病的病因,但迟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而罗伯特,正是想要解决疾病的人之一,他小时候便对这种病产生了好奇,难道真的束手无策吗?如何治疗结核病,成了罗伯特好奇的点,所以他将来选择成为一名科学家。只是他的科学之路,走的非常不顺利。
作为家中13个子女之一,罗伯特宛如家中的小透明,至于他从小的生活条件,也实在不怎么样。
父亲是矿工,收入虽然还凑合,但养活一家15口,实在是太勉强了。母亲在家照顾孩子,只不过13个娃娃,闹起来没有一个省心的。在父母的眼里,孩子们小的时候,性格大差不差,所以罗伯特也只被当做小透明看待和养活。
但是,到了罗伯特记事之后,他渐渐对科学产生了兴趣。罗伯特打小就脑子好使,他整了一个小型“动物园”,把抓到的昆虫和树叶放在里面,研究昆虫的变化。而且,罗伯特还有一个愿望,就是长大之后成为一名航海家,坐船前往世界各地。
只不过,一件事的发生,让罗伯特对科学的好奇心更加坚定,这件事发生在他少年时期。不巧的是,这一年的欧洲大流行病更加猖獗。那么,罗伯特究竟见证了何物,让他产生了成为科学家的梦想?
好奇心与救赎
欧洲遇到死亡事件,教堂会敲钟,不论是富人区,还是贫民区,总有一口钟会被敲响。在罗伯特家附近,传来了一阵刺耳的丧钟声,邻居上门和母亲说了几乎话,她便换上了一身衣服,并且带着罗伯特一起前往现场,为丧生的牧师祈祷。
罗伯特一脸懵懂的跟着母亲来到庄严肃穆的教堂,所有人都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双手合十向牧师默哀。等到祈祷完毕,罗伯特便小声的询问母亲,牧师为什么会突然死去?母亲告诉他,牧师得了绝症,一种永远也不可能治愈的恐怖绝症。
“神明没办法,医生也做不到”。
大流行的结核病,成了当时人们谈之色变的话题,罗伯特多多少少也听过一些,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快联想到牧师去世的原因。只不过,母亲这番“肯定”的说法,让罗伯特更加好奇了,难道绝症真的无从下手吗?他想要试一试,能不能正面战胜绝症。
但是,罗伯特和绝症的较量,还要等很久以后才能初现端倪。
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罗伯特的人生规划,以科学为重,而且他的成绩一直非常好,毕业后顺利考上了医生。虽然靠着“医生”的身份,让家人受到了尊重,但那个年代的医学研究,还是非常落后的。罗伯特很想有一所自己的实验室,专门研究如何对抗病毒,奈何经费紧缺,设备更是贵的要命。
同时,罗伯特成为医生后不久,他所在的小镇,忽然流传了另一种恐怖疾病,名为炭疽病。从皮肤溃烂到浑身发肿,再到痛苦的死去,这种病医院根本没法治。随着感染的动物越来越多,死亡数量激增,罗伯特在目睹后,也为此发愁,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研究出治疗的方法。
然而,由于醉心研究,罗伯特经常待在自己搭建的“实验室”里面,用陈旧的设备钻研到好几天不回家。废寝忘食,都成了一种习惯。
对于罗伯特而言,他要将所有的精力,都投身在科学中,争取早日找到破解绝症的方法。幸运的是,罗伯特遇到后来的妻子,她非常通情达理,不仅理解他的工作和追求,还在生日那天送了他一台显微镜。要知道,显微镜在当年可不便宜,正是有了这个设备,罗伯特与绝症的对抗,迎来了转机。
炭疽病在动物中流行的很快,有的农场主,因此损失了好几百只羊,当地流言四起,迷信的说法越传越邪乎。罗伯特研究的几年时间,这种病完全没有结束的迹象。而在此之前不久,有其他的科学家,在病死的动物体内,提取到了细菌。
只不过,由于细菌太小了,科学家也不敢证明,这就是动物病死的原因。但罗伯特的思维能力强,他也提取到了同样的细菌,用小白鼠进行实验。而实验的结果,让罗伯特觉得难以置信,细菌繁殖的速度惊人。打个比方,哪怕是一头牛,都能在很快的时间,被细菌繁殖遍布全身。
更可怕的是,这种细菌还会“躲”,不管是天冷,还是天热,都能躲在一个适宜“生存”的角落,逐渐形成一种孢子。当这种孢子爆发,便会产生致命的疾病。随着研究报告发表出去,罗伯特声名大噪,而自从出名后,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实验室,用来研究如何对抗结核病。
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由此拉开序幕,而罗伯特又是如何拯救千万人的呢?
“绝症杀手”的降临
炭疽病的防御方法,是把死亡后的动物尸体烧化,或者深埋在地底。将细菌和流行病的真面目撕碎,罗伯特可谓是当之无愧的科学界第一人。通过分离细菌,他成功做到了控制绝症的蔓延。当拥有了一间先进的实验室后,罗伯特便开始全力以赴,针对结核病。
幼时的见闻,让他终身难忘。牧师被结核病带走,但这种病真的没法治愈吗?为了能破解谜题,罗伯特做出了一件让世人更惊讶的事,他因为显微镜无法拍照,光靠手绘不足以完整画出细菌的本来模样,干脆研究了一台能直接拍照的显微镜。
这下可倒好,原本是医学研究,瞬间成了理工大神。从这时开始,罗伯特试着找到分离细菌和培养的方法,由于大多数细菌没有颜色,难以辨认,他就想出怎么让细菌染色。这就相当于给细菌标记,比如从结核病中分离的细菌,标记成蓝色,用于和其他类型区分。
后来,罗伯特真的做到了分离,而且成功培养了结核分枝杆菌,并移植到一只豚鼠身上,结果豚鼠真的感染了结核病。而这一发现,震惊了科学界,因为如果确定是一种细菌导致疾病发生,那就证明,只要能阻止这种细菌的蔓延和扩散,绝症将成为过去式。这一年,罗伯特39岁,他的发现轰动了整个欧洲。
因为治疗有了新方向,科学家和医生的研究,都只剩一个目标,如何解决掉细菌。到了今天,预防这一疾病的疫苗已经普及了,还研发出了许多对抗的药物,治愈了提升非常明显。自2000年以来,罗伯特的研究,已经治愈了7900万名患者。
虽然,当下结核病依然存在,每年仍有不少人为此丧生,但罗伯特已经为后人铺好了路,世界各国也在研究新型的药物,保证治疗的周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结束。或者是研究特效和疫苗,做到彻底消灭这一可怕的细菌。
拯救了上千万人的罗伯特,被称为“绝症杀手”,实至名归。除了前面提到的这两项疾病研究,他还沉迷于研究其他病毒,包括霍乱、鼠疫、疟疾等等。虽然拿到了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终身的荣耀,但罗伯特对于科学的坚持,依然如当初一般。
只不过,遗憾的是,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去世的时候,只有67岁。由于常年的奔波劳碌,他患上了心脏病,生命的最后,躺在一张椅子上,静静离开了人世间。
罗伯特离去了,很多现代人也记不太清他的名字了,但他为全人类所做的贡献,将会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为后人所敬仰。
信源:《新华社客户端》——《卷土重来!这个古老的传染病为何“阴魂不散”?》
《医学新观点》——《142年前,他揭开了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的神秘面纱》
《澎湃新闻》——《他救了几千万人,却被妻子抛弃,39岁轰动欧洲被称为绝症杀手》
来源:迷雾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