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9日,多哈被约15架以色列战机轰炸,理由是其“窝藏恐怖分子(指哈马斯)”。英国广播公司称,以色列是公认的中东地区“小霸王”,总在“肆意攻击”他国,例如也门和伊朗等,卡塔尔是短短72小时内第六个遭以袭击的国家。
央视新闻
浓烟裹着火焰往上蹿,玻璃碎片撒了一地,墙壁受损严重,到处都是惊慌躲避的人。这里不是加沙,是卡塔尔首都。
当地时间9日,多哈被约15架以色列战机轰炸,理由是其“窝藏恐怖分子(指哈马斯)”。英国广播公司称,以色列是公认的中东地区“小霸王”,总在“肆意攻击”他国,例如也门和伊朗等,卡塔尔是短短72小时内第六个遭以袭击的国家。
而空袭卡塔尔,这含义可就不一样了。
以色列:这套是跟美国学的
今年5月,特朗普访问卡塔尔,成为首位正式访问卡塔尔的美国现任总统。作为美国的“重要非北约盟友”,卡塔尔还拥有美国在中东最大的军事基地。
美国常借助卡塔尔的调解能力斡旋地区冲突,而卡塔尔更是加沙停火谈判的关键斡旋方。
最讽刺的是,被轰炸时,哈马斯高层正坐在大楼里与卡塔尔商量加沙停火条件。
一边谈和,一边轰炸,这明摆着是把国际规则踩在脚下。面对舆论,以色列却搬出美国做挡箭牌。
以色列总理 内塔尼亚胡:我们采取的行动与美国在阿富汗追捕“基地组织”并在巴基斯坦击毙本·拉登完全一致。
事后,特朗普致电卡塔尔国家元首,保证此类事件不会再度发生。但以方选择无视,再度发出威胁。内塔尼亚胡警告称,“包括卡塔尔在内所有窝藏犯罪分子的国家,务必驱逐他们,或将其绳之以法。如果你们不这样做,以色列就会这么做。”
“盟友”炸了“盟友”
美军雷达却集体“失明”?
一名以色列高级官员透露,美国总统“批准”了本次袭击。然而美以双方的反应,更像是心照不宣的“唱双簧”:一个忙着“甩锅”,一个忙着“接锅”。
特朗普称没有提前收到以色列发动此次袭击的通知;内塔尼亚胡则称袭击是一场完全独立的行动,以色列对该行动负全责。
似乎是急于撇清关系,特朗普还补充称“得知时为时已晚,无法进行干预”。
关于是否提前通报,美国和卡塔尔的说法相互矛盾。白宫方面称特朗普立即指示了向卡塔尔通报即将发生的袭击。卡塔尔首相却称遭以袭击10分钟后才接到美方电话。
这10分钟的时间差,让美国所谓的“立即通报”更像是刻意安排。
更令人疑惑的是,美国如此强大的军事能力,为何会眼睁睁看着盟友遇袭?
在卡塔尔的美军基地部署着“爱国者”和“萨德”等多型先进防空反导系统,这让许多媒体都表示质疑:美国竟然没发现以色列战机逼近,这话谁信?毕竟约15架非隐身战机,无论是“直扑”卡塔尔,还是绕道叙利亚、伊拉克,理论上都难逃过驻中东美军的监视。
6月,伊朗空袭卡塔尔美军基地,美方大肆宣扬这里的美制武器“无敌”,如今面对以色列的空袭,怎么就沉默了?
美媒称,美以利益高度绑定,美方很少因军事行动公开谴责以色列,从历史上看,即使引发舆论批评,美方还是坚定支持以色列。
有外媒直言,美国可能并不同意这次袭击,但又不敢明显得罪以色列,只好做足表面功夫。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卡塔尔首都弥漫着强烈的震惊和背叛感”。14至15日,卡塔尔将举行阿拉伯-伊斯兰紧急峰会,商讨本次遇袭事件,希望形成“集体的地区回应”。
当卡塔尔这样的美国亲密盟友都能遭到以色列的攻击,这让外媒纷纷猜测以方下一个目标会是谁?毕竟在美方的“有色眼镜”里,盟友也分三六九等。
当“盟友”公然轰炸“盟友”,当雷达“选择性失明”,究竟是谁在纵容这种践踏国际规则的行径?在亲密关系和利益捆绑面前,难道任何一国的主权都可以成为随意牺牲的代价?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