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智”造春耕图景 “三抓三促”激活魔芋产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8 11:06 2

摘要:三月春耕时节,陕西省魔芋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深入魔芋生产一线,开展春耕生产技术指导系列活动,通过"技术培训+实地指导+模式创新"三维联动,为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三月春耕时节,陕西省魔芋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深入魔芋生产一线,开展春耕生产技术指导系列活动,通过"技术培训+实地指导+模式创新"三维联动,为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3月12日,陕西省魔芋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安康市农科院副院长周高新,安康学院副教授沈川,体系岗位专家蔡阳光、秘书长覃剑锋一行赴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魔芋种植基地,详细了解魔芋加工及精粉销售情况,专家团队针对"一年制"与"两年免耕"种植模式开展对比研究,建议基地要进一步规范林下良种繁育和商品魔芋堆土栽培技术,建立标准化种芋繁育和商品芋生产示范基地。针对林下种植基地产生产道路问题,现场联系相关部门协调建设事宜,为魔芋机械化生产打通"最后一公里"。

3月19日专家一行赶赴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蔺河镇蒋家关村开展轻质化盆栽魔芋技术培训,岚皋县各镇农技员、经营主体及种植大户100余人参加培训。

在培训会上,国家科技特派团岚皋县魔芋产业组组长、陕西省魔芋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安康市农科院薯类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段龙飞从盆栽魔芋优势、栽培技术要点、提质增效情况以及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并就栽培品种选择、营养钵大小、营养土配置及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技术与学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专家建议岚皋县要发动农户充分利用有自然遮阴条件的房前屋后、林边隙地等区域,发展适度规模轻质化盆栽魔芋,通过栽培模式创新,解决魔芋种植中发病率高、产量低、生产管理成本高等问题。

3月22日,陕西省魔芋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安康市农科院副院长周高新带领科研人员赴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涧池镇新华村开展魔芋春耕生产技术指导。

在安康市汉阴县新华村永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魔芋种植基地,陕西省魔芋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周高新就“光伏+盆栽魔芋”和“魔芋+玉米”套种两种模式在播种环节的关键技术要点与基地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建议播种前一定要精选种芋,防止因种芋带病引起交叉感染;“魔芋+玉米”套种模式应采取深沟高垄栽培,做好中后期的遮荫防晒工作;盆栽魔芋应注重营养土的配置,充分利用山林土资源和光伏遮荫的有利条件,做好水肥管理工作,确保魔芋丰产丰收。

3月25日专家一行赴安康市旬阳县构元镇和铜钱关镇开展魔芋春耕生产技术指导。

在旬阳县王义洵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魔芋种植基地,专家团队实地查看了新建魔芋基地的选址、备种及土壤等立地条件,建议在播种时要严把种子质量,利用小型机械开沟覆土,提高播种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并要做好玉米遮荫套种等后期管理。在陕西欣绿源生态农业公司和陕西鑫富发农业发展农民合作社魔芋种植基地,专家团队查看了魔芋就地越冬及春耕备种情况,与基地负责人就地块选择、土壤改良和起垄栽培等技术要点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希望基地要遵循魔芋生长规律,提高科学种植魔芋水平。

3月26日,指导组一行先后到安康市岚皋县明富魔芋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岚皋县晟兴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蔺佳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镶园家庭农场,实地察看魔芋种质资源圃、“蓄沼芋”种植模式、林下种植基地及生产种芋质量等情况,就2025年魔芋品种示范展示工作提出相关要求,希望经营主体立足当地土地、林地等资源禀赋,进一步提升魔芋产业发展信心,凝聚合力树立全国魔芋产业发展标杆;围绕秦巴魔芋良种繁育中心建设,在林下良种繁育技术上再提高,确保种芋质量和有效供给;围绕商品魔芋单产提升行动,在种植管理技术及模式上再创新,因地制宜推广林下起垄堆土栽培、大田宽垄深沟套种、庭院轻质化盆栽及“蓄沼芋”等技术模式;围绕魔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展示工作,以科技赋能推进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本次系列活动累计开展现场指导12场次,培训农户300余人次,推动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7个,推广种植技术模式4项。陕西省魔芋产业技术体系将持续深化"科技特派员+龙头企业+合作社"服务机制,通过品种培优、技术集成、模式创新,全力打造全国魔芋产业发展标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农业科技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