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少时总以为,血脉最亲靠得住,长大后才发现,人生的羁绊千丝万缕,兄弟姐妹之间能和谐相处,是一种难得的福气,更是一种大智慧。
人到六十岁,回首过往,才真正体会到《增广贤文》里那句话:“兄弟姐妹本同根,人生何必生闲气。”
年少时总以为,血脉最亲靠得住,长大后才发现,人生的羁绊千丝万缕,兄弟姐妹之间能和谐相处,是一种难得的福气,更是一种大智慧。
六十以后,无论你曾多辉煌、或有多少遗憾,都该明白一个道理:自己的日子,已经进入下半场,所有的情分都需好好珍惜。
不再是一味付出,也无需非得争个输赢,你的生活重心,早已悄然更换。尤其是在与兄弟姐妹相处中,这三件事,最需格外留意,别再犯糊涂——
一、不在兄弟姐妹面前“攀比”生活得失
青年时常爱较量,觉得谁仕途顺遂、家业兴旺,谁就风光无限。但人渐老才明白,日子终究是自己的,别人再盛也替代不了你的欢愉悲苦。
《红楼梦》里贾雨村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兄弟姐妹间,一旦沾染上比较的心态,烦恼就无穷无尽。
其实,到了六十,拼的不是财产高低、儿女成败,而是内心是否安稳、身体可否安康。
有些人喜欢在家人面前夸耀子女有出息、自己多有本事,看似自豪,实则为难了双方。因为每个人的命运不同,何苦互生疏离?
余生,不妨学会欣赏彼此的小幸福,把握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淡看功名利禄,惜取团圆时光。
二、不在兄弟姐妹面前“算计”利益得失
俗话说:树大有枯枝,族盛有败叶。人越是年老,越要避开现实的算计,尤其在利益面前,千万莫把手伸太长。
许多家庭矛盾,无非是因为老人的分配不公或一句无心之言便引发嫌隙。这世上,没有绝对公平,有的只是彼此成全。
你给予了真心,对方未必领情;你争得寸土,也难得一片心安。正如《菜根谭》所言:“退一步天地宽,让三分心自安。”
六十以后,真正聪明的人,会选择忘记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得到再多,终归带不走;你看淡了,反倒一身轻。
所以,在兄弟姐妹面前,不翻旧账、不忆旧怨,哪怕短时吃点亏,也要守住团圆的底线。
有福大家享,有难一起担,远比斤斤计较来得温暖。
三、不在兄弟姐妹面前“摆老资格”或讲大道理
年轻时尚能说服,年纪大了,再喜欢指点别人,不过自讨没趣。年岁增长后,最大的智慧是沉默和宽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不急于纠正,也无需证明自己过得更有道理。
有些人年老后,总觉自己在人生路上踩过无数坑,自认为高人一等,常对兄弟姐妹教训不停,无意间伤了和气。
殊不知,真正的涵养,不在话语里,而是在尊重中。正如王阳明所说:“知行合一。”懂的多未必讲出来,会做的随缘就好。
与其居高临下,把家人推远,不如收起锋芒,留点温和,把家风延续。面对分歧,不过多争辩,心平气和才是通往幸福的路。
其实六十以后,兄弟姐妹就是你这世界最熟悉的人。幼时的欢笑,生命里的故事,都已融进彼此的血脉。不管今后身份如何变迁,都请记住:一声兄弟姐妹,牵的是一颗心、念的是一份亲。
慢慢去体会,“人生不过草木一秋”。该放下的要放下,该珍惜的莫错过。与兄弟姐妹相逢一笑,聊聊家常,说说健康,剩下的留给岁月消磨。
让晚年的时光,不留遗憾,不生隔膜,正所谓“手足情深人自老,天涯共此一轮明月”。
余生很短,愿我们都在温柔善待亲情的路上,守得云开见月明。
一句不争,一份谦让,一点善意,都是来日再忆起时的温暖底色。
来源:柚一情感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