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文化富矿”密码——北疆文化活动季的进阶攻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4 09:26 1

摘要:当第二十届“北疆文明之光·海拉尔之夏”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把文艺舞台搭建在百姓身边,将集艺术展演、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盛会送到群众心坎上;当内蒙古自治区第35届草原那达慕,让游客化身草原“王子公主”,全方位感受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当“唱响北疆”2025内蒙古民歌大会

当第二十届“北疆文明之光·海拉尔之夏”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把文艺舞台搭建在百姓身边,将集艺术展演、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盛会送到群众心坎上;当内蒙古自治区第35届草原那达慕,让游客化身草原“王子公主”,全方位感受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当“唱响北疆”2025内蒙古民歌大会在乌海湖演艺广场拉开帷幕,气势恢宏的乐器合奏与歌舞表演《黄河岸边踏歌行》点燃全场气氛……

乐器合奏与歌舞表演《黄河岸边踏歌行》。

这场覆盖内蒙古东中西的北疆文化活动季,正以8大板块重点活动为“钥匙”,解锁着北疆文化的“富矿”密码。从启动专场演出、精品展演、展览展示,到群众文化活动、文旅融合、展映展播、汇报演出,再到盟市联动,北疆文化活动季,已成为一场全链条布局、高水准交流、深文旅融合的文化进阶盛宴。

深挖“文化富矿”:全链条布局呈现北疆文化建设新成果

北疆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类型多样,在北疆文化活动季期间,内蒙古突出打响北疆文化品牌,立足深挖北疆文化“富矿”,全链条、多维度布局,在作品创作、舞台演艺、视觉制作、场景体验等各环节紧扣北疆特色,集中呈现北疆文化建设最新成果,让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

在“歌游内蒙古”北疆文化活动季启动专场演出“经典作品音乐会”中,《北疆欢歌》将马头琴经典《万马奔腾》与二胡经典《战马奔腾》大胆融合创编,配合百人演奏团队以及无人机编队表演,生动展现北疆文化的雄浑壮阔,以及中华传统艺术的和谐共生;情景表演《黄河千鼓·绸舞山河》,通过嘹亮的歌声搭配激昂的唢呐、震天的腰鼓与灵动的绸舞,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黄河文化与北疆风情的深度交融。“新星新作演唱会”则是挖掘了内蒙古近十年涌现的优秀原创作品和新人力量,用充满活力的音乐语言,展现新时代内蒙古的发展风貌。

8月28日,《壮美黄河》交响音乐会在内蒙古艺术剧院音乐厅奏响。

8月28日晚,内蒙古艺术剧院原创交响乐《壮美黄河》完成首演,这是内蒙古各族儿女用世界性的音乐语言,展现中华民族的音乐风骨、精神图腾,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壮美黄河》创作中,作曲家叶尔达大胆汲取黄河“几字弯”地区丰富的民歌素材,将漫瀚调、二人台、鄂尔多斯民歌等五种民乐民歌的音乐元素融入创作之中。

在整个北疆文化活动季,紧扣北疆特色的新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作品不仅在内容上扎根北疆,在形式上也不断创新,将内蒙古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手法相结合,让北疆文化的表达更具时代感。

推动“交流互鉴”:高端项目赋能北疆文化创新发展

打响北疆文化品牌,既要深耕本土,也要放眼全国、面向世界。内蒙古积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在北疆文化活动季引进国内外高端文化项目,在交流互鉴中推动北疆文化创新发展。

北疆文化活动季期间,内蒙古先后引进中国原生民歌节、中国杂技北疆行等专业项目,吸引了全国顶尖的艺术团队与文艺工作者齐聚祖国北疆,为北疆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原生民歌节汇聚了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65支传统音乐表演队,带来4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演队伍携手当地乌兰牧骑,深入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在广场、校园、牧区、景区、街区等,开展集中展演、走基层惠民演出,举办丝绸之路集市、“民乐中国”AI互动等活动,通过搭建蒙古包、陈设各类非遗产品、民俗服饰换装体验等,让游客体验草原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杂技《木兰归·立绸》。

第二届“中国杂技北疆行”展演邀约北京、天津、河北、浙江、山东、四川等全国多地顶尖院团及内蒙古本土精英力量,为观众带来杂技魔术精品佳作。其中,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团表演的立绸《木兰归》,用单人绸吊讲述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事,打造出兼具北疆特色与国际水准的杂技精品。这种“引进+融合”的模式,不仅丰富了北疆文化的内容,更提升了其创新能力与传播力。

国际文化交流项目的引入,让北疆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内蒙古博物院新馆开放之际,“古希腊之美——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文物精品展”同步开放。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阳神阿波罗……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122件/套珍贵文物展出,不仅让内蒙古观众在家门口感受世界文明的璀璨,也为北疆文化的国际化表达提供新思路。

整合文旅资源:盟市重点活动点燃全区文化热情

内蒙古地域辽阔,东中西部各具特色,构成了北疆文化的多彩图谱。为让这些特色文化“串珠成链”,形成品牌合力,内蒙古立足全区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整合各盟市特色文化品牌,在北疆文化活动季推出38项重点文化活动,让内蒙古从东到西都“火”起来,让北疆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核心IP。

在满洲里市城中草原,满洲里市第二十一届市民文化艺术节精彩纷呈,专业演员和文艺爱好者同台献艺,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场视听盛宴。演出涵盖古筝齐奏、独唱、舞蹈与马头琴齐奏,融合传统与地方特色。

那达慕承载着北疆各族儿女共同的文化记忆。在锡林郭勒盟,内蒙古自治区第35届草原那达慕除了摔跤、赛马、射箭等传统项目,还新增了草原音乐会、民族服饰展演、非遗手作体验等活动,游客们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的竞技表演,还能亲手制作奶食品、学习蒙古族刺绣,深度体验草原文化的魅力。

即将举办的阿拉善英雄会则将沙漠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成为众多人追捧的文化盛会。据了解,今年英雄会不仅包含越野车展、改装车展、低空飞行展等特色展会市集,还囊括沙漠越野训练营、热气球体验、餐食及车贴文创礼包等众多项目,人们将在精彩活动中感受英雄会的狂野与浪漫。阿拉善英雄会这一招牌也将更加耀眼。

随着解锁北疆文化“富矿”的方式越来越多,北疆大地必将涌现更多深挖文化精髓的精品力作,搭建起更多拓展交流维度的平台,落地更多深化文旅融合的项目,而北疆文化的整体品牌效应也将随之不断凸显,吸引越来越多人走进内蒙古、读懂北疆文化。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孙柳

来源:内蒙古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