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5年2月24日,唐某、吴某(均17岁)在上海海底捞外滩店包间用餐后,站上餐桌向火锅内小便并互相拍摄视频。2月27日,吴某将视频发布至朋友圈,引发了全网的传播,对海底捞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冲击。
养不教,则“债”相随!
“海底捞小便事件”在近日有了最终的判决结果:涉案者父母赔偿220万元。
我们且来回顾下事情的经过:
在2025年2月24日,唐某、吴某(均17岁)在上海海底捞外滩店包间用餐后,站上餐桌向火锅内小便并互相拍摄视频。2月27日,吴某将视频发布至朋友圈,引发了全网的传播,对海底捞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冲击。
怎么会发生如此荒唐的事情呢?
我们普通人肯定是没法理解他们的荒唐行为的,这事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的,主要是他们长期以来就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才会言行和举止超出了常人所能理解的范围。他们为何会做这样的事?可能就是酒后一句言语调侃“你敢不敢在火锅内撒娇,我敢”,然后对方来了句,“谁不敢呀”。两个人随之就站到了桌子上,解开了裤子,做出了荒唐事。做了就做了,还拍视频并发布在朋友圈跟人炫耀自己有多厉害,这简直就是作死的行为。
人啊,自作孽不可活,早晚会闯出滔天大祸。
他们不是不懂事,都已经年满17岁了,行为还如此荒唐,那么就要为自己的癫狂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你是未成年人,你没钱可以不处罚你,但是你的父母作为监护人有失职行为,肯定要为自己孩子的不当行为买单。
这个事件对海底捞品牌形象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和经济损失。
海底捞销毁涉事门店全部餐具,深度消毒并停业整顿;对2月24日至3月8日期间消费的4109单顾客全额退款+10倍现金补偿,预估支持超千万元。
给商家造成了那么严重的损失,他们的父母必须得承担相应的责任。
经法院一审判决,涉案者父母赔偿220万元,优先从唐某、吴某个人财产支付,不足部分由父母赔偿。
可能就有人说了,至于赔偿那么多吗?万一他们的父母赔不起怎么办?
赔不起也得赔,法院并不是毫无依据开出这个罚单,唐某、吴某的父母财产有多少,官方都是可以直接查得到的,你犯事了,直接就能从冻结你的个人账户,由不得你同不同意。所以唐某、吴某的父母只能认栽,谁让他们教养出了无德的孩子呢。
未成年砸了,未成年并不是免责金牌,家庭教育的缺失就得付出应有的经济代价。
而且就这本身而言,也无法弥补给商家所带来的名誉损失。
220万元,这当然是最贵的“德育课”,也给所有的父母敲响了警钟:孩子的教育任重而道远,你不好好教育,真要是闯出了祸端你能怎么办?你只能给他们擦屁股,谁让你养出了荒唐的孩子呢。
家庭教育是根本,父母必须担责。
“海底捞小便事件”出来之后,我就跟我的两个孩子讲了这件事的严重性:
“爸妈为什么要管你?你们小孩子都很讨厌大人管,可大人为什么一定要管,因为不管不行。如果我们不对你们的行为规范做出相应的引导,你们就会无法无天。这以后闯出大祸不还是得让父母为你们买单。220万呀,那么多钱干点啥不行,完全可以改善生活过得相当好了,结果呢,却上了一场最贵的德育课,而且还会让亲戚朋友耻笑,小小年纪就被拘留。但是冤枉吗?就该如此,谁让你们自己行为不当的。不管是谁,犯了错都得付出相应的代价,我们都得行为举止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和规范,不然的话,岂不是乱了套。”
关于孩子的教育,该管的就得管,绝不能溺爱,从小的时候就要有相应的管教。
要跟孩子讲道理,可以柔,但必要的时候还是要严厉。
孩子出生就是一张白纸,你把孩子生了出来,你不管他,就完了。
我儿子在5岁的时候做出过一件蛮荒唐的小事,被我跟他爸教训很久,我们当然很爱他,可不能因为爱就对他的行为放肆不管。除此之外,我也没办法容忍孩子对我的不尊重,在我看来,孩子必须尊重和感恩以及体谅自己的父母,他自己要有一个价值规范,有所为,有所不为,自己要有判断标准和衡量准则。
如果孩子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不听从父母的管教,那又怎么能管得住呢?
孩子要懂得这个道理:父母生你养你本身很不容易,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给你的,这是因为父母爱你才会给你那么多,可你也不能行为放肆伤了父母的心。孩子也要懂最起码的道理,感激父母体谅父母,父母才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值得的。
在孩子的教育上永远都不能“偷懒”。
不然的话,真的会“债”相随。
太可怕了,可是又能怨谁呢?
只能怨自己,悔得肠子都青了,你也得为此买单。
“海底捞小便事件”父母们不妨都给自己的孩子作为案例讲一讲,这是一场颇为生动的昂贵德育课。让孩子知道如果有不当行为会有什么后果。家庭教育真的太重要了,成绩都还是次要的,家庭教育会影响和决定他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他们日后成长的关键。
养孩子很难,不是经济上的,而是「教育」,教他们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不要有出格的行为和有违社会道德行为规范。
做父母也不易,但没办法,我们既然已经选择生了孩子就得为孩子负责。
多学习,多以身作则和跟孩子好好相处,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反差。
物质上的爱可以有,现在的孩子条件都很好,但也不能完全按照孩子的意思来,还是要有所引导。愿大家都能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以身践行,一起成长。
END.
今日话题:熊孩子是怎么来的?作者:YIBAO,一手带俩娃,一手写文。社会议题、娱乐圈大小事、影视综热点评论、亲子和婚姻情感我都在行,婚姻家庭咨询师,情感原创作者。
来源:天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