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友好!我是新农人古诗词,爱好传统文化,每日更新乡村田园风古诗词、对联等。喜欢请关注我。我们一起交流学习、相互提高,共同传播传统文化:古诗词和对联。
师友好!我是新农人古诗词,爱好传统文化,每日更新乡村田园风古诗词、对联等。喜欢请关注我。我们一起交流学习、相互提高,共同传播传统文化:古诗词和对联。
常听老人说:“六月六儿核桃上油,七月半儿核桃离罐儿”。
月半儿的核桃打过后,
我一边剥着核桃一边想,
此时的山上有哪些果子成熟了呢?
得空的时候一定要去山上看看。
记得小时候的秋天,
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山上摘果子解馋。
最常见的就是火棘了。
我们这里也管它叫救命粮儿。
第一次吃到这个红红的果子是在上学之前。
由于父亲常常不在家,
母亲不放心将我和姐姐独自放在家里,
于是干活儿的时候也带着我们。
母亲是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帮忙干活儿的,
一路上看到有什么花花草草的也会摘一些漂亮的,
给孩子们拿在手上玩儿。
有一回母亲看到路边上的救命粮儿熟了,
连忙放下手中的担子,
给我和姐姐一人摘了一大串沉甸甸的红果果儿。
母亲一边愧疚的掰去上面的刺,
一边满含泪水的将火红的果实交到我们手上,
笑着宽慰我们说:
“我们家太穷了,没有什么好东西给你们,你们莫嫌弃妈妈,莫怪哦”。
我到现在仍然还记得那时妈妈温暖、开朗的笑容,
每当在山里又遇见救命粮儿的时候,
我都忍不住摘一颗尝尝,
却再也尝不到那时那种酸甜可口的味道了。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文字简约、有自己的韵律规则,还饱含意境和寓意。让我们通过对对联,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韵味之美。
请将你的下联分享在评论区,并转发分享,让更多的朋友参与到对联的交流创作中,共同传播对联文化。
#对联欣赏##原创对联##每日作诗对对联挑战#
来源:新农人古诗词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