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2日上午,“溯源问道——何应辉书法工作室教学成果展(绵阳站)”开幕式在绵阳越王楼美术馆启幕。本次在绵阳的展览系巡展第三站,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四川省诗书画院、四川美术馆共同主办,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
9月12日上午,“溯源问道——何应辉书法工作室教学成果展(绵阳站)”开幕式在绵阳越王楼美术馆启幕。本次在绵阳的展览系巡展第三站,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四川省诗书画院、四川美术馆共同主办,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绵阳市文学与书画艺术研究院、绵阳市书法家协会、越王楼与绵州文化普及基地协办。展览展出何应辉先生课徒稿及书法作品近50件,学员作品108件,通过师生作品对照和文献展示,系统呈现工作室的教学理念与丰硕成果,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之路。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四川省诗书画院名誉院长、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何应辉先生及夫人袁晋晋女士,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代宏,中国书协书法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书协副主席王家葵,绵阳市政协原副主席、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苗平,绵阳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龙佳林,绵阳市文联党组书记陈明,绵阳市委宣传部三级调研员欧阳蒲剑,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中国书法篆刻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一平,绵阳市文联原副主席、市书协党支部书记何骥,四川越王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芝海,学生代表李家德、杨江帆、何江流、刁莉、李江浩、彭弢、龚小膑,绵阳市书协主席团成员,省内、市内书法界代表及广大书法爱好者等400余人出席开幕式。
▲ 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代宏宣布展览开幕。
受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代跃委托,王家葵副主席代表四川省书法家协会致辞,详细介绍了何应辉先生取得的书法艺术成就,高度评价何应辉先生是当代中国蜚声海内外的艺文兼备、技道均衡、德艺双馨的书法领军人物之一,在梯队人才建设、构建全省书法“一盘棋”格局及推动全国乃至国际书法交流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王家葵指出,何应辉先生的书法艺术成就源于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与全面继承,并立足“当代立场”进行创新。何先生秉持“与古为徒,借古开新,以新续古”的理念,将个人旨趣与时代精神结合,形成独特风格。作品既保留传统精髓,又融入当代元素,形式与内涵并重,展现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王家葵特别强调,何应辉先生对秦汉碑刻的深入研究(始重《石门颂》,后广泛涉猎汉隶多种类型及篆楷行草),为其高、大、深、新书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其隶书创作尤为卓绝,用笔苍劲雄浑,结构于方正中不失跌宕灵动,承传汉隶正脉,风格雄肆古穆、正大中直而又质朴自由,作品节律丰富、气机绵密、疾涩互用、朴茂天真、绵密萧散。
王家葵谈到,本次展览分为“溯源篇”和“问道篇”,涵盖篆隶楷行草诸体,集中呈现了工作室“深扎传统、立足当代”的教学理念、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及因材施教的特色,展示了在何先生言传身教下培养的优秀人才在传承与出新上的探索成果。这对四川乃至全国书法骨干人才培养、传统赓续及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和深刻的启示作用。并谈到我们当以赓续中华文脉为己任,强化民族文化主体意识,创造更多精品,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新高地、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巴蜀新篇章贡献力量。
陈明代表绵阳市文联致辞,向指导单位四川省文联、四川省文旅厅,主办单位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四川省诗书画院、四川省美术馆致谢,感谢何应辉先生的信任与支持,感谢各位书法家携佳作参展,高度赞誉何应辉先生的艺术成就及其对绵阳书法发展的指导,指出本次展览不仅仅是一次文化活动,更是一堂高质量的书法培训课,全市的书法创作者、爱好者要积极主动观展学习,既要从优秀作品中汲取养分,拓宽视野,提高水平,更要向以何应辉先生为代表的书法家们学习高尚的艺术品格、执着的艺术追求、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争做德艺双馨艺术家,为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贡献文艺力量。
▲开幕式由绵阳市文联副主席、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龚小膑主持。
据悉,何应辉先生潜心书法教育三十余载,四川省诗书画院于1993年成立其工作室,迄今已举办14届研修班,学员遍及全国多地,多人已成为书坛中坚。本次展览是对工作室三十余年教学历程的总结与展望,工作室将继续秉持“出人才、出精品”的宗旨,砥砺前行。
本次展览将在绵阳越王楼美术馆持续至9月20日,诚邀社会各界前往观展。
来源:书法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