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被“电商打败实体店”骗了!80%电商要交“线上房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2 19:23 1

摘要:前阵子跟做服装的老周吃饭,他叹着气说:“三年前听人说‘实体店不行了,做电商能赚大钱’,我把线下店关了,凑了20万做直播电商,结果现在每月光给平台交‘推广费’就占了营收的30%,比以前的实体店房租还贵,仓库里堆的货卖不出去,压了10多万,比开实体店还难!”

前阵子跟做服装的老周吃饭,他叹着气说:“三年前听人说‘实体店不行了,做电商能赚大钱’,我把线下店关了,凑了20万做直播电商,结果现在每月光给平台交‘推广费’就占了营收的30%,比以前的实体店房租还贵,仓库里堆的货卖不出去,压了10多万,比开实体店还难!”

这几年“电商碾压实体店”的声音到处都是,好像实体店全在赔钱,电商全在赚钱。可真问身边做电商的人就知道,80%的中小电商都在“交线上房租、囤货压钱”的循环里挣扎,赚的钱还没实体店稳。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说句实在话:电商不是“无本买卖”,实体店也不是“必死无疑”,那些“电商打败实体店”的说法,早该醒醒了!下面就把电商的“隐形成本”、实体店的“独特优势”说透,不管是想创业的,还是想转行的,看完都能少走弯路,别被表面的热闹骗了。

先拆穿:“电商不用交房租”是最大谎言!80%电商的“线上房租”,比实体店还贵

很多人觉得“做电商不用租门面,能省房租”,可实际上,电商的“线上房租”一点都不便宜,甚至更狠——实体店房租是“固定支出”,电商的“线上房租”是“按营收抽成+推广费”,卖得越多,交得越多,赚的钱可能大半都给了平台。

这些“线上房租”具体藏在哪?主要是3块,加起来能占电商营收的20%-50%,比很多城市的实体店房租占比还高:

- 第一块:平台佣金。不管是淘宝、京东,还是抖音、拼多多,只要在平台卖货,每成交一笔就要交“佣金”,比例从2%到10%不等。比如卖一件100元的衣服,平台要抽5元,要是卖1000件,就交5000元——这跟实体店按面积交房租本质一样,都是“给平台交的场地费”。

- 第二块:推广费。想让自己的商品被更多人看到,就得花钱推广,比如淘宝的“直通车”、抖音的“Dou+”、拼多多的“场景推广”。这些推广费是“无底洞”,花1000元可能只带来500元的营收,花1万元可能才带来3000元的营收——很多中小电商为了冲销量,每月推广费要花几万,比实体店房租还高,要是不花钱推广,商品根本没人看,跟实体店“没客流”一样。

- 第三块:平台规则费。平台会搞各种“活动”,比如“618”“双11”,想参加就得交“活动保证金”,还得按平台要求“降价促销”,利润被压得极低;要是不参加活动,流量就会被参加活动的商家抢走。还有“店铺保证金”“服务年费”,虽然不是每月交,但也是一笔固定支出,比如淘宝企业店保证金要1万元,抖音小店保证金从2000元到2万元不等——这些钱相当于“线上店铺的押金”,跟实体店的“租房押金”没区别。

为啥没人说电商的“线上房租”贵?因为平台不会说“这是房租”,而是换了“佣金”“推广费”“保证金”这些名字,让大家觉得“这是运营成本,不是房租”。可本质上,都是为了“获得销售场地和客流”而交的钱,而且比实体店房租更灵活,也更没底——实体店房租涨了可以换地方,电商推广费不涨,流量就会掉,只能一直加钱。

更头疼的是:电商还要“囤货压钱”,比实体店压得更狠,风险更大

很多人觉得“电商可以‘一件代发’,不用囤货”,可真做起来就知道,想做好电商,几乎都要囤货,而且压的钱比实体店还多,风险也更大。

为啥电商离不开囤货?有3个现实原因,做过的人都懂:

1. 想有竞争力,就得“现货现发”。现在消费者买东西,都想“当天发货”“次日达”,要是做“一件代发”,发货慢、售后没保障,很容易得“差评”,店铺评分掉了,流量就没了。所以哪怕是中小电商,也得租仓库囤货,保证“下单就能发”——比如老周做服装电商,光囤秋冬款就压了10多万的货,要是卖不出去,只能低价清仓,甚至赔本。

2. 平台活动逼你囤货。平台搞“大促活动”,会要求商家“保证库存充足”,要是活动中没货了,会被平台处罚,甚至取消活动资格。很多商家为了参加活动,只能提前囤大量货,比如为了“双11”囤3个月的货,要是销量没达到预期,这些货就会变成“库存压力”,压得喘不过气。

3. 供应链不允许“零库存”。除非是“小单定制”,否则大部分商品的供应链都是“批量生产更便宜”,比如定制一批衣服,做100件的成本是每件50元,做50件的成本是每件60元——为了降低成本,商家只能多囤货,哪怕知道有风险,也得赌一把。

电商囤货的风险,比实体店还大:实体店的货没卖完,还能在店里继续卖,甚至转让给其他实体店;电商的货没卖完,只能堆在仓库里,时间长了会过时(比如服装、电子产品),只能低价清仓,有的甚至只能当废品处理——老周去年囤的夏装没卖完,最后10元一件清仓,赔了好几万,比实体店压货还心疼。

还有个隐形风险:“库存积压会影响现金流”。实体店压货,至少还有“门面资产”;电商压货,只有“一堆货”,要是现金流断了,既没法再囤新货,也没法交推广费,店铺只能倒闭——这几年很多中小电商倒闭,不是因为没销量,而是因为囤货压光了钱,现金流撑不住了。

别再吹“电商打败实体店”!实体店的3个优势,电商再发展也替代不了

说了这么多电商的难,不是说实体店就容易,而是想告诉大家:“电商打败实体店”是片面的,实体店有3个核心优势,电商再发展也替代不了,这几年很多实体店“活得好好的”,就是因为抓住了这些优势。

第一个优势:实体店有“体验感”,这是电商没法比的

很多商品,消费者必须“亲眼见、亲手摸、亲身体验”才会买,比如衣服要试穿、鞋子要试穿、家具要感受质感——这些“体验感”,电商再怎么做“直播展示”“详情页描述”也替代不了。

比如小区楼下的“精品女装店”,老板会帮顾客搭配衣服、修改尺寸,顾客试穿满意了再买,售后也方便;而电商买衣服,很容易“图片好看,实物差”,退换货还麻烦——所以很多人买衣服,还是愿意去实体店,哪怕贵一点,也觉得“省心”。

还有餐饮、理发、美容这些“服务类实体店”,完全离不开“线下体验”,电商再怎么发展,也没法替代——你总不能在网上“吃火锅”“理发”吧?

第二个优势:实体店有“信任度”,熟客生意更稳

实体店做的是“周边生意”,时间长了能积累“熟客”,熟客相信老板的人品和商品质量,会反复光顾,还会介绍朋友来——这种“信任度”,电商很难建立,因为电商面对的是“全国的陌生人”,顾客买一次可能就不会再来了。

比如小区门口的“生鲜店”,老板每天进新鲜的菜,熟客知道“不会缺斤短两”“不会卖坏菜”,哪怕比超市贵一点,也愿意去买;而电商买生鲜,很容易遇到“不新鲜”“缺斤短两”的问题,信任度很难建立。

还有个优势:“实体店能做‘即时需求’”。比如家里突然没盐了、孩子突然要个文具,下楼就能在实体店买到,电商再快也得等半天或一天——这种“即时性”,是电商替代不了的。

第三个优势:实体店的“成本更可控”,不会被平台“绑架”

实体店的成本主要是“房租、人工、进货”,这些都是“固定或可控的”,比如房租可以跟房东谈,人工可以自己控制人数,进货可以根据销量调整——只要经营得好,利润是稳定的。

而电商的成本,很大程度上“被平台控制”:平台涨佣金,你就得交;平台推广费涨价,你就得花更多钱;平台改规则,你就得跟着改——很多中小电商,明明赚了钱,却发现“大部分都给了平台”,自己只赚了点“辛苦钱”,甚至赔钱。

比如老周做实体店时,每月房租5000元,人工3000元,每月赚2万,能落1.2万;做电商后,每月推广费1万,佣金5000元,人工3000元,每月赚2万,只能落2000元——比做实体店还累,赚的还少。

写在最后:别再跟风“选边站”,不管电商还是实体店,“做好产品和服务”才是根本

这几年,总有人说“电商要淘汰实体店”,也有人说“实体店要反击电商”,可实际上,不管是电商还是实体店,都有自己的难,也有自己的优势,根本不是“谁打败谁”的关系,而是“互相补充”的关系。

想做电商的人,别被“不用交房租、不用囤货”的谎言骗了,先想清楚“能不能承担线上房租和囤货风险”;想做实体店的人,别被“实体店不行了”的说法吓退,只要抓住“体验感、信任度、即时性”这些优势,照样能做好。

不管是电商还是实体店,本质都是“卖产品、做服务”,只要产品好、服务好,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一定能活下去——那些做得不好的,不是因为“选了电商还是实体店”,而是因为“没做好产品和服务”。

最后想跟大家说:创业也好,做生意也好,别跟风,别听别人说“什么好做就做什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想清楚风险和优势,再做决定——不管是电商还是实体店,都没有“躺赚”的好事,踏实做事,才是王道。

来源:陀螺3409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