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耳边一分钟”是耳边事推出的分享栏目,由烧友以简短的文字分享器材试听心得等内容。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烧友关于凯音RU9、拜雅beyerdynamic DT IE、丽弦银天使的品评。
“耳边一分钟”是耳边事推出的分享栏目,由烧友以简短的文字分享器材试听心得等内容。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烧友关于凯音RU9、拜雅beyerdynamic DT IE、丽弦银天使的品评。
By @ 桃子爱音乐啦
这两年应用电子管的随身器材越来越多,播放器、CD机、解码耳放,我基本一个不漏全听了一遍,前几天胆机领域的元老级品牌凯音新推出了一款RU9便携解码耳放,赶着首发我也体验了一周左右。
初听RU9的时候就能明显感知出它在展现“素质”和凸显“韵味”当中是有过权衡的,不同于一些电子管器材着重追求听感的“暖和”,它把素质底蕴的重要性放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首先是空间感,这一点RU9要领先于同价位的大多数播放器,它的声场纵向深度延伸得很远,大幅度提高了空间的塑造效果,横向宽度也没有明显边界,而且,有些“空间听感流”器材常因为缺乏密度和细节的填充导致声音发虚,它则是在大的空间框架内依然把声音信息量做到了饱满、充沛,听感扎实、落地,而非空中楼阁,而且声音在横纵向的排布都有一个层次清晰的呈现,定位准确,即使大场面曲目也可以驾驭得有模有样。此外它在动态方面的优势同样十分明显,当应对大动态场面时,RU9展现出的声音落差感基本上要好过我听过的所有小尾巴,大致能够和一些4-5k左右的播放器不相上下。
素质功底以外,它对于声音韵味的诠释会显得比较理智,两种电子管音色都没有大刀阔斧地一味求暖,而是适度增添音色的润泽感,其中我个人觉得Classic会比Modern“胆味儿”重一些,中频更细腻、高频更顺滑,整体听感是三种音色之中最柔和的,Modern音色则更加中性一些,声音微润,保持了较高的耐听度,适合喜欢电子管音色但不想声音过于偏暖的玩家。晶体管SS音色比起前两者则会显得声音“硬度”更高一些,多了一些线条,听起来也会略微直白一点。
这段时间下来,我用RU9听得最多的是流行人声曲目,它风格上更偏向中低频,中频较为突出,两种电子管音色下都有非常亮眼的人声表现,声音不厚,结像细腻清晰,能清楚刻画出歌手嗓音中的辨识度,而且电子管会给人声增添少许的韵味,听男声女声感染力都很强。人声以外,低频氛围也是影响流行曲目呈现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RU9能够传递出相当不错的能量感,残响不算太多,氛围恰到好处,主要起到了为人声打底的作用,不至于喧宾夺主。
RU9客观体验也不乏亮点,首先是仅有约150g的净重,对于一款磁吸设备来说这个重量完全称得上惊艳,不会给手机增添太多负担,且机身尺寸和市面上大多手机契合度都很好,磁吸连接苹果手机更是方便,解决了大尾巴多年来的“捆绑”难题,即便不使用磁吸+有线的模式时,蓝牙连接下也很稳定。官标最高4.7h的电池续航和实际体验相差不大,在同类产品中并不算长,不过日常通勤、出街一般是够用的,出差、旅行就取决于大家各自的使用习惯。外观的话我觉得正反两面的设计和布局都很有辨识度,带着凯音一贯的设计风格,尤其放在机身正面的音量旋钮,不仅美观,而且单手操作非常便利,也有一定阻尼感,不容易误调音量。
总的来说,作为一款主打随身出街的便携解码耳放,RU9使用体验还是比较完备的,出色的声音素质和三种音色可调的玩法更是它最大的优势所在。
By @ 单端遗老
在今年三月份的耳边事广州聚会上,拜雅带来了他们家的新品——DT IE系列监听耳塞,整个系列共有四款耳塞,皆使用了TESLA.11mm动圈单元,全频段解析力出色且相当易于驱动。根据各自的目标客群和使用场景的不同,它们的调音风格会有一定区别,但外形和配色完全一致。DT IE系列的腔体极为小巧精致,单边单元的重量仅有6g,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有不适感,四款型号也都能够提供-39dB的优秀被动降噪效果。除此之外,它们还具备一定的防尘防水性能,户外下小雨时也可以放心使用。
而单纯从声音的角度来讲,若让我在这四款耳塞里选出一条我个人最喜欢的,且最愿意推荐给普通HiFi玩家的型号,那么我会选择DT 71 IE。它的声底中性微暖,作为一款针对鼓手和贝斯手的型号,其具有DT IE系列里最佳的低频表现力和大动态水准。论低频的协调性,它在整个高端单动圈耳塞品系里也比较出众,并不是动次打次的重口味耳塞。
DT 71 IE的低频兼具非常优秀的下潜和量感,其混响也相当自然,以鼓童的《Okesa》为例,大鼓的低沉有力、小鼓的活泼轻快都被刻画得极为生动,能够非常清晰地感受到鼓皮的振动和回弹,再加上DT 71 IE优秀的动态和声场表现,鼓声齐鸣时也并不会显得嘈杂,演出的临场感极强。另外,得益于不错的声像分离度,DT 71 IE的低频也不会对乐曲内的人声部分造成掩蔽,哪怕听一些演出风格比较激进的重金属摇滚时,打击乐器和贝斯的声音也都非常协调,并不会喧宾夺主。DT 71 IE的中频密度较高,人声的距离适中且质感较为扎实饱满,男声的表现力会稍好于女声。相对来说,DT 71 IE的高频表现不算特别出彩,其高频残响较为丰富但亮度稍欠,对于歌单中钢琴独奏、管弦乐曲目比较多的朋友来说,还是建议优先考虑DT 73 IE这样中高频听感更有张力的型号。
由于使用了高磁通量单元,因此DT IE系列耳塞都相当好推,使用中高端小尾巴即可驱动出较为完整的声音框架,我这段时间用得最多的前端就是ONIX Alpha,在“快速滚降”滤波模式下,它的中高频听感较为细腻润泽,与DT 71 IE有较好的互补性,能够让后者在听女声曲目时,人声的质感更加轻盈柔顺,从而达成相当高的泛流行曲风适应性。
虽然DT IE系列的其他型号在听感上也都各有优势,比如DT 70 IE的三频能量极为均衡,比较贴近大家普遍认知中的监听耳机;DT 72 IE的中频密度最佳、人声凸显度最高;而DT 73 IE则是声场表现最出色、高频最有亮度的一款。但在我看来,DT 71 IE是同系列短板相对最少、综合素质表现最为突出的一款,在韵味与参考性之间得到了很好的兼顾,对于杂食偏流行向的HiFi玩家来说,它算得上是相当值得入手的一条中高端单动圈耳塞。当然,以上纯属个人见解,对于DT IE这个素质底子非常不错,听感又具备一定差异性的家族,还是建议大家尽可能地先试听一下,看看具体是哪款更贴合自己的口味。
By @ 单端遗老
最近我试听了丽弦的银天使SPA系列耳塞,虽然其中型号众多且价位不一,但它们的听感其实具备一定的共性,皆具备相当自然的混响表现且音色质感较为丰润,耐听度极高,不同型号之间主要是在素质上限上存在一定差距。而作为SPA系列中定位最高端的一款限量型号,SPA–Limited Edition的价位直接定在了3K档,虽比其他版本贵了不少,但我认为它的综合表现哪怕在5K价位以下的单动圈耳塞里都是相当值得称赞的。
SPA全系的面板皆为7075铝合金+树脂覆膜,且在铝合金面板上做了钻石切割加工处理,看上去非常亮眼。SPA–Limited Edition的外壳材质为航空级铝合金,与其他版本不同的是,限量版的腔体表面有两种精雕而成的特殊纹理可供选择,我手上的这条是碎雪花纹的001款,质感摸上去较为细腻,且具备比普通版腔体更高的抗脏耐磨性。SPA–Limited Edition的原线为一条408支线芯的单端线材,参与晒单可获赠一条官方升级线,自带有4.4mm平衡和3.5mm单端的可换插头,除了使用场景更灵活外,这条线的声底透明度也比原线更高,能够进一步提升SPA–Limited Edition的杂食性。
SPA–Limited Edition的声底非常宽松且饱满,其空间感和混响表现也都相当自然,甚至有点像摆位比较讲究的二声道系统,听感舒适性在同价位耳塞中比较突出。它的三频较为均衡,中低频的能量感稍强,我尤其喜欢它的低频听感,下潜和量感都比较优秀,其低频混响在整个声场空间内的扩散及衰减过程也非常明显,无论是鼓声还是低音提琴的音色都相当饱满且生动。相对来说,SPA–Limited Edition的中频音染较少,人声位置适中且听感属于较为还原的风格,不过得益于其本身不错的中频厚度,它在欣赏男声和醇厚型女声曲目时均能够展现出优秀的力量感。只是对于比较喜欢空灵系女声曲目的朋友来说,可能会觉得SPA–Limited Edition的人声还不算特别轻盈,喉音稍重。
高频表现则是最能够体现出Limited Edition版在整个SPA系列中优越性的部分,总体而言SPA系列其他型号的高频听感都是比较柔和细腻甚至还带一点昏黄感的,而到了Limited Edition版时则出现了质变。SPA–Limited Edition的高频听感虽仍然比较柔和,但它同时还兼具了不错的声像锐度,泛音细节亦相当丰富,高频光泽度较强。在欣赏像阿卡多《魔鬼的颤音》这种高难度小提琴曲目时,小提琴的音色在SPA–Limited Edition的演绎下会更具张力,同时乐手运弓时力道的变化也极为丝滑流畅,整体表现力比低一档的SPA–Hi End MAX有相当明显的提升。
总的来说,作为一款3K档的单动圈耳塞,SPA–Limited Edition在外观工艺、均衡性、耐听度以及声音素质水平等方面均无特别明显的短板,是一款比较水桶的型号,性价比较高,适合听音面比较广泛的杂食玩家。
来源:耳边事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