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九月,感念师恩的同时,法治的种子也在校园里悄然播撒。在第41个教师节当天,我院组织法治副校长走进樟林南社学校和世德小学,以特殊的“法治课堂”为学校师生们送上兼具意义与温度的节日礼物,用法律护航青春成长。
金秋九月,感念师恩的同时,法治的种子也在校园里悄然播撒。在第41个教师节当天,我院组织法治副校长走进樟林南社学校和世德小学,以特殊的“法治课堂”为学校师生们送上兼具意义与温度的节日礼物,用法律护航青春成长。
法润青春 “未”你护航
我院组织干警走进樟林南社学校,为该校学生送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的法治课。课堂以“法润青春,‘未’你护航”为主题,授课干警结合未成年人成长风险,以案例故事、互动提问展开讲解。在预防学生欺凌环节,引导学生化身“小法官”判明行为性质,传授 “三不做” 防护准则;性侵害防范环节,结合案例解析辨别要点、预防措施及应对办法;网络安全方面,通过以案释法阐明沉迷、诈骗危害,强调“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原则。课堂尾声邀请学生上台分享学习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活动结束后,我院干警还向学生赠送《未成年人保护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知识宣传手册,引导学生们进一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治思维守护自身安全,切实为校园安全增添防护屏障。
与法同行 做新时代好少年
“孩子们,你们觉得言语暴力算欺凌行为吗?”“玩游戏时有没有经常出现免费领取皮肤的弹窗呢?”我院组织干警前往澄海区世德小学,开展以“与法同行,做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的法治课堂,为150余名学生送上开学“法治第一课”。
课上,授课干警采用视频案例展播形式,直观呈现四种学生欺凌类型的具体表现,从肢体冲突到网络谣言逐一解析,并给出实用的 “四个锦囊”,明确学生在欺凌事件中的责任与应对方式。谈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时,授课干警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揭露 “免费游戏皮肤”“红包返利” 等常见骗局的运作逻辑,总结 “四不”原则帮助学生树立防范意识。在互动问答中,干警了解了学生的上网习惯,通过讲述“小林的故事”,警示学生们沉迷网络的弊端和风险,强调网络的工具属性及合理规划上网时间的重要性。
课堂最后,授课干警与学生们齐声朗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朗朗声中为这场法治课画上了圆满句号。
教师节送“法”礼——致全体教职工的一课
教职工是未成年人成长路上的重要守护者,其对强制报告制度的知晓与践行,直接关系到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早发现、早干预。为此,在澄海区樟林南社学校,我院干警还面向学校教职工开展主题为“法润童心,共护未来——关于强制报告制度致全体教职工的一课”的专题讲座。
授课干警围绕强制报告制度,结合实际发生案例展开详细讲解,明确制度出台背景、报告主体及需报告的情形,阐明不履行报告职责的后果,着重分析辖区内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常见类型及特征,督促教职工密切关注学校中可能存在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情形,认真履行报告义务。
三节生动的法治课,是检察官们以法治副校长身份践行育人使命的缩影。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他们既是传递法律知识的宣讲员,更是守护少年成长的“法治园丁”。接下来,我院将持续深化检校合作,让法治课堂成为常态化的“护苗”阵地,用法律的阳光雨露,助力每一颗青春的种子茁壮成长,绽放新时代好少年风采。
谨向全体老师们致以节日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来源:澄海检察